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知识精讲 .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45292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知识精讲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知识精讲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知识精讲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知识精讲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知识精讲 .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知识精讲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高中二年级为选修的第一部分册,其主要目的是拓宽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以进一步提高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如: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型、城市化的加快和合理规划、文化需求的增长、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关系的改善这些焦点问题,了解这些因素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开阔我们分析地理问题思路和视野。使我们学会用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来分析发展和变化的人文现象;要会理论联系实际和活学活用。刚刚结束的2003年高考题中高二知识点占了22分,可见虽为选修,但也作为必修看待。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地理的

2、重要内容。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口与环境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把人口与环境放在第一单元讲述。 在初中地理和高中一年级地理必修课中,已涉及到一些人口与环境方面的内容,但这些内容主要侧重于感性认识或现象。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重点讨论了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这虽与以前所学的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其内容的理论性更强一些,专题知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人口与环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素质与环境及人口迁移与环境,这三个内容反映了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本单元共有6课:讲人口再生产内容的有1课;讲人口数量与环境内容的有

3、2课;讲人口素质与环境内容的有1课;讲人口迁移与环境内容的有2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探讨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但在第1课首先安排讲述人口再生产内容。人口再生产是人口发展的基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规律,是人口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们所掌握的人口学知识,比起初中地理的计算人口增长率等内容,将深化一大步。同时也为正确理解和认识人口与环境、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第2课安排讲人口数量与环境内容,教材从环境对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制约作用,及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分析了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第3课讲环境人口容量,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反映的是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制约,通过这一课的讲

4、述,会使学生对为什么我国要实行控制人口增长有进一步的认识。第4课讲人口素质与环境内容,主要从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和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这两方面,探讨了人口素质与环境的关系。本课讲述的重点在第二部分,通过对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与环境关系的讨论,使学生认识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质量有着重大影响。第5课讲人口迁移与环境内容,主要分析了影响人口迁移的环境因素,并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了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及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第6课简单分析了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重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流动人口问题。(一)本讲主要内容:本讲讲述第一单元第一节1. 了解人口再生产的四种类型及特征,人口再生产

5、的转变规律及动力,人口再生产类型在世界上的地区差异。2. 能用相关图表说明人口再生产类型和特征,分析其成因,分析预测其转变趋势。(二)学习指导1. 知识结构: 人口再生产概念: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时代更替的过程 决定因素: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极高死亡率,很高出生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类型 传统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过渡性: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与发展 发达国家已处于“现代型”口 中国家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尚处于“过渡性” 发达国家 欧洲:负增长再 之间有差异 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自然

6、增长率较高 人口再生产 日本:较低 类型的分布 非洲国家:高出生、高增长生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韩国): 发展中国家 接近“现代型” 差别更大 中国:接近“现代型”产 亚、非、拉、大洋洲大部分国家: 处于“过渡性” 2. 教材分析:在教学中一定要清楚人口发展和人口再生产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以免有错误的理解。人口发展的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化及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而由出生率、死亡率及二者所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长速度),正是人口再生产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

7、恶劣,人口死亡率很高,人口数量增长十分缓慢。这一时期,人口数量增长是人口发展的主要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人口数量越来越大;但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生育率的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又趋于下降。这说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有着很大的变化。 人口素质反映的是人口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这里的客观世界,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人口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素质逐步提高。在现代社会中,人口素质越来越成为人口发展的主要方面。 人口结构主要可分为:自然结构,即人口的性别和年龄结构;社会和经济结构,

8、包括人口的婚姻、家庭、民族,职业,教育等结构;地域结构,主要指人口的地理分布。人口结构的改变也是人口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是人口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对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只是粗线条地进行了介绍,目的是使学生能对人口转变的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还应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有所认识。 第一,关于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划分。教材中已指出,人口再生产类型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的。从数量上看,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因此人口再生产类型实际最终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尽管在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划分上存在着不同的

9、观点,但人们对下面两点的看法却是完全相同的:(1)都承认客观上存在着某些人口再生产类型;(2)人口再生产类型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沿着一定方向演变的。 第二,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为什么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教材在描述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时,虽然没有特别强调,但已说明了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从人口发展的历史来看,各个阶段死亡率始终低于出生率(当然这并不排除某些年份或时期死亡率超过出生率),要不然人口也不会从原始社会很少的数量,发展到今天约60亿人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

10、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条件。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的作用是直接的,这也正是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基本原因。 有关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教材中只是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及各大洲的角度进行了讲述,此部分内容让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再深入。需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正如教材中已指出的,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条件等存在差异,因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并不具有同步性。例如,发展中国家的“过渡型”就有很大差别,其出生率、死亡率有很大差异。(表1,3)第二,发达国

11、家的经济发达,但死亡率病并不极低,因为其年龄结构中老龄化严重,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而分年龄死亡水平仍小于发展中国家.(表1,2)3知识要点:人口再生产 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人口再生产的地区分布(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1)人口再生产的定义:人口内部的这种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先哲箴言:一代人过去了,另一代人接踵而至,世界亘古长存。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影响因素: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3)人口再生产类型原始型: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原始社会的渔猎时代)特征极高的死亡率、很高的出生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高低)原因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主要依靠天然

12、食物来维持生存,抵御疾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例:欧洲古代尼安德特人的平均寿命28岁传统型: 时代农业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特征高死亡率、高出生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高高低)原因农业的出现带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生产力大发展(手工劳动为基础)举例:历代封建王朝初期的兴盛与末期的衰落。过渡型:时代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特征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原因产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产业革命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营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举例:工业技术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促进(西医)举例:工业文明带来的经济变化与文化观念变化现代型:时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13、以来(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低高)原因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1)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负增长。旧大陆发达国家(欧)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新大陆发达国家(美澳)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旧大陆发达国家(欧亚)人口受社会竞争与工业文化影响较深;新大陆发达国家(美澳)外来人口较多。2)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亚洲拉美提倡计划生育,已接近现代型,但差别较大。非洲落后、生育期早;亚洲拉美经济发

14、展较快。4重点与难点:(1)能用相关图表说明人口再生产类型和特征,分析预测其转变趋势。(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差异。(3)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有不同的人口发展政策,如中国现阶段“计划生育”政策。(一) 单项选择题:1. 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 出生率 B. 死亡率 C. 自然增长率 D. 生育率2.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一定阶段的( )相适应的A. 人口出生率 B. 人口死亡率 C. 社会生产力发展 D. 人口自然增长率3. 关于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世界总体人口再生产已处于现代型阶段B. 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具有同步性C. 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D. 人口再生产的类型转变过程与文化及环境无关4. 下列地区或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