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三节 安全用电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50032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三节 安全用电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三节 安全用电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三节 安全用电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三节 安全用电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三节 安全用电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三节 安全用电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三节 安全用电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通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用电 【学习目标】1.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2.了解断路和短路。3.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4.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学习重点】1.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2.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学习难点】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课前预习】1、电压越高越危险的原因是 。2、白炽灯泡的常见故障是“灯泡不亮”请用你现已经学过的电学知识分析此故障可能的原因是排除方法是 。3、安全用电原则:4、雷电形成的原因是 有哪些危害 预防雷电的危害的方法是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知识点一:电压越高越危险1.跟通过人

2、体的电流有关:人体最大安全电流为2.了解安全电压值:人体安全电压知识点二:常见的触电事故触电的形式: 低压触电(家庭电路)双线触电单线触电家庭电路触电的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 接触造成的,并与 或 构成通路。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人体不能 高压带电体,只要靠近就有危险。知识点三:安全用电原则1.安全用电:不接触 ,不靠近 。2. 为了防止触电: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装在 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与 相连。家庭电路要选择规格合格的熔丝,不能用 或 代替。安全用电口诀:大地人体是 ,安全用电记心理。修理电器要 ,风筝远离高压线。湿布 擦灯泡,电线不能晒衣服。插座 三尺高,小心安装很

3、重要。广播碰到电力线,喇叭怪叫要冒烟。如果有人触了电, 电源莫延迟。电线要是着了火, 带电用水泼。金属外壳用电器, 保护要做好。知识点四:注意防雷【展示交流】组内展示质疑,组间互评,教师点评。【互学探究】1.为了安全用电,下列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准用剪刀或绝缘柄破损的钳子剪带电的导线B、不准在电线上晾衣服 C、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将他拉离电源D、发现输电线的断头落地,不要走近更不准去拾电线头2.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电线的接头处包有黑色的胶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绝缘、避免漏电 B、美观一些C、使电线带电 D、使接头处更结实【展示交流】1、小组展示以上题目,然后小

4、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课堂练习】1.生活中需要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在高压线下放风筝 B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越粗越好C. 给电冰箱供电要使用三孔插座 D电灯的开关可以接在火线上,也可以接在零线上2.人体发生触电的原因是A、人体能导电 B、人体带电太多了C、人体接触了电池 D、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3.我国古建筑上的屋顶的中央常装有铜葫芦,其作用是( )A:美观 B:相当于风铃C:相当于避雷针 D:避邪4.关于触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电流通过人体就是触电事故B、只有高压线路才能发生触电C、只要不接触高、低压线路就不会触电D、在低于36V的电路上,一般不会发生触电5一台“220V 1100W”的电热水器,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是 J;如果它的电源线比标准的细,则它的电阻比标准电源线的电阻 ,产生的热量多,就会出现电源线过热的现象因此,购买家用电器时一定要选择经过国家质量认证的合格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