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疏浚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52063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疏浚施工组织设计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建筑工程管理)疏浚施工组织设计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建筑工程管理)疏浚施工组织设计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建筑工程管理)疏浚施工组织设计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建筑工程管理)疏浚施工组织设计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疏浚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疏浚施工组织设计内容(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综合说明51.1编制依据51.2编制原则51.3编制内容51.4项目目标6第二章 工程概况72.1工程概况72.2自然条件72.3工程地质92.4工程施工条件及分析12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133.1局本部组织机构133.2施工现场组织机构133.3组织机构框图153.4项目经理部主要机构职能163.5主要岗位职责19第四章 施工总布置204.1施工总布置原则204.2施工总平面布置204.3临时场地布置214.4施工现场布置224.5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3第五章 主要部分的施工方案245.1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分析245.2施工方案综述245.3施工工序255.4施工准备265.5施

2、工测量275.6排泥管线架设295.7疏浚工程施工315.8管线、半圆堤及纳泥区维护32第六章 技术组织措施336.1管理措施336.2施工船舶组织336.3检测设备的控制346.4测量控制346.5改进施工设备346.6管线架设施工组织346.7针对本工程特点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356.8纠正和预防措施356.9夜间施工措施36第七章 疏浚设备配备、劳动力配备计划377.1本工程机械设备配置原则377.2 疏浚设备的选用377.3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汇总表387.4施工设备及各种船舶的技术参数及进场计划387.5水陆管线组织计划397.6设备调遣397.7劳动力配置407.8材料使用计划40第八章

3、 施工进度计划418.1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依据和原则418.2施工总进度计划及控制性工期418.3主要设备施工强度分析428.4施工进度计划表448.5施工工期保证措施45第九章 冬雨季施工措施48第十章 质量保证措施4910.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4910.2质量管理体系4910.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5110.4质量控制流程5510.5质量检测标准5710.6质量控制措施5710.7质量控制的程序化管理61第十一章 安全生产措施6311.1安全管理目标和原则6311.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各部门主要安全职责6311.3安全生产工作程序6911.4安全管理制度7011.5本工程的安全风险评

4、估7511.6海上作业安全措施7611.7安全避让措施7711.8防台风、寒潮措施7811.9夜间施工措施7911.10紧急预案措施7911.11应急响应和医疗服务7911.12现场安全措施8011.13劳动保护8111.14实行安全预控81第十二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现场维护管理8212.1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方针、目标8212.2组织机构及各部门主要职责8212.3文明施工措施8312.4环境保护措施8412.5现场维护管理85第一章 综合说明1.1编制依据1、本工程招标文件、设计施工图、标前会答疑文件;2、我单位人员状况、设备能力以及类似工程施工、管理经验;3、主要标准、规范岸坡执行港口

5、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J221-98);泊位及港池水域执行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324-2006)疏浚执行: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测量执行: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4、其它类 别名 称企 业我单位制定的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企 业我单位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控制程序1.2编制原则1、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招标文件对工期的要求,结合我单位人员状况、设备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周密的劳动组织,优化的施工方案,通过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精良的施工管理和施工设备、可靠的技术措施,确保按期、优质、安全、高速高效地完成本合同赋予的全部工作内容。2、实事求是的原则

6、。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采用项目法管理组织施工,通过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充分合作,实现人力、机械、物资、施工方法的最佳组合。3、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目工序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积极采用,发挥科技在疏浚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1.3编制内容施工组织设计共十二章,分别对工程概况、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布置、主要部分的施工方案、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设备配备及其他资源配置、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安全生产措施、现场文明、环保、维护措施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1.4项目目标1、工期目标招标文件工期要

7、求:2008年3 月6日开工,2009年2月6日竣工,工期338天。如果我局中标,拟定工期为:2008年3 月6 日开工,2008年 12月31 日竣工,施工工期301天,比招标文件规定的总工期提前37天。2、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达到图纸设计要求及国家规定验收合格标准。3、安全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前控制,坚决杜绝重大伤亡事故、重大火灾和重大机、海损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实现人身死亡事故“零指标”,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杜绝人为责任的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事故;杜绝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控制轻伤事故发生频率在5以内;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事

8、故隐患整改率达100%;职工安全教育率达100%。4、文明施工目标:争创文明施工企业,建造精品工程。5、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环境资源、杜绝人为破坏、防止污染环境。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1.1工程位置及工程规模本工程位于天津港南疆港区,挖泥区域长度780m,宽度777m,面积为60.6万平方米,挖泥底标高为-19.5米,挖泥区坐标为:点号XY池126051.90835404.246池225295.23935582.215池325468.93736342.62池426226.71536169.533本工程纳泥区为天津港南疆北围埝以南的围埝内。2.1.2工程量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港池内挖

9、方万m3961港池挖至-19.5m2边坡挖方26#-27#港池西侧边坡万m323主航道边坡形成需挖除量为本工程疏浚扣除量,已包括超挖宽度26#-27#港池南侧边坡万m350主航道边坡形成需挖除量万m3423挖宽及超深万m325超宽3m,超深0.4m4总挖方量万m31017不包括施工期回淤2.2自然条件本工程招标文件没有提供相应的自然条件资料,现参考天津港北航道工程的自然条件资料作为本工程的参考资料。2.2.1气象天津港海区气象特征值如下: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12.0oC,最低平均气温为8.7 oC,极端最高气温为39.9 oC,极端最低气温为-18.3 oC。2、降水新港地区每年降水量主要集

10、中在410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的95.1%;其中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2.8%。3、风况常风向为SW,频率9.9%,次常风向为SN,频率为8.44%。强风向为NW,次强风向为WNW,三年各向大于等于6级的总频率为2.47%。夏季多出现E/SE/SW向,频率分别为3.04%、3.17%、2.12%;冬季多出现NW、WNW、W向,频率分别为2.97%、2.56%、2.30%。19511980年内最大风速为26.5m/s,风向E。极大风速为48.7m/s,风向为N。4、雾天津港地区雾较轻,经30年资料统计,平均每年为14.2个雾日,多出现于冬季。2.2.2水文1、潮汐性质及特征值本海区的潮汐性质属

11、不规则半日潮,采用天津塘沽多年验潮资料统计,得出本海区超微特征值(以天津新港理论最低潮面积算)如下:最高高潮位 5.81m最低低潮位 -1.08m平均高潮位 1.34m平均潮差 2.43m平均海平面 2.56m2、海流根据1996年12月26日27日大潮和1997年2月1314日小潮三条垂线的实测资料分析外航道附近的海流基本为往复流型,涨潮主流向NW,落潮主流向SE,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各站最大流速大致是表层向底层逐渐减小。从不同站位看,由岸边向外海随着水深增减,最大流速逐渐增大。3、波浪选用塘沽海洋站波浪实测资料统计:本区常浪向为ENE和E向,频率分别为9.68%和9.53%;强浪向为EN

12、E,该向H(4%)1.5%,T7.0S的频率仅为0.33%。2.3工程地质本工程地质情况参考天津港30万吨原油码头工程的地质资料。2.3.1土层构成及分布特征勘察区域位于天津港南13#泊位东部外海约5300米,航道南侧约900米的广阔水域。海底地形平坦,泥面平均标高在4.5m左右。依据钻探和土工试验成果,该区的土层分布较有规律,从上到下依次为:1淤泥、2淤泥质粘土、3粘性土混碎贝壳、1粉土、2粘土、1粉质粘土、2粉土、粉细砂、1粉质粘土、2粉土、1粉质粘土。现按照码头区、栈桥区及辅建区平台三个区分区进行描述。I 码头区(钻孔M1M24,剖面A和B)自上而下具体描述如下:1淤泥灰色、褐灰色,流塑

13、软塑状,高塑性,土质较均匀,含有机质,偶见碎贝壳,局部夹砂斑、粉土斑和粉土薄层。该层揭露与所有钻孔表层,分布连续,层位稳定。层厚7.00m9.00m,层底标高11.59m14.48m。平均标准贯入击数N1击。2淤泥质粘土褐灰色、灰色,软塑状,高塑性,土质较均匀,含有机质,局部夹砂斑。该层分布较连续,部分钻孔中缺失,层位稳定。层厚0.40m3.00m,层底标高13.13m14.59m。平均标准贯入击数N1击。3粘性土混碎贝壳灰色、灰褐色,为粉质粘土、粉土或淤泥质粘土混多量碎贝壳,软塑状为主,中中下塑性,夹多量砂斑。该层分布连续,层位稳定。层厚0.80m1.80m,层底标高14.23m15.59m

14、。平均标准贯入击数N3.4击。1粉土灰色,中密状,局部夹砂斑,夹粉质粘土薄层。该层出露于所有钻孔,层位稳定。层厚0.80m4.10m,层底标高17.13m18.75m。平均标准贯入击数N=19.9击。2粘土褐灰色、深灰色,可塑状,高塑性,土质较均匀,局部含粉土团,夹砂斑。该层分布较连续,部分钻孔缺失,层位稳定。层厚0.90m3.00m,层底标高为18.25m19.55m。平均标准贯入击数N=6.3击。1粉质粘土褐灰色,局部夹灰黄色,可塑硬塑状,中塑性,土质较均匀,局部夹砂斑。该层分布连续,层位稳定。层厚0.80m5.30m,层底标高20.30m22.42m。平均标准贯入击数N=7.1击。II栈桥区(钻孔Q1Q4孔,剖面7)该区钻孔揭露土层与码头区相近,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淤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