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积极情感促进品德课堂教学.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47335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积极情感促进品德课堂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利用积极情感促进品德课堂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积极情感促进品德课堂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积极情感促进品德课堂教学.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积极情感促进品德课堂教学摘 要:在品德课堂教学,老师充分运用人的积极情感因素的作用,采取联系实际、创设情境、语言含情等手段来开展情感教学。另外,品德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和掌握学生对品德课程教学的情感需求,充分把握学生的情感脉络,营造情感培养与触发的情境,引起学生的联想,并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关键词:积极情感;品德课堂;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感因素对教学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

2、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善于运用人的积极情感因素的作用,以此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我以六年?上册一、我们健康成长:1、品格的试金石为例,谈谈如何在品德课堂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一、以情激趣,提高学习兴趣1.真情流露,激发未知欲望。良好的教学互动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及时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实现教材与生活的联动,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这样学生受到的感染才深,对教材的理解才透。因此,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结合实际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望,引导其认真分析探究。例如,在品格的试金石一课中,我将教材中的“诚实与信任之间”这一话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中提到的“诚信”有机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然后让学生谈谈发生在身边的“诚信”故事,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个诚实的人。2.创设情境,调动学习热情。学生的情感往往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有意设计寓言、故事、音乐等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老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品德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3.语言含情,产生情感共鸣。教学过程中,老师恰到好处地辅之以情感语言,灵活地掌握语言的轻重缓急,使语音节奏抑扬顿挫,以老师之情动学

4、生之情,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敲响课堂美的乐章。如在学习品格的试金石一课时,我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曾学过的与诚信有关的名言:与诚信有关的名言数不胜数,老子曰:“轻诺必寡信”,袁氏世范这样指出:“有所期诺,纤毫必尝;有所期约,时刻不易”,礼记有这句:“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信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准则,天地万物生存都必须要遵循“诚信”这一法则。诚信也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信仰,“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所以说,我们要诚信做人,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和谐社会的践行者。二、以情启思,培养学习能力1.鼓励参与,增强探究能力六年级的小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比较多,自我意识也比较强

5、,他们希望在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习。因此,老师要以爱硬化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自主地接受教育。老师在教学 过程中,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使课程变成学生“自己的课程”,调动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其次,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老师恰当地运用小组分工和合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充分的讨论和争辩中,在愉快的合作和交流中,在自主的体验和探究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增强探究能力。例如:学习品格的试金石的小故事:“一颗棋子”,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环节:(1)请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阅读讨论教科书第3页一颗棋子的故事。吕元膺因为一颗棋子就

6、辞退了这位棋友,你认为是小题大做吗?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教师巡视,相机参与讨论。(3)各小组推荐人员汇报讨论结果。(4)教师小结。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与引导下,积极进行交流与沟通,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课堂氛围浓厚而有序。2.引导解疑,培养思维能力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上必然遇到不秒的烦恼,思想深处还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与困扰。因此,老师要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品德问题去进行教学。老师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启迪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创新,帮助学生反省。利用教材提出的问题来解决生活当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动脑、动口的情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

7、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教学个案可以看出,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因为学生与学生是同龄人,他们提出的建议比老师单纯的说教更有效。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以情导行,培养实践能力品德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增强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老师应在教学中以情导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在品格的试金石教学中,解决了两个小故事的问题后,我借用了教材的一段话做导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说,不要因为有坏事很小、不起眼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好事不起眼就不去做。做好事还是坏事,反映了一

8、个的道德品质。”接着,我问他们:“你们做过好事吗?”学生知道做好事受表扬,纷纷举手表示自己做过好事,并争相发言一翻热闹过后,我又问:“你们做过坏事吗?”这个问题一抛出,刚才还议论纷纷的学生立刻安静下来,学生们的眼神也不像刚才那样发亮了。我叹息一声说:“同学们,你们的诚信呢?”其实,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一样的,总喜欢被别人知道自己的正面消息,不想别人知道自己的负面消息,更何况老师叫他们讲讲自己的“坏事”,他们更不愿意当着同学们的面说出来了。为了消除当时的尴尬场面,我说:“这样吧,既然你们不愿意说给同学们听,课后请你们用一张便签把自己曾经做过的坏事写下来,交给老师来帮你们转达出来吧。”很多学生都有犯过

9、小错误,如果老师能及时掌握事情的真相,然后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就会避免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老师是小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重要引路人,只要老师真情指导学生的实践行为,让鼓舞成为学生拼搏前进的动力,那么,他们也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然后在行动中表现为积极向上的自我,快乐地学习与生活,健康地成长。实践证明,品德课堂教学中老师以积极健康的情感引导与教育学生,带领学生愉悦地完成品德课堂的活动与任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 中小学情感教育缺位现状与对策分析D. 陈新阳.华中师范大学.2008.2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D. 熊诗文.苏州大学.2010.3 小学生学校道德情感教育的作用及实施探究D. 许蕾华.重庆师范大学.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