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单第一中学高一生物第三阶段考试.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520394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单第一中学高一生物第三阶段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单第一中学高一生物第三阶段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单第一中学高一生物第三阶段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单第一中学高一生物第三阶段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单第一中学高一生物第三阶段考试.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80分。请将答案规范涂写在答题卡上。)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 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 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 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 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2下图显示了果蝇某一条染色体及部分基因所处位置,该图能表明( ) A. 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 B. 染色体上的绝大多数片段都是基因C. 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D. 黄

2、身基因和短硬毛基因为连锁基因3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 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 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 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4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

3、述错误的是( ) A. 此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 此细胞含有其母细胞一半的细胞质C. 此细胞可形成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D. 此细胞中的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形成52017年7月,“太空灵芝”落地福州仙芝楼,填补了我国医用真菌空间育种的空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太空环境作用下,灵芝菌株只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 太空环境作用下,“太空灵芝”成为一种新的物种C. 太空环境定向诱导后,可筛选出人们需要的性状D. 在菌株培育和选择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6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 )A. 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B. 运用CRISPR/Cas9技

4、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C. 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D. 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增加患癌风险7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和培育出的几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培育品种的最简捷途径是B. 通过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C. 通过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 过程 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8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细胞

5、是初级精母细胞B. 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D.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9生物育种的原理是可遗传变异,下列育种实例与可遗传变异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育种实例可遗传变异类型A利用高茎豌豆和高茎豌豆杂交培育矮茎豌豆基因重组B用普通二倍体有子西瓜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基因突变C利用大肠杆菌来生产胰岛素基因重组D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培育高产青霉素菌株染色体变异10某生物黑色素的产生需要如下图所示的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三对基因均表现为完全显性。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基因控制

6、一个性状B. 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 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该生物可以合成黑色素D. 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该生物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黑色素的占9/64 1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及其三种工具和四个步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基因运载体的种类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B. EcoR这种限制酶能够专一识别GAATTC的核苷酸序列C. 基因工程的第二步骤是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D. 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基因工程也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12中心法则概括了自然界生物的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途径如图所示。对它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1957年克

7、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内容只包括图中的B. 图中过程均有碱基互补配对,且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C. 图中过程的酶是DNA聚合酶,过程是RNA聚合酶D. 在人体胚胎干细胞和心肌细胞中均存在图中过程 13水稻的抗虫(G)对不抗虫(g)为显性,非糯性(H)对糯性(h)为显性,用抗虫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虫糯性水稻杂交,其子代植株中抗虫非糯性:不抗虫糯性=1:1。则亲本抗虫非糯水稻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图最可能是( )A. B. C. D. 14下列有关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三个过程都属于“中心法则”的内容 B. 三个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C. DNA复制和转录只能在细胞核

8、中进行,而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D. 某段DNA有600个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链最多含氨基酸100个15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核基因传递与表达的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过程需要的原料不同 B. 乙、丙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相同C. 一个细胞周期中,甲、乙过程均可多次发生 D. 丙过程涉及到三种RNA16对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不考虑变异)。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况是( ) 17下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中的物质甲为

9、DNA解旋酶 B. 图示过程主要发生在真核细胞中C. 氨基酸转运过程中有磷酸生成 D. 核糖体沿着mRNA从左向右移动18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B. 若某基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就会变短C.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二者共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能使其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19图为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及的放大图,为性染色体,且中存在红眼基因。将某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F2中红眼与白眼果蝇之比为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0、A. 图示果蝇为雄性,且亲本中红眼为显性性状B. 眼色基因无论在或片段上,均可符合上述结果C. 若对该果蝇的核基因组进行测序,需测定5条染色体D. 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只能在限定性别中遗传,且可用显微镜观察20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一对杂合的长翅果蝇交配后,繁殖出了8只果蝇,则这8只果蝇的表现型是( )A. 都是长翅 B. 都是残翅 C. 6只是长翅、2只是残翅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21如图表示细胞内的某种生命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生命活动为DNA复制,且复制起点有多个 B. 该生命活动中可同时发生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

11、可进行多次该项生命活动 D. 该生命活动可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或叶绿体中 2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B. 共同进化是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C. 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D.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23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小鼠注射S型菌的DNA后,其体内能检测出S型活细菌B. 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成功的关键与提取物的纯度有关C. T2噬菌体是利用大肠杆菌的DNA为模板进行复制式

12、增殖D. 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均有放射性 24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属于基因突变B. S型菌与R型菌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S型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C. 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 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2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C. 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

13、性D. 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6蜜蜂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单倍体。蜜蜂长绒毛对短绒毛为显性、体色褐色对黑色为显性。现有一只雄蜂与蜂王杂交,子代雌蜂均为褐色长绒毛,雄蜂黑色长绒毛和黑色短绒毛各占一半。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雄蜂体细胞和有性生殖细胞中都不具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B.亲本雌蜂性状为黑色长绒毛,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卵细胞C. 亲本雄蜂性状为褐色长绒毛,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精子D. 蜜蜂体色和绒毛长短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27某双链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5,用15N标记该DNA

14、分子,并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子代DNA分子的7/8 B. 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共有2条C. 每个DNA分子含有氢键2400个 D. 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000个28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B.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C. 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D.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29下图为雄果蝇的X、Y染色体的比较,其中A、C表示同源区段,B、D表示非同源区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与Y两条性染色体的基因存在差异,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若某基因在B区段上,则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含有该等位基因的个体C. 若在A区段上有一基因“F”,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能找到基因F或fD. 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一般不发生交叉互换,倘若发生只能在A、C区段30在一种圆眼刚毛果蝇中存在某种致死现象,某科研小组将一对圆眼刚毛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发现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题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