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 归纳与整理学案2 选修4.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43435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 归纳与整理学案2 选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 归纳与整理学案2 选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 归纳与整理学案2 选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 归纳与整理学案2 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 归纳与整理学案2 选修4.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3了解焓、焓变、反应热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理解反应热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4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5理解燃烧热并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6理解中和热。知识结构 知识点一: 反应能量变化与反应热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形式 形式较多,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3、类型 放热反应 吸

2、热反应 定义 形成原因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表示方法 H H 图示 实例 (1)放热反应:即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 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生石灰与水化合、金属和酸的反应、铝热反应等 都是放热反应。(2)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如:H2还原CuO的反应,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H2和I2、等不活泼的非 金属化合,aCO3分解等大多数分解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 应都是吸热反应。说明:吸热反应特征是大多数反应过程需要持续加热,但有的不需要加热如: a(OH)28H2O和NH4Cl固体反应,放热反应

3、有的开始时需要加热以使反应启动。即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图示)反应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反应过程放热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过程吸热能量能量 知识点二:反应热(焓变) (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 。(2)表示符号: 。 (3)单位: (或 )。H= 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H0,为吸热反应。(4)计算方法:H = = = (5)影响其大小的因素:_化学研究表明,对于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同时可能伴随着反应体系体积的改变),而没有转化为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

4、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的变化。 对位专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焓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H,单位为molL可以测量 B.焓变就是反应热,二者没有区别C.公式H-TS中的H是反应的焓变 D.焓变H只有大小,没有正负之分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液态水汽化 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浓硫酸稀释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D ) A B C D3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2 CO2(g )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A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B56gCO和

5、32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0时放出的热量多 4.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DA. 铜与硫蒸气反应 B. Mg粉与 水反应C. 干冰升华为气体 D. 硫酸钙高温锻烧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C. 一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由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而不是由反应是否需要加热而决定;D. 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发生过程中

6、不再需要外界能量。知识点三: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 的关系化学方程式。2表示意义:2H2(g)+02(g)=2H20(1) H =一571.6 kJmol1 表示在 条件下。 H2和 0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时要 _3、书写注意点:对位专练1. 含NaOH 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DA. NaOH(aq)+HCl(aq) = NaCl(aq)+H2O(1) DH=+28.7kJ/molB. NaOH(aq)+HCL(aq) = NaCl(aq)+H2O(1) DH=28.7kJ/molC. N

7、aOH(aq)+HCl(aq) = NaCl(aq)+H2O(1) DH=+57.4kJ/molD. NaOH(aq)+HCl(aq) = NaCl(aq)H2O(1) DH=57.4kJ/mol2. 分析下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A. 2A(g)+B(g)=2C(g); DH=a(a0)B. 2A(g)+B(g)=2C(g); DH=a(a0)C. 2A+B=2C; DH=a(a0)3已知在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和N02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又知: N2(g) + 202(g)=2N02(g) H =+67.47 kJmol-1 N2H4(

8、g)+02(g)=N2(g)+2H20(g)H=-534 kJmol-1 写出肼与N0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N2H4(g)+N02(g)=3/2N2(g)+2H20(g)H=-567.85 kJmol-14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02(g)=4N0(g)+C02(g)+2H20(g) H=-574 kJmol-1 CH4(g)+4N0(g)=2N2(g)+C02(g)+2H20(g) H=一1160 kJmol-1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0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 k

9、J (1.6NA 173.4)5、阿伏加德罗常数值记为NA,则关于C2H2(气)+ O2(气)=2CO2(气) +H2O(液); DH=1300kJ/mol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 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吸收1300kJ的能量B. 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能量C. 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能量D. 有2NA个碳氧双键生成时, 放出1300kJ能量 4、应用反应热大小的比较:(1) 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如:2H2(g)+O2(g) = 2H2O(1); DH1 2H2(g)+O2(g) = 2H2O(g); DH2 因为气体变液体会放热

10、,故: DH1 DH2 (2) 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点燃如:S(g)+O2(g) = SO2(g); DH1 S(s)+O2(g) = SO2(g); DH2 因为固体变气体会吸热,故: DH1 DH2 (3) 两个相联系的不同反应比较如: C(s)+O2(g) = CO2(g);DH1 C(s)+1/2O2(g) = CO(g);DH2可以设计成:C(s) CO(g)CO2(g) 故 DH1 DH2 知识点四:燃烧热和中和热1、燃烧热的定义: 表示方法:2、中和热的定义: 表示方法:3、二者比较:燃烧热中和热相同点能量变化放热反应放热反应DH 0 0不同点反应物的量 1mol生成物的量

11、1mol H2O注意点一定是指101kPa时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的热效应。CCO2, HH2O(l), SSO2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都相同,均约为57.3kJ/mol对位专练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DH能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D )A. H2(g)+Cl2(g)=2HCl(g); DH=184.6kJ/molB. CH4(g)+2O2(g)=CO2(g); DH=802.3kJ/molC. 2H2(g)+O2(g)=2H2O(g); DH=571.6kJ/molD. CO(g)+1/2O2(g)=CO2(g); DH=283kJ/mol2. “中和热”是一个在热

12、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中和热”的定义为:在稀溶液里,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以下关于中和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在稀溶液中所有酸和碱反应的中和热都相等B. 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都相等C. 在稀溶液中1mol酸和1mol碱反应放出的热量都相等D. 将浓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浓液中刚好生成1mol水时,产生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知识点五: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 和 有关,而与反应 无关如由A到B可以设计如下两个途径:,途径l:A-B(H) 途径二:A-CB(Hl+H2) 则焓变H、H1、H2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对位专练1、 已知: C(s)+O2(g) = 2CO2(g); DH=393.5kJ/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