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51737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榆林二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命题人:时间:90分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 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为 “冗”,称东部民族为“夷

2、”,由“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说明各国自认是统一种族华夏族。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中的“共识”材料没有体现;C项“冲突剧烈”材料没有体现;D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血缘。2.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反映出当时A. 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B. 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C. 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D. 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答案】A【解析】从材料反映的王位固定在叔侄和父子之间相传,说明当时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故答案为A项。材料不能反映当时的普遍现

3、象,BC项以偏概全,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3.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A. 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B. 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C. 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D. 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天朝”体现了中国盲目自大的外交观念,而“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对等的外交观念,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中国国际地

4、位的变化;B项不选,题干所说与洋务运动无关;C项不选,题干所述与民族主权意识无关。【名师点睛】本题解题首先要结合所学知识明确“天朝”体现的含义,然后结合题干中“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进行选择。4.12世纪开始,西欧出现了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以研究民法大全为突破口和中心,法学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改变了只有教会僧侣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助推了市民等级力量的不断加强,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扩张,这次罗马法的“复兴”运动A. 保障了封建等级代表制的建立B. 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C. 奠定了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D. 标志着西欧反封建斗争的开始【答案】B【解析】从题干所述可知,对罗

5、马法的研究“助推了市民等级力量的不断加强,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扩张”,罗马法保护商品经济和私有财产,可以得出罗马法的“复兴”运动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故B项正确;等级代表制度的形成出现与中世纪,时间不符,排除A项;社会契约理论是启蒙思想,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反封建斗争,故D项排除。5.1762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明接任首相,用封官许原、收买贿赂的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当时的英国A. 议会对王权的制约尚未形成B. 光荣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C. 议会内部两党斗争十分激烈D. 立宪政体有待进一步完善【答案】D【解

6、析】【详解】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利用“国王之友”派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当时的英国国王王权存在滥用的现象,表明立宪政体有待进一步完善,故D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就已经形成了议会对王权的制约,故A项错误;1688年光荣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一个政党,体现不出议会内部两党斗争,故C项错误。6.下图是反映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出德国A. 宰相掌握立法权B. 议会徒有虚名C. 德国皇帝没有实权D. 代议制民主不健全【答案】D【解析】【详解】“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各邦议会。俾斯麦自言自语我忙着处理国事,忘了给钟上弦了。现在该让它走会儿了”说明

7、德国皇帝干涉议会的权利,德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完善性。D项正确。德国皇帝掌握立法权,并拥有实权,排除AC;B项不是实质的反映,只是表象,故排除。7.1920年初,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开始深入京郊的农村、工厂,向农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尝试建立工会。这一现象A. 由俄国十月革命导致B. 开启青年学生参政先河C. 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D. 暴露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符合材料,故答案为C选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不单是十月革命的影响,A选项排除。五四运动就是青年学生参政的表现,B选项排除。材料与北洋政府黑暗统治无关,D选项

8、排除。8.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TRUTH(真相)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首次定性。此事反映了A. 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B. 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C. 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D. 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双语证据汇编后,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李顿调查团。因这一证据汇编具有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充分体现

9、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故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联对九一八事变的仲裁结果是东北由国联直接托管,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想将东北置于英法的控制之下,这并未改变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排除B;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TRUTH(真相)双语证据汇编的目的不在于研究抗战,而在于为国联仲裁提供参考依据,排除C;九一八事变的性质不可能因为国联的仲裁而发生变化,这就是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略战争,排除D。9.在尼克松政府表示希望同中国对话并采取改善关系的措施后,毛泽东随即公开表示:“如果尼克松访华,他高兴同他谈,不论作为旅游者,还是作为总统都行。”这表明当时A. 美国放弃遏制共产主义B. 美国与

10、苏联的关系恶化C. 中美之间分歧基本化解D. 中美双方都有合作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表示希望和中国改善关系后,毛泽东表示赞同,可见中美双方都有合作需要,故答案为D选项。 美国放弃遏制共产主义的说法与史实不符,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美国与苏联关系,B选项排除。 中美之间分歧基本化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10.由下表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后,下列两个时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年份建交数量196944197288A. 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B. 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 综合国力实现快速增长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从表

11、格数据来看,1972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发生较大变化,联系所学可知,这一现象与中美关系改善有关,是中国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故答案为A项。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排除B项;C项不是这一特定时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大幅增长的原因,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排除D项。11.“斯大林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同,他是一个带有俄罗斯农民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者。较少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当时欧洲发达的资本主文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都是陌生的。”材料意在说明A. 苏联工业化的历史地位B. 斯大林的经济思想C.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因素D. 斯大林的革命活动【答案】C【解析】“斯大林与马克思,

12、恩格斯、列宁不同,他是一个带有俄罗斯农民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者。较少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说明斯大林形成时期与斯大林个人交往有关系,分析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因素,C正确;A、B和D不是材料论述主旨思想。12.1961年美国对外援助法出台后,肯尼迪政府通过出售、借贷和赠送等方式,向缺乏粮食的国家出售农产品。苏联也每年平均向这些国家提供6.83亿美元经济援助,3.3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反映了A.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 多极政治格局已经形成C. 美苏冷战局面的结束D. 美苏争夺中间地带国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美苏两国都积极援助缺乏粮食的国家,这说明美苏通过各种形式争夺中间地带国家,D项

13、正确;材料反映了美苏两国都积极援助缺乏粮食的国家,没有体现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排除A项;多极政治格局已经形成与史实不符,美苏冷战局结束于1991年,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BC。13.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十大商帮之首,他们经营的盐、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金融等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称雄商界长达500年之久。这说明这一时期A.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 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转变C. 商品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D.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晋商涉及行业很多,并且贸易的范围很广,可知此时期商品经济具有顽强的生

14、命力,故答案为C选项。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转变于鸦片战争,B选项排除。材料没有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因此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选项排除。14.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19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侵华

15、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故A项不符合题意;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B项是错误的;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可以看出江浙地区纺织业特别是丝织业的发展状况。所以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5.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 工业化开始启动B. 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 城市化进展显著D. 工人福利得到保障【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大众休闲文化”“戏院”“喜剧和音乐剧”“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等描述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城市化进展显著,故C项正确。工业化开始启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不是逐渐消除,故B项错误;欧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开始于二战后福利社会制度的建立,故D项错误。16.1879年,轮船招商局船只驶往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