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岛卢龙中学高二历史月考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49487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秦皇岛卢龙中学高二历史月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秦皇岛卢龙中学高二历史月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秦皇岛卢龙中学高二历史月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秦皇岛卢龙中学高二历史月考 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3.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爱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提出“兼爱”,两者相比,墨子更注重A. 调节人际关系 B. 倡导重义轻利 C. 无等级名分差别 D. 讲求实际功利2.从孔子

2、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3.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不具备这一思想主张的是A孟子 B韩非子 C黄宗羲 D荀子4.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3、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向当时皇帝提出上述建议的思想家应该是 A. 孟子 B. 韩非 C. 李斯 D. 董仲舒5.右图为东汉太学讲学画砖,下列关于汉朝太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实行儒学教育 B. 培养政治管理人才 C. 学生埋首读经,远离时政 D. 也有少数平民子弟入学 东汉太学讲学画砖 6.下列思想属于王阳明(即王守仁)的是: A.“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 皆可为圣贤。”B.“今日既格得一物,明日又格得一物,工夫更不住地做。如左脚进得一步,右脚又进 一步;右脚进得一步,左脚又进,接续不已,自然贯通。”C.“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

4、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D.“非礼勿视,便是天理;非礼而视(而听、而言、而动),便是人欲。”7. 李贽说“本为富贵,又兼采道德仁义,事以自益”,这主要说明李贽A. 无情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 B. 提倡男女平等C. 计功谋利的功利思想 D. 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8.顾炎武:“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反映了封建制度衰落的趋势 C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 D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9.明清之际的三位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

5、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 经世致用思想 B. 君主批判思想 C. 自由平等思想 D. 重农抑商思想10.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C D1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为显著的是A指南针 B火药 C造纸术 D印刷术12.“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

6、、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A. 汉朝 B. 唐宋 C. 元朝 D. 明朝13.马丁路德曾称14、15世纪传入欧洲的某项科技发明是 “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该科技最有可能是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印刷术14.下列书法作品属于秦统一后实行的字体(代表书法家是当时李斯) A B C D15.唐代杰出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书法字体欧体、颜体、柳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这三种字体都属于A. 小篆 B. 草书 C. 行书 D. 楷书16.观察右面这幅中国画,思考它应该属于下面哪种类

7、型?A. 人物画 B. 民间年画 C. 宫廷画 D. 文人画六君子图17.康熙皇帝一次去江南游历,在南京城不可能从事下列哪项活动? A. 听当地艺人表演昆曲,欣赏其水磨调唱腔 B. 化装成平民去戏院听京剧苏三起解 C. 微服私访在庙会听说书人讲三国演义 D. 有当地官员进奉文征明的书法珍品18.下面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语句,属于元曲中的小令形式的是:A.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C.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

8、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 碧沙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心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1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以一段真实的历史为背景,演绎一代英雄人物的故事,从而为历史演义小说树立了楷模的是20.元代杂剧与明清小说兴盛的相同原因有适应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理学体系的不断完善A B C D21.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22.以下是博希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

9、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18601899年19021904年数量比重数量比重哲学、社会科学123种22%327种61%自然科学162种29%112种21%应用科学225种41%56种11%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23.“一般说来,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A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

10、中的激进知识分子2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清末长篇谴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的是晚清时期社会上的种种怪现状,展示了一幅清王朝崩溃前夕的社会画卷,下列内容不属于作品中的“怪现状”的是 A大清子民“剃发蓄辫” B清政府成为“洋人之朝廷”C孔子穿西装 D复古尊孔逆流的兴起25.“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B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推动C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D十月

11、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26.陈独秀在孔子与中国中写道:“孔子的第二价值是建立君、父、夫三权一体的礼教。这一价值,在二千年后的今天固然一文不值,并且在历史上造过无穷的罪恶,然而在孔子立教的当时,也有它相当的价值。”此段话,反映了陈独秀对孔子评价时,反映出的主要评价特点是 A片面的 B一分为二 C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评价 D阶级分析 27.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有人主张寻求文明应先取其外形,但一旦遇到障碍,而又束手无策;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C

12、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28.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之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说明李大钊 A能够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29.“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错误的要害在于A把冒牌“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 B宣传空想社会主义方案C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抵制马克思主义 D把社会主义诬蔑为“过激主义”30.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有 发表有关的宣传文章翻译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利用中共的早期组织进行有计划的宣传 开设讲坛宣传A B C D31.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