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 特殊 点 巧解地理题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47069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紧扣 特殊 点 巧解地理题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紧扣 特殊 点 巧解地理题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紧扣 特殊 点 巧解地理题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紧扣 特殊 点 巧解地理题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紧扣 特殊 点 巧解地理题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紧扣 特殊 点 巧解地理题http:/www.DearEDU.com卢大亮一、时间计算中的“特殊”点四点 所谓“四点”是指日照图上的两个“切点“和两个“交点”,以这四个特殊点的时间为参照便可计算出其他点的时间,特别对于局部日照图和三维日照图的时间计算尤为有效。 1. 两个“切点”的时间:两个“切点”即是晨昏线在某一时刻总与两条纬线相切,如下图所示,A、B分别是晨昏线与两条纬线的切点,那么,切点A、B所在纬线的地理纬度分别为(90)N和(90)S,其中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纬度。“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或24)时或12时。若切点所在纬线处在极昼,则此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或24)时,如

2、A点;若切点所在纬线处在极夜,则此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B点。 2. 两个“交点”的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如上图中C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如上图中D点。 例1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图1),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 )图1 A. 6时B. 4时30分C. 7时D. 5时30分 解析:该题是典型的局部日照图。其外圈为50S(根据自转方向判断极点为南极),而常见的题型的外圈为赤道,所以依照常规方法解答比较麻烦,但我们如果以“切点”的时间为参照来计算则非常简便。我们可以先找出“切点”B(见图2),由于B点所在纬线出现极昼现象,因此B点所在

3、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又因为A点在B点的东面且相差67.5,所以A点的地方时为:4时30分。图2 参考答案:B二、正午太阳高度计算中的“特殊”点临界点如下图所示,当太阳直射点纬度为时,则90上恰好有极昼现象。此时极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上(临界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推论:极点与出现极昼现象的各点的纬度差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与0时太阳高度差的绝对值的一半。 例2. 图3是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某地在一天当中的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求(1)该地的地理纬度;(2)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图3解法一:由于图3中显性信息为太阳高度角的极值(正午12时最大和0时最小),但没有指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所以

4、不能直接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其中为当地纬度,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计算。不过12时所在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在同一经线圈上(如图4),不妨变换视角,把0时经线视为12时经线的延长线,同时令该地与极点的纬度差为,这样便把该地0时和12时的太阳高度角转化为12时经线延长线上b点(纬度90)和12时经线上的a点(纬度90)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进而再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便可巧妙地避开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而把问题解决。图4 由题意可推知时间为7月初,该地为极昼,所以该地为北极点附近,参照图4解题: (1),90,从而可知,即20,因此该地的纬度为70N。 (2)图4中c为切点,Hc0,与b点比较,解法同题(1),可得出c点的纬度为67N,即极昼范围为67N以北,所以太阳直射在23N纬线上。 解法二:由题意可知:,所以70N。再根据公式:H90,可计算出23N或117N(排除)。 上述两种解法各有特点,但第二种解法相对简便。 参考答案:(1)70N (2)23N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