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深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完)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52049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深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完)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建筑工程管理)深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完)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建筑工程管理)深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完)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建筑工程管理)深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完)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建筑工程管理)深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完)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深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深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完)(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郡大厦深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6年9月目 录第1章 方案编制依据2第2章 工程概况4第3章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26第4章 基坑降水方案42第5章 周边建(构)筑物及管线的保护方案49第6章 监测专项方案54第7章 应急专项方案59第8章 季节施工措施74第9章 质量保证措施75第10章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77附件1市建设科技委对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论证意见附件2栈桥计算书名郡大厦 深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第1章 方案编制依据1.1.基坑围护结构、降水设计图纸依据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提供的名郡大厦基坑支护降水设计图纸。1.2.市

2、建设科技委对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论证意见(见附件)1.3.地质勘察报告 依据天津市勘察院提供的:名郡大厦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工号K2014-2087;勘察号:B2014-0195)。1.4.有关国家及地方的规范、规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0)

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天津市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B/T29-38-2015)岩土工程技术规范(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DB29-20-200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50666-2011)天津市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2010)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09-87号)第2章 工程概

4、况2.1.工程概述项目名称:名郡大厦建设单位:天津渤海恒源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天津建华工程咨询管理公司设计单位:天大设计院施工单位: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名郡大厦工程坐落于天津市河西区彭泽道与郁江道交口东南侧。占地面积:5056.7,总建筑面积43350,地上建筑面积34350,地下建筑面积9000,本工程包括写字楼、住宅楼、地下车库。写字楼、住宅楼平面呈两个“一”字型互相平行布局,其中写字楼地下两层(每层地下室含有2层夹层作为地下车库使用夹层结构顶板标高分别为-10.590m和-6.000m)、地上17层,长45.45m,宽25m,建筑主体高度为68.4m;住宅楼地下2层(每层

5、地下室含有2层夹层作为地下车库使用夹层结构顶板标高分别为-10.590m和-6.000m)、地上30层,长43.5m,宽16.37m,建筑主体高度为87.9m。0.000 相当于大沽标高3.780m。现场实际自然地坪为-0.780m相当于大沽标高+3.00m。名郡大厦基坑位置天津建校永利大厦现场基坑平面位置图 1号楼写字楼主体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桩承台筏板基础。承台高度为1500mm,底板厚600mm。2号楼住宅楼主体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桩承台筏板基础。承台高度为1500mm,底板厚600mm。本项目大厦为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时大厦区域外围止水帷幕及支

6、护结构均已于2015年1月1日前完成施工。 该工程本次需要论证开挖施工区域为“1号写字楼+2号住宅楼”。2.2.基坑概述本工程基坑开挖长度为80m宽度为50m,基坑开挖深度13.46m,即由现场自然地坪相对标高0.780m至槽底14.24m。基坑内共有6个1500mm1000mm集水坑及三个电梯基坑。电梯及集水坑底标高15.240m,落深1m。集水坑采用机械放坡开挖,放坡比例为1:0.75,开挖完以后按照计算好的尺寸线位置将集水坑周边砌筑砖胎模,即满足支护要求又可以用于坑壁支模,抹水泥砂浆找平层。 规划总平面图2.3.周围环境情况介绍拟建场地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彭泽道与郁江道交口东南侧。场地北侧:

7、现有一条郁江道场地西侧:现有一条彭泽道场地南侧:现有一栋临建2层彩钢房基础形式为天然地基和4层砖砌宿舍楼基础形式为浅基础。场地东侧:现有永利大厦,地上20层,地下3层。基础形式为桩承载箱型基础。基础埋深为13.7m。其中郁江道距基坑边距离为25m,彭泽路距基坑边距离为3.64m,临建2层彩钢房距基坑边距离为16m,永利大厦距基坑边距离为17.7m住宅楼与办公楼基坑外各布置一部塔吊,共2台QTZ63(5013)型塔吊,其中1#塔吊布置在基坑地下室外侧,2#塔吊布置在地下室范围内且2号楼南侧。塔吊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承台尺寸为5m5m1.4m,塔吊布置错开承台、楼栋等位置。塔吊基础已于

8、2015年3月完成施工,1#塔吊中心距建筑外墙垂直距离10m,2#塔吊中心距建筑外墙2.65m。 1#塔吊塔吊基础形式为4根800;L=35m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承台尺寸为5m5m1.4m,塔吊布置于基坑外侧,基础底标高为-0.000相当于大沽水平+3.00m。2#塔吊基础形式为4根800和格构柱相结合;格构柱顶标高为-3.58m相当于大沽水平-0.20m承台尺寸为5m5m1.4m,塔吊布置于基坑内侧。且桩基承载力及稳定性由天大设计院计算得出。由于施工现场狭小无法完成土方外运任务,根据现场现有实际情况在彭泽道一侧增设一处栈桥以便满足地下室施工阶段施工需求,栈桥施工根据天大设计院施工图纸进行施

9、工,栈桥与2015年3月已完成并达到荷载要求。基坑挖土出土口现场布置两处,一处位于现场东北角,临近郁江道,另一处位于西侧,设置一处栈桥以现场形成循环出土道路,该栈桥出土口临近彭泽路。该栈桥设置在D轴-G轴交1轴-2轴,栈桥采用灌注桩+格构柱形式,尺寸为10m20m,栈桥板厚200mm,梁高800mm、宽800mm,栈桥施工荷载和人群荷载30kPa,工作荷载考虑不超过50T满载土方车。本工程栈桥为临时设施,待地下室零层板完成混凝土浇筑后采用人工风镐对栈桥进行破除处理。现场周围管线主要集中在郁江道一侧和彭泽路一侧,所有管线均在基坑支护线以外。无需吊挂与切改。其中位于彭泽路一侧的输配水管线,距现场基

10、坑边最近距离10m,长10m。(其余管线详见下图)故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对地下管线的沉降及位移进项监测。、现场基坑环境平面图2.4.基坑支护设计概述本工程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顺做法施工,止水帷幕+围护桩+2道钢筋混凝土支撑+钢格构柱支撑体系。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桩顶设置1100x800钢筋混凝土压顶梁。围护结构为直径850mm1050的钻孔灌注桩标高-2.53-25.44,直径8501000钻孔灌注桩,标高-2.53-27.24,直径8001000钻孔灌注桩,标高-2.53-25.44。支撑结构:水平支撑系统采用角撑加圆环撑的形式,竖向支撑系统采用角钢格构柱结合钻孔灌注立

11、柱桩的组合立柱形式。竖向支撑系统采用角钢格构柱结合钻孔灌注立柱桩的组合立柱形式。钢立柱采用4L160X16角钢拼接而成,角钢钢材牌号为Q235B。止水帷幕:止水帷幕采用8501200 三轴水泥搅拌桩,采用P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搅2喷,水泥掺入量为20%,水灰比1.5。复搅部分4搅4喷,水泥掺入量为30%。现场止水帷幕及围护桩及帽梁按照施工图纸已于2015年1月1日全部施工完毕,项目东侧由于现场场地制约,同时两项目止水帷幕均为天大设计院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名郡大厦东侧止水帷幕借用永利大厦止水帷幕形成闭合,两止水帷幕深度基本相同根据设计意图在两帷幕闭合处采用1000500标高为-1.780-

12、23.780高压旋喷桩进行封闭以保障帷幕止水效果。基坑围护结构及止水帷幕平面图第一道支撑平面布置图(-4.58m)第二道支撑平面布置图(-9.58m)止水帷幕、围护结构剖面图1-1止水帷幕、围护结构剖面图2-2止水帷幕、围护结构剖面图3-32.5.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场地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自上而下依次为:2.5.1人工填土层(Qml)人工填土层(Qml)全场地均有分布,厚度1.70m2.70m,底板标高为0.86m0.07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第一亚层,杂填土(地层编号1):厚度一般为0.60m2.70m,呈杂色,松散状态,由杂土、水泥块、碎石块、砖渣、石子、废土等组成。其中在5号孔附近

13、缺失该层。第二亚层,素填土(地层编号2):局部分布,厚度一般为0.40m2.70m,呈褐色,软塑状态,粉质黏土层,含石子,属中(偏高)压缩性土。人工填土土质差,填垫年限一般大于十年,但局部地段在原有建筑物旧基础拆除时受扰动。2.5.2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Q43al)厚度2.50m3.80m,顶板标高为0.86m0.07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为主:厚度一般为2.20m3.50m,呈灰黄黄灰色,可塑状态,无理层,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分布为粘土,粘土与粉质粘土力学性质相近,剖面图上统一按粉质粘土绘制。第二亚层,粉土(地质编号2):局部分布,厚度一般为

14、0.50m1.50m,呈灰黄黄灰色,中密状态为主,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该成因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土质总体尚均匀,分布尚稳定;粉土(地层编号2)土质密实度有变化,局部分布。2.5.3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厚度8.50m10.10m,顶板标高为-2.34m-3.30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3个亚层。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局部分布,厚度一般为0.70m1.60m,呈灰色,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偏高)压缩性土。第二亚层,粉土(地层编号3):厚度一般为6.30m8.80m,呈灰色,密实状态为主,无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第三亚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编号4)为主:厚度一般为0.60m1.60m,呈灰色,流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高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其中在4、7号孔附近缺失该层。该成因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土质总体尚均匀,分布不稳定;粉土(地层编号3)土质密实度有变化,分布总体尚稳定;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编号4)土质软硬有变化,分布不连续。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