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的体温及其调节练习与解析旧人教选修.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52055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人的体温及其调节练习与解析旧人教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人的体温及其调节练习与解析旧人教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人的体温及其调节练习与解析旧人教选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人的体温及其调节练习与解析旧人教选修.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人的体温及其调节练习与解析 旧人教 选修一、选择题1.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时A.温觉感受器兴奋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C.身体运动中枢兴奋D.皮肤血流量增加解析: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维持正常体温,这时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散热减少是神经调节,下丘脑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了散热;产热增加,包括骨骼肌战栗,代谢加强等,其中骨骼肌战栗与躯体运动中枢无关,而与下丘脑有关,代谢加强是两种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作用。体温调节过程是神经系统和体液共同作用的过程,其中神经调节为主导。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调节又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共同作用。答案

2、:B2.当人骤然遇冷时,皮肤表面会陡然产生“鸡皮疙瘩”,其直接原因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收缩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皮肤立毛肌收缩解析:当人处于寒冷环境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与此同时,皮肤的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答案:D3.关于产热和散热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和产热有关的激素只有甲状腺激素一种B.和产热有关的激素使有机物的氧化速度加快C.产热和激素有关,而与神经无关D.产热和散热都与激素有关解析:平静时机

3、体的产热有两种方式,一是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寒冷时),二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使代谢旺盛。这两种方式都是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完成的,所以机体的产热过程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散热过程主要是通过皮肤的传导、辐射、对流、汗液蒸发来实现,与激素无关。答案:B4.关于人体体温正常变动的正确叙述是A.新生儿和儿童的体温略低于成年人B.女性体温略低于男性C.体温昼夜温差不超过1 D.成年人的体温稍低于老年人解析:正常情况下,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在狭小的范围内变动。新生儿和儿童的体温稍高于成年人;成年人的体温稍高于老年人;女性的平均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同一个人的体温

4、,一般清晨24时最低,1420时最高,但体温的昼夜温差不超过1 。答案:C5.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恒温动物只能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生存,而变温动物由于其身体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变温动物能在任何环境下生存B.恒温动物体温的维持是建立在“产热=散热”原则基础上的C.当人体处在寒冷环境中时,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反应寒战,寒战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以维持体温的恒定D.人在发热时常常服用阿司匹林降低体温,原因是阿司匹林能够降低人体产热量解析:不正确选项是A。因为任何动物都必须生存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大多数动物生活在250 左右的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过热或过冷,生物体的

5、新陈代谢都无法正常进行。答案:A6.把左右手分别插入60 和10 水中一段时间后,然后同时把两手再插入40 的水中,这时左右手皮肤的温度感受器兴奋的分别是温觉感受器 冷觉感受器A.B.C.D.解析:由于左手从60 转移到40 环境中,环境温度降低,因此冷觉感受器兴奋;右手从10 寒冷环境转移到40 环境中,温度升高,因此温觉感受器兴奋。答案:D7.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温的调节是人体稳态调节的一部分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波动C.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高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D.甲状腺激素是唯一能促进机体产热并升温的激素答案:D8.下列关于人的体温及其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

6、的是A.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B.人的体温不因年龄、性别而发生改变C.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D.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答案:B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体温就是在腋窝所测的温度B.一定范围内体温下降时,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强C.人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结构和功能,能在各种环境中保持正常的代谢D.高烧不退的病人要对其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以降温答案:B10.下列调节过程没有下丘脑参与的是A.水和无机盐的调节B.体温的调节C.血糖平衡的调节D.二氧化碳的调节解析:二氧化碳的调节与呼吸过程有关。中枢呼吸系统中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元群,分布于脊髓、脑干、间脑、大脑皮层等部位,主要分布在脑干

7、。答案:D1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来实现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答案:D12.“春捂秋冻”的意思是A.秋冻身体健康B.捂是要适应冷的环境C.帮助机体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D.增加机体的产热抗冻能力答案:C二、非选择题13.根据图1128回答问题:图1128(1)该图是皮肤对_环境反应的示意图,判断的依据是_。(2)此时,体内的产热量将_,产生的热量增加部分主要来自_。(3)在此环境中,皮肤血管_,汗液_,以减少_。(4)写出在此条件下,皮肤血管产生变化的反射弧:_。(5)参加该过程调

8、节的激素有_和_。(6)综上所述,人体体温之恒定是_调节的结果。解析:考查体温的调节过程及学生识图、析图的能力。从图示可知,此时皮肤发生的生理变化是立毛肌收缩、汗液不分泌、皮肤血管收缩,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因此是对寒冷环境的反应,该过程中增加的热量部分来自立毛肌收缩外,主要来自骨骼肌不自主地战栗,该反应过程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首先是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经分析综合,发出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使肾上腺分泌增强,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使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体温保持恒定。在上述调节过程中,除了肾上腺素参与外,甲状腺激素也参与了促进产热的过程,可见人体体

9、温恒定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1)寒冷 立毛肌收缩、汗液分泌少、皮肤血管收缩 (2)增加 骨骼肌不自主地战栗 (3)收缩 分泌减少 热量散失 (4)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交感神经(传出神经)(5)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6)神经调节和体液14.图1129表示3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变化而发生的代谢速率变化。图1129(1)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A.动物Y比动物Z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B.动物X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差C.在温度t1时,动物X、Y、Z代谢速度相同D.在低于温度t2的条件下,动物Z代谢速度逐渐增加(2)在低于40 的情况下,三种动物的甲状腺激素分泌最先达到较高

10、水平的是_。(3)在零下20 时,立毛肌仍然舒张着的动物是_,在10 时就发生骨骼肌颤抖的动物是_。(4)在寒冷环境中,动物的代谢速度加大的原因是_,其调节方式为_。答案:(1)B (2)Z (3)X Z (4)增加产热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5.图1130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图1130(1)骨骼肌通过_作用实现产热过程,其反应式是_。(2)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的调节途径是_,结果是_。(3)在何种环境条件下,A、B两装置同时发挥作用?_,其结果是_。(4)在何种环境条件下,只有B装置发挥作用?_,此时体温调节的机制是_。(5)当人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图中B的_发生障碍,使人体表现为_。答案:(1)呼吸 C6H12O6+6O2+6H2O6 CO2+12H2O+能量 (2)外界低温DEFA 产热量增加 (3)处于寒冷环境中 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 (4)人处于炎热环境中 皮肤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从而散热量增加 (5)散热过程 中暑用心 爱心 专心 119号编辑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