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淮十校高三历史第三次联考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49533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江淮十校高三历史第三次联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江淮十校高三历史第三次联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江淮十校高三历史第三次联考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江淮十校高三历史第三次联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江淮十校高三历史第三次联考 1.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2019.4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做选择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第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在政治上认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讲学和执力时,都使用洛阳雅言(周朝官方普通话)。如论语所载:“子所

2、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反映出,孔子A. 以讲学践行政治理想B. 坚守正统的思想观念C. 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D. 排斥社会的主流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孔子提出“在讲学和执力时,都使用洛阳雅言(周朝官方普通话)”,体现孔子坚持正统思想观念的信心,故选B。根据题目可知,并无涉及到孔子的政治理想、礼仪教育和排斥主流思想,故ACD排除。2.下图为考古发现的两幅北朝壁画和砖画内容。这表明当时A. 书画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B. 统治者积极推行封建化政策C. 民族间生产和生活相互融合D. 少数民族普遍推行农耕生产【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中的“少数民族”“采桑”“汉族妇女”“烙

3、饼”表明民族间生产和生活相互融合,故C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到ABD选项,故排除。3.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出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朝廷还直接选派各色参军,辅助知州、通判处理行政、司法事务。这些举措A. 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B. 控制了地方财政支出C. 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通判、各色参军的设置旨在监督控制地方知州权力,牵制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通判、各色参军的设置对知州权力形成较大制约,故A项错误,排除;材料反

4、映了中央对地方财政权的制约,但并非控制地方财政支出,故B项错误,排除;材料反映地方权力受到中央制约,不利于地方自主性发挥,影响行政效率提高,故C项错误,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应掌握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分析再做出正确的判断。4.下表为中国古代有关水利制度的记载。从记载内容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记述内容出处南阳太守召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汉书召信臣传凡水有灌溉者,水碾不得与争利,溉田自远始,先稻后陆大唐六典河渠令诸以水溉田,皆从天下始,仍先稻后陆宋庆元条法事类若有违反水法多浇地亩,每亩罚小麦一石元朝洪堰制度A. 历史王朝重视水利的兴修B. 封建官吏控制

5、水权盘剥百姓C. 古代水利立法开始于汉代D. 封建政府重视水资源的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从汉到元都通过立法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故D正确; 材料中并无体现历史王朝重视水利的兴修,故排除A;材料中不能看出封建官吏控制水权来盘剥百姓,故排除B;唐朝唐律疏议就有关水利的立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选项。5.在1878年傅兰雅的译书事略统计中,分为16类的书目主要体现为技术工程类,而在1896年的西方书目表中,学科分类已增至28类,自然科目增加了“格致”(科学)重学、电学、声学、光学等;社会科学方面增加了管制、学制商政等。这一变化表明,在当时A. 西学东渐的内容在逐步扩展和深化B.

6、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知识分子共识C. 洋务运动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D. 西学的传入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书目和学科分类的不断完善表明西学东渐的内容在逐步扩展和深化,故选择A选项;向西方学习并没有成为知识分子的共识,故排除B选项;1896年洋务运动已经宣告破产,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选项;新文化运动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故排除D选项。6.张謇在担任民国农商总长(1913年10月至1915年9月)期间,先后颁行了20个法规条例,如商会法、证券交易所法、公司条例、矿业条例等,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施行细则,涉及到农、林、工、渔、牧、副等方面。这些法规条例的颁行A. 有效抵制了

7、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B. 有利于促进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C. 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结构D. 消除了旧势力对近代企业的干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张謇颁布一系列法规条例和细则,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表明这些法规条例的颁行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结构,故B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法规条例的颁行抵制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故排除A选项;这些法规的发行无法改变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结构,故排除C选项;选项D中的“消除”过于绝对且与题意无关,排除D。7.西柏坡纪念馆内的一块展板上写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

8、平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当年我党做出这些“规定”的主旨是A. 加强执政党工作作风建设B. 突出革命导师的崇高地位C. 加强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D. 防范个人崇拜在党内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平列”可以看出背景是在七届二中全会之后为了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对党员进行规定,目的是防范个人崇拜在党内出现,故D项正确,选项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党员工作作风的规定,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民主党派,故C选项错误。8.下图是20072017我国不同性质企业占进出口总值比重统计图,该统计图表明

9、A. 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B. 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值齐头并进C. 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值增长明显D. 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值已失去优势【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片提供的信息可知,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值增长明显,故C正确;图中无法看出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故排除A选项;从图中可知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值存在不同的发展趋势,故排除B选项;无法看出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值已失去优势,故排除D选项。9.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的创造者既有军伍大会、地区大会、平民大会及元老院等立法机构,又有裁判官等长官,还有包括被授予“公开解答权”的法学家在内的诸多法学家。这表明罗马法A. 创制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性B. 在实施中不断

10、得到发展完善C. 具有发达和完备的法律体系D. 完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以看出,法律的创造者由社会的不同阶层所构成,体现罗马法的创制者具有多元化的特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罗马法不断完善发展,故排除B选项;罗马法形成完备体系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民法大全,故C项错误;题中无法看出罗马法完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排除D选项。10.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正面,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A. 开始动摇封建神学欧洲统

11、治地位B. 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本质属性C. 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D. 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目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牛顿的科学贡献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形成有巨大的作用,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故选择C选项;题目不是强调牛顿学说对封建神学的影响,故排除A选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故排除B选项;结合所学可知牛顿的学说没有促进民主时代的产生,故排除D选项。11.1928年1月一个苏联农民给农民报写信诉说:“农民非常愿意帮助苏维埃政权,准备全力帮助国家,但是当局不让他们发展,因为当局对农民的粮食规定固定的价格,可是农民购

12、买东西却无法按固定的价格。应当给农民自由,让他们发展,让他们发家致富。”材料主要反映出A. 固定粮食税损害了农民的利益B. 集体农庄制打击了农民积极性C. 列宁新经济政策得到继续执行D. 苏维埃政权得到广大农民拥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当局不让他们发展因为当局对农民的粮食规定固定的价格,可是农民购买东西却无法按固定的价格”表明集体农庄制打击了农民积极性,故B正确;固定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列宁新经济政策得到继续执行和苏维埃政权得到广大农民拥护,故排除C、D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

13、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完成本题时,应先理清苏联发展过程的不同特征。12.下图漫画选自英国一周杂志网站。方框中英语的意思是:美国的“三大政治机构”。该漫画的寓意是,当今美国A. 三权分立制度已经遭到破坏B. 政党斗争导致国家走向分裂C. 总统个人把持国家行政大权D. 总统与国会的矛盾日趋激化【答案】C【解析】【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反映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材料中能够可以看出特朗普总统牢牢掌握着行政大权,故选择C选项;从图中无法得知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遭到破坏,故排除A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国家走向分裂,排除B选项;图中不能得到总统与国会的矛盾日趋激化的信息,故排

14、除D选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材料一 宋朝建于五代十国变乱之后,加上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征战不断,难民较多,需要以社会福利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同时宋朝奉行以文立国的国策,将儒家仁政思想贯彻于一些政策诏令中,重视通过福利救济进行风俗教化。因而,官方慈善事业比较发达。与前代相比,宋朝的救济对象扩大到了社会各个阶层,政府按照财富的多寡来划分社会阶层,对其中的贫民和穷民进行重点救济。从救济项目上看,宋朝在救灾备荒的常平仓和义仓的基础上创立了专门的济贫仓种广惠仓。宋朝还创立了多种济贫机构,其职能分工比较明确。有专门济贫的养济院,有以

15、收治病人和养老为主的居养院,有慈幼的慈幼局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摘编自赖风林宋朝政府性社会福利救济材料二 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始于俾斯麦执政时期。德国统一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高涨,俾斯麦政权在镇压工人运动的同时,也积极促进工人的福利,改革社会弊端。面对日益迫切的社会保障需求,德皇威廉一世于1881年11月发布诏书求“最大限度的保障需要帮助的人”,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构想。在俾斯麦的推动下,议会先后通过了工人医疗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养老保险法。这既是德国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雏形,也是世界范围内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萌芽。德国是世界上首创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体系完善,为后来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保障与改善,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很多国家所借鉴。摘编自李愚昊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简述材料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