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一化学苏教期中考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48873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一化学苏教期中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高一化学苏教期中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高一化学苏教期中考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高一化学苏教期中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一化学苏教期中考 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天一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 ) A、元素B、单质C、分子D、离子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关于叙述正确的是 ( )A.互为

2、同位素 B.是三种元素C.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具有相同的质量数3、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103K+300M处,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山东槽罐车与一辆山东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中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28人死亡,中毒入院人数为350名。作为救援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 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HCO3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 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常温下氯气能溶

3、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 )A、B、C、D、4、右图是气体制取装置,下列能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 ) A、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 D、双氧水与MnO2制氧气5、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时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c、d两侧产生的气体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 A、cCl2,dH2,NaClO和NaClB、cH2,dCl2,NaClO和NaClC、cCl2,dH2,HClO和NaClD

4、、cH2,dCl2,HClO和NaCla电源bcd 第5题图 第6题图6、已知MnO2与浓HCl反应能产生Cl2。若用图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不考虑单元装置) ( )A、只有处B、只有处C、只有和处D、处7、某KOH样品中含水7.62%,K2CO3 2.88%,KOH 90%,将样品1.00g加入1mol/L的盐酸46.00mL,过量的酸用1.070mol/L的KOH中和,然后蒸干可得固体为 ( ) A、3.43gB、4.00gC、4.50gD、无法计算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

5、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醋酸浓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H+OHH2O B、在氢氧化钾的稀溶液中通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SO2+OHHSO3 C、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H+HCO3CO2+H2O D、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34g氨气所含的原子数为8NA B、9g 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A C、0.1mol 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56.021023 D、1L 1mol/L的KClO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1mol10、依据下列条件能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求出来的是

6、 ( ) A、每10mL溶液中含有0.23g Na+的硫酸钠溶液 B、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的氢氧化钠溶液 C、18.4molL的浓硫酸10mL 加到100mL水中所得的稀硫酸 D、500mL(标准状况)氨气溶于20m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是0.9gmL1的氨水11、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H2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12、已

7、知: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取实验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D、实验中Fe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13、若某氖原子的质量是ag,12C原子的质量是bg,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氖元素的原子量一定是12a/b B.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C.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W/(aNA)mol D.Wg该氖原子所含质

8、子数是10W/a14、两种金属粉末共6.32g与足量Cl2反应,产物投入到足量AgNO3溶液中,得到43.05g白色沉淀。这两种金属不可能是 ( )A、钙和锌B、铝和铜C、铁和锌D、铁和镁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色;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镁粉只能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水是镁粉与溴发生反应的催化剂 C、中产生的极少量气泡

9、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D、镁粉与溴水中的酸发生反应,溴水褪色三、本大题共19、20两题(共22分)16、已知反应:3Cl2+8NH3N2+6NH4Cl 参加反应的NH3和作为还原剂的NH3的个数比为若213g Cl2参加反应被氧化的NH3的物质的量为,还原产物的质量为。某酸性电解液中,可能大量存在有Ag+、Cu2+、H+、NH4+、CO32、OH、Cl离子,你认为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一定没有的离子是。17、实验室要配制80mL 0.1molL1的NaCl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下列仪器中,不会用到的是() A、200mL容量瓶B、量筒C、胶头滴管D、100mL容量瓶E、天平若要实施配制,除上

10、述仪器外,尚缺的玻璃仪器或用品是。人们常将配制过程简述为以下各步骤: A、冷却B、称量C、洗涤D、定容E、溶解F、摇匀 G、移液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填各步骤序号)配制完毕后,教师指出有四位同学各进行了下列某一项错误操作,你认为这四项错误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将溶解冷却的溶液转入容量瓶后就直接转入定容操作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通过计算可得出可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克。若用4mol/L的NaCl溶液配制应用量筒量取mL该溶液。四、信息题(本题9分)18、向盛有氯气的三

11、个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约五分之一的下列溶液,经过振荡,观察图所记录的现象,向各瓶注入的液体是什么?请将注入液体的编码填入图下方相应的括号中。并写出发生的主要的离子方程式。A AgNO3溶液 B NaOH 溶液 C水 高一化学期中试卷答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34567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89101112131415三、(本大题共22分)16、,17、, 四、信息题(本题9分)18、,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9、20两题,共24分)19、(本题12分)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利用下图的仪器装置可用来测定纯碱Na2CO3的百分含量:供选用的试剂有:纯碱样品、碱石灰、浓盐酸、浓H2SO4、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