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中学高一历史第三次考试.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50869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渭南中学高一历史第三次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渭南中学高一历史第三次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陕西渭南中学高一历史第三次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渭南中学高一历史第三次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渭南中学高一历史第三次考试.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渭南中学2017级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上述材料表明分封()A进一步扩大周王室统治区域 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 D.使王位世袭制进一步发展完善2史学家张岂之认为,在中国古代,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以下史实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是()A周朝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B西汉察举制和隋唐科举制

2、C魏晋三省制和唐朝三省六部制 D明朝废丞相和设内阁3下列文献记载,按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A BC D4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这一规定()A强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 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巩固了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 D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5有学者统计,北宋载人宋史的官员中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

3、占579%。这说明两宋时期的科举制()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从根本上结束了贵族政治C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D选拔官员更注重公平公正6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异族征服了我们,跨驾在我们头上。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也不放心把政权分散。所以连地方政事,也由中央政府最高领袖来亲自统治。此如现在英国在香港,过去在印度,都设有总督,殖民地总督是直属皇帝的。”钱穆评价的最可能是()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元朝的行省制度C明朝的内阁制度 D清朝的军机处7柏拉图说:“社会中没有知识、没有教养、没有政治智慧的下层群众掌握政治权力,政治生活的狂热使得他们很容易丧失理性,进而做出草率的、不合理的政治决策。”作者

4、意在说明雅典()A抽签选举的局限B多数人暴政的实质C轮番而治的危害D直接民主制的弊端8在古代雅典,没有兄弟的女儿虽然不能直接取得父亲的遗产,但可把这个遗产转移给她的儿子。这主要是因为()A妇女不具有公民权B遗产属于私有财产C儿子是唯一继承者 D妇女无力管理遗产92016年7月13日,保守党领袖特蕾莎梅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之后的英国第二位女首相。特蕾莎梅能够成为首相的关键在于()A 议会的支持 B工党的态度 C民意支持率 D国王的态度10它是向旧制度的公开挑战改变了几百年的选举议员的做法,这意味着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不得不作出让步。26个有两个议员的城市全是新兴的工业城市;21个中等城市也不乏工业城市

5、。因此,工业资产阶级无疑绝对是这次改革的绝对获益者。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1688年光荣革命B1689年权利法案C1832年议会改革D1875年“一票共和”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A摆脱殖民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民族独立国家B两党竞选,确立了现代典型的两党制C实现主权在民,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D实践启蒙思想,建立了总统共和制122017年1月27日,美国新上任总统特朗普发布“禁穆令”,限制来自叙利亚、伊拉克、伊朗、苏丹、索马里、也门和

6、利比亚这7个主要的公民进入美国,要求来自该多个国家的难民在120天内被禁止人境美国。2月3日,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作出裁决,在全美范围内暂停实施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的()A联邦制原则B两党制下的对垒角逐C分权制衡原则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13有人把中国唐朝专制主义下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联邦制度下的三权分立进行比较,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的称号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C两者都体现了中央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D两者都体现了专制主义,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14某版本历史

7、教材在抽述近代西方某部宪法时,这样写道:“内阁起初由总统任命组成,后来改由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它对议会(参议院)负责。”“这部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材料中的宪法最有可能是()A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5美国1787年宪法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都体现了()A联邦制原则 B议会中心原则C共和制原则 D公正平等原则1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皇帝委派官吏,命

8、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这表明德意志帝国的政体()A不具备近代民主制特性B本质上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C保留有浓厚的封建残余 D是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倒退17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曾约定:“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包括“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该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法天津条约C中日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8洪秀全原名火秀,自己改名“秀全”,取“禾(吾)乃人王”之意;以“国”代“圆”“王居其中”之意。定都南京后,洪秀全深居宫中享乐,对于政事却不甚关心,由此看来,太平天国运动()A因领导阶层贪图

9、享乐导致最终失败 B受阶级局限失败有其必然性C领导人深谙帝王之术沉湎个人享受 D属旧式农民起义排斥近代化19太平天国前期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物要收归国库。而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A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B挽救了太平天国的危机C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20论文的关键词往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某篇论文关键词中出现了“一字长蛇阵、林永升、定远舰”等字样。据此判断,该论文涉及到甲午战争()A黄海海战 B威海之战C旅顺大屠杀 D大甲溪战役21下列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10、是()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A B C D2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他们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这表明辛亥革命()A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B对美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完全抛弃中国政治传统23中国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说不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他们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

11、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 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24下列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口号,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 “取消红军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A BC D25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色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

12、大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团结,共同对外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26日本大规模侵华战争开始后,蒋介石曾经指出:“国军对付日军速决的办法之一就是要持久战、消耗战。因为倭寇所恃的,是他的强横的兵力,我们要以逸待劳,以拙制巧,以坚毅持久的抗战,来消灭他的力量。”这反映出当时蒋介石()A决心依靠民众消灭日本的侵华力量B认识到中国的抗日战争将是持久战C过分夸大了日本侵华的实力和能力D与中共的抗战路线方针高度的吻合271931年中共土地革命的路线规定: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