高中化学 第二册 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二节氨铵盐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52082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第二册 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二节氨铵盐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 第二册 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二节氨铵盐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 第二册 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二节氨铵盐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第二册 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二节氨铵盐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第二册 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二节氨铵盐第一课时.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氨 铵盐从容说课 在工业上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考中NH3及NH,的检验与鉴别、NH3的制取和收集等知识又是命题的热点之一。所以就要求学生对氨及铵盐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在化学理论中结构决定性质是一个重要的结论,因此教材在介绍氨的化学性质时,首先介绍了氨的分子结构,这会有助于学生掌握氨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又介绍了氨与水、氯化氢、氧气的反应。氨与水反应的知识需联系以前所学过的氢键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氨的化学性质,当然氨溶于水的过程本身也是对可逆反应知识的一种复习。教材在介绍铵盐的性质和铵离子的检验时,先通过实

2、验得出结论,再归纳出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这一共同性质,之后,又采用讨论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出检验铵离子的方法,使学生学会了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 本节课的实验较多,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探索实验,然后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来解释现象,认识物质的性质。当然,无论在教学中利用分子模型直观教学,还是实验与理论相结合,都不应该脱离本节的两个重点,即氨的化学性质和铵离子的检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及氨的实验室制法。 2使学生了解铵盐的性质。 3使学生掌握NH的检验方法。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

3、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氨的化学性质,铵离子的检验。教学难点1分子结构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2氨与氨水的区别,氨与铵的区别。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方法 1利用氨分子结构比例模型分析说明氨分子的结构特点。通过分子结构对比形象地说明分子的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实验演示氨的化学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及铵离子的检验,增强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分析、观察能力。 3实物展示氨气、铵盐,列表比较氨与氨水、氨与铵的区别,另外还运用投影练习、设疑等手段。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机、氨分子结构比例模型。 2铁架台(带铁圈)、玻璃管、滴管、充满氨气的圆底烧瓶、烧杯、橡皮管、夹子、酒精灯、木支架、硬质大试管、

4、试管、试管架、双孔胶塞、单孔胶塞、导气管、棉花。 3蒸馏水、浓氨水、浓盐酸、固体NH4Cl、固体Ca(OH)2、(NH4)2S04晶体、NH4NO3晶体、lO的NaOH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固体NH4HCO3。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师在农业生产上,农民经常给农作物施用哪些氮肥? 生碳铵、硝铵、氨水等。 师那么我们接近碳铵、氨水等化肥时,会有何感觉呢?下面我们来试一试。 展示NH4HCO3的样品。 (在教室内走一圈,使学生闻气味) 生有刺激性气味。 师大家闻到的是氨气的气味,大家看到的NH4HCO3是一种铵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性质。 板书第二节氨铵盐 一、氨 1氨的物理性质 实物展示装满氨气的

5、烧瓶。 生认真观察,了解氨气的颜色、状态并得出结论:氨气是无色的气体。 师谁知道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生比空气小。 师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NH3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小。 师很正确。氨气的密度确实比空气小,标况下为0771 gL-1。另外,氨气还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那么你还知道哪些易液化的气体呢? 生氯气、二氧化硫。 师对。氨气在常压下冷却至一335或在常温加压到700800 kPa,就可以变为无色液体,并且放出大量的热。反过来液氨汽化时,又会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急剧下降,因此液氨是一种良好的制冷剂。 还要告诉大家,氨对人的眼、鼻、喉等黏膜有刺激作用,接触时要小心。如果不慎接

6、触过多的氨而感到不适,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 过渡那么氨气在水中溶解性如何呢?我们先从氨分子的结构来推测。 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 (1)氨的分子结构 师请用电子式表示氨分子的结构,并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HNH|H生一位同学上前板演,其余同学书写电子式 结构式 实物展示氨分子结构比例模型。 生观察分子模型,着重分析氨分子结构特点。 师在氨分子中,N与H以3个极性共价键相结合,经实验测定,氨分子的结构呈三角锥形,氮原子位于锥顶,3个氢原子位于锥底,NH键之间的夹角为10718。 过渡大家已经知道了N2分子含有非极性键。NH3含有三个极性键。极性,指的是电荷分布不均匀的

7、性质。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可根据分子内部的电荷分布是否均匀而分为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板书(2)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师当分子内部的电荷分布均匀时,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反之,则为极性分子。 板书非极性分子:分子内部电荷分布均匀。 极性分子:分子内部电荷分布不均匀。 投影演示H2、HCl、CO2、H2O、BF3、NH3通过分子电荷重心是否重合,形象直观地讲述分子的极性。 (重点让学生学会分析分子的电荷重心是否重合,知道这是判断分子极性的依据) 投影练习下列哪些分子是极性,属于极性分子?(将其空间结构显示出来) N2 NO P4 PH3 H2S CCl4 答案:NO PH3 H2S 小结板书分子的

8、极性是由化学键的极性产生的。(利用投影练习) a如果分子内所有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键,这种分子必定是非极性分子。 b由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必定是极性分子。 c由极性键结合成的多原子分子,可能是极性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这决定于分子中各键的空间排列。 过渡上面,我们认识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那么,研究分子的极性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板书3研究分子极性的实际意义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l2的溶剂性是怎样的。 生说明I2单质不易溶于水,却易溶于四氯化碳。 问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比碘单质怎么样? 生特别易溶于水。 问构成这些物质的分子极性怎么样? 生I2、CCl4为非极性分子,HCl、H20为极

9、性分子。 问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分子形成的溶剂,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形成的溶剂。 师对,这个规律又叫“相似相溶”,是一经验规律。 板书相似相溶 师如油类物质的分子往往极性较弱,难溶于水,沾在衣服上难用水洗去,有时用汽油(一种由多个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却能洗去,此现象就可以用“相似相溶”来解释。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一种经验,而不是严格的规律。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很多。 另外,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熔、沸点也有影响,极性大,熔、沸点就要高一些。 设疑NH3分子既然是极性分子,那么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何呢? 生思考,回答:根据相似相溶规律,水作为

10、溶剂是极性分子,所以氨分子应该易溶于水。 师你们的推测究竟正确与否,做完下边这个实验就清楚了。 演示实验l一2按图1一11所示,教师与一学生代表配合,把前边展示的装有干燥氨气的烧瓶、长玻璃管、预先吸入水的胶头滴管、盛水的烧杯(加有少量的酚酞试液)安装好。让学生代表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师请大家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喷泉是如何形成的?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生当烧瓶内气体压强远小于大气压时就能形成喷泉。这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师实验证明,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下面请同学们把氨气的物理性质总结一下。学生总结,教师板书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

11、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液化,极易溶于水。师刚才我们做的喷泉实验,滴有酚酞的水喷上去以后变成了红色,这说明什么问题?生氨气溶于水后生成碱性溶液。师对。氨气不仅易溶于水,而且溶于水后,大部分与H2O发生了反应。板书(4)氨的化学性质氨与水的反应讲述氨气溶于水后,大部分与水分子结合,形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是弱碱,可部分电离成NH和OH-而使溶液显碱性。而且一水合氨不稳定,受热极易分解成NH3和H2O。板书NH3+H2O NH3H2O NH+OH- NH3H2O=NH3+H2O师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那么氨水中有哪些粒子?与液氨有何区别?请同学们们讨论后填写下表。投影显示液氨和氨水的比较液氨氨水物质成分

12、粒子种类主要性质存在条条(学生填完后,投影显示以下表格内容)液氨和氨水的比较液氨氨水物质成分纯净物(非电解质)混合物(NH3H2O为弱电解质)粒子种类NH3分子NH3、NH3H2O、H2O、NH、OH-、H+主要性质不具有碱性具有碱的通性存在条条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常温、常压下可存在师氨水易挥发,又有腐蚀性,那么氨水应如何保存呢?请大家阅读教材后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0内容,找出氨水的保存方法。过渡氨作为一种碱性气体它还能与酸性的氯化氢气体反应,而且它是咱们所学过的常见气体中,能与酸反应生成盐的气体。板书氨与氯化氢的反应演示实验13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里蘸一下,然后将这

13、两根玻璃棒接近。生观察并记录现象,当两根玻璃棒接近时,产生较多的白烟。师此白烟就是氨气与HCl化合而生成的微小的NH4Cl晶体。由此也可以知道NH3与酸反应的实质是NH3与H+结合生成NH的过程。板书NH3+HCl=NH4Cl师通过NH3和HCl的反应生成氯化铵可知,氨与酸反应的产物应该是对应的铵盐,下边请同学们写出氨与硝酸、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生书写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其中一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评价讲评板演结果,指出错误或对正确结果予以肯定。板书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师前边所讨论的氨的性质涉及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氨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那么-3价的氮元素是否可以改变呢?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呢?变化时氨表现出氧化性还是还原性?生思考分析,氨中氮元素为最低价,应该具有还原性,可要实现-3价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就需要提供氧化剂,进一步思考需要哪些氧化剂。师氨中-3价的氮元素化合价是可以升高的,如在催化剂(Pt)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和H2O,并放出热量。板书氨与氧气的反应(氨催化氧化)催化剂 4NH3+5O2=4NO+6H2O 师这一反应又叫氨的催化氧化(或叫接触氧化)是工业制硝酸中的关键一步,那么大家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指出氧化剂、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