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47720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 新人教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现象本章有四个课题: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每个课题都包含了诸多知识点,掌握好每个知识点的要求,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基本保证,是中考命题人员命制试题的主要依据。下面结合课程标准按照课题顺序阐述每个知识点及其要求。每个课题精选一个典型实例说明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规范化的解题过程,也指出在解题时的易错点。再给出中考试题中涉及本章的内容的高频知识点的真题、改编题、原创题。这样通过对全文的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快速提升。(一)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这个课题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光源、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应用、光速。(二)课标对这个课题涉及到的

2、知识点的要求课程标准没有对这个课题做要求,本课题需要了解的内容是: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4应用及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

3、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三)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典型实例解析【例题1】有关日食和月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当月亮将照到地球的太阳光挡住时,将发生日食B当照到月亮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时,将发生月食C日食发生在望日(农历十五),月食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D日食发生在朔日,月食发生在望日【答案】A

4、BD.【考查的知识点】主要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应用。但要了解日食、月食的基本成因。(四)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真题展示(中考题展示1)如图所示各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改编题展示2)唐诗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的意思是: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分析诗句描述中提到的光源有哪些?写出两个即可:一个是_,另一个是_。(一)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光的反射这个课题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分类。(二)课标对这个课

5、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需要知道: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3分类:(1)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2)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

6、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三)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典型实例解析【例题2】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0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绕ON前后转动板E B. 绕ON前后转动板FC. 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 D. 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答案】C【点评】考查的知识点是光的反射定律。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要解决

7、此题,需要掌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定义。(四)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真题展示(中考题展示3)早晨,阳光以与地面30的夹角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如图所示),则入射角为_,反射角为_,反射光线正好经过点O,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射光将向_(填“A”或“B”)移动。(一)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平面镜成像这个课题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此外球面镜也是本课题拓展知识点。(二)课标对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通过本课题的学习,需要理解:1.平面镜(1)成像特点:

8、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像、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2)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3)作用:成像、改变光路。(4)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5)平面镜成像的应用(能够例举生活中的实例)2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凹面镜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凸面镜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三)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

9、的典型实例解析【例题3】一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与地面相平,在池的中心正上方B处悬挂着一盏灯,一人站在岸边,设A处为人眼,作出灯发出的光经过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保留辅助线) 【答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点光源B在关于水面的对称点B,即像点连接BA,与水面的交点O即为反射点,连接OA即为反射光线,连接B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解析】反射光线是由点光源B发出的,但感觉是由点光源在水中的像发出的,也就是说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首先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B的像点B,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有像点B和A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

10、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点评】作光的反射光路图技能。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注意平面镜成像的基本特点是物像关于平面镜的轴对称;所有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要过像点。【例4】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 (选填“衣领”或“平面镜”)【答案】2;不变;衣领【考查的知识点】平面镜

11、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四)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真题展示(中考题展示4)如图所示,物体AB高1.6m,平面镜CD高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m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m(一)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光的折射这个课题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应用。(二)课标对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通过本课题的学习,

12、需要知道: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3折射现象及其光路图: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

13、,好像变高了。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海市蜃楼。彩虹。(三)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典型实例解析【例题4】如果你在池边沿斜线向水面下看去,看到水中有一条鱼.你所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还是低?假如鱼也看到了你,鱼所看到你的头的位置比实际的高还是低?【答案】参考解析即可获得答案。甲 乙同样,鱼能看到人是因为人体射出的光线经空气和水射向了鱼眼,如图乙所示。从人头A射出的两条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把两条折射光线分别反向延长,其交点A,就是人头的虚像,容易看出,鱼所看到的人头的视觉位置比实际的高。【点评】这是光的折射规律应用的问题,但必须结合做光路图

14、解释才能清晰准确。该题问若要使用钢叉向水下叉鱼,应该向所看见鱼的何方投叉?为什么?人们解答是就很容易了。所以解释光的折射问题要根据规律,结合作图时关键。(四)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真题展示(综合能力题展示5)一束光线在空气、玻璃两种物质的交界面上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如左图所示.试在图中找出界面的位置;确定入射、反射、折射光线,并标出传播方向;标出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指出哪一侧是空气,哪一侧是玻璃? 【答案】从左图中各线段的相对位置可以看出,由于BECG,则该两线中必有一条是法线,另一条是界面.又由于相邻的两个角AOG=FOG,则线CG必是法线。根据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E是界面

15、。AO和OF必有一条是入射光线,另一条是反射光线,而OD一定是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确定AO是入射光线,OF是反射光线。AOG=60是入射角,FOG=60是反射角,COD=90-50=40是折射角。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界面BE的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光的传播方向如右图所示。)(一)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光的色散这个课题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白光的组成、光的三原色。(二)课标对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通过本课题的学习,需要知道:1.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A)。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