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教案: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

上传人:l****y 文档编号:12943432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生物教案: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一生物教案: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一生物教案: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一生物教案: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一生物教案: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生物教案: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生物教案: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七年级生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环剥枝条形成树瘤的现象,知道植物体以木质部的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以韧皮部的筛管运输有机物。2、通过对茎的输导作用的分析,了解保护树皮的意义及茎具有贮藏有机物的作用。能力目标1、通过设计茎的输导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及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实验或观察基础上,通过讨论或分析得出适当的结论并加以表述,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植物体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结构与物质运输功能相适应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通过讨论“茎的输导作

2、用”,引导学生懂得爱护树木,保护树皮的重要性,进而进行绿化美化、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教学建议知识体系图解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的重点是通过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及分析,得出导管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通路;而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输导的科学结论。(1)通过上节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了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茎的韧皮部中的筛管是输导有机物的通道。(2)通过探究实验,学生会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自己的亲眼所见,经过整理、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即茎里的导管能够把从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植物体全身,茎里的筛管能够把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植物各部。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分

3、析和综合能力的表现;也可以看作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2、讲述环割枝条上方形成的瘤状物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瘤状物的形成,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过程。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用讲得过细,要求学生明白是由于有机物的运输受到阻碍引起的就可以了。教法建议1、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探究实验的设计及完成,上课时将实验装置或处理材料带到实验室,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介绍。由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并不一定完善,所以教师要自备红墨水在茎中运输的实验结果及树瘤标本,以便上课时分发给学生观察,最好能做到每组或每桌一份。2、观察红墨水在茎和叶中的运输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两点;一是茎的木

4、质部被染红,不宜说成导管被染红;二是水分运输的方向和部位,即向上运输至叶。红墨水中既有水又有水溶性物质,突出水的运输方向、途径和部位,无机盐一点即通。3、树瘤形成的原因很复杂,其结构基础是木栓形成层的形成及其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物质基础是由于有机养料运输途径的割断使有机养料积累。教学时只要让学生明确切口上部膨胀起来与有机养料的积累有关,并领悟到韧皮部(树皮部分)运输有机养料即可。从树皮对运输有机物的重要性方面,就能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明白爱护树木、保护树皮的重要性,进而进行绿化祖国的思想教育。教学设计方案重点: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及结果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难点:有关输导有机物的实验。手段:以实验

5、观察与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设计思想:本节课首先以对茎运输营养物质的探索性实验开始,但学生设计的实验有些并不能很好的解决本节课的问题,所以在课前教师一定要准备好有关的实验,以供课上学生观察。重点要求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学过程:(1课时)(课前要求学生看实验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完成设计有关茎运输营养物质的实验)l 一、导入:提问:1、茎的功能是什么?2、木本植物的茎的结构是怎样的?组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茎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那么在木本植物的结构中,哪些与运输营养物质有关呢?l 二、讲授新课:(一)探索性实验: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学生展示设计实

6、验的思路及结果。组织学生对每组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并纠正学生设计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展示课前准备好的有关茎的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实验结果,并组织学生观察茎中哪一部分被红墨水染红了。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总结:茎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里的导管向上运输的。(二)茎对有机物的运输:提出问题:参照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实验设计及分析,推测一下茎对有机物运输的相关结构是什么?如何用实验来验证?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出示有瘤状物的枝条,利用投影或录像介绍实验操作方法。组织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总结: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到其他各个器官,当环割后,有机物就堆积在切口

7、的上方,使此处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树皮就膨大起来,形成了瘤状物。(三)茎的其他功能:提出问题:茎除了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哪些功能?请举例说明组织学生发言总结:茎除了可以运输营养物质,还有以下几个功能:1、贮 藏营养物质,如甘蔗。2、支持,如支持叶,有利于叶进行光合作用。3、繁殖:如扦插等。板书设计:l 第三节 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l 一、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由茎的木质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l 二、茎的有机物的运输:由茎的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探究活动实验目的: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沿着木质部向上运输的实验材料:23年生的木本植物技条实验用具:等大的玻璃瓶或矿泉水瓶三个、小蜡烛、刻刀

8、、小纸片实验步骤:1、取粗细大小相当的23年生木本植物的枝条三根(枝条上所带叶片数相等),将三根枝条底部分别斜切,观察其韧皮部。木质部和髓。2、将一根枝条的韧皮部蜡封。方法是按木质部和髓的分布位置,将小纸片刻成形,盖在一枝条断面处,使其韧皮部露出,将小蜡烛点燃,使其蜡液滴在韧皮部断面上,待蜡凝固后,取走纸片。3、将一根枝条的木质部蜡封。用同样方法将小纸片刻成相应的形状盖在枝条断面的韧皮部和髓部,露出木质部,将蜡液滴在木质部断面上,取走纸片。4、第三根枝条不做任何处理。5、将三根枝条分别插入盛有清水的甲、乙、雨三个瓶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几小时后观察现象并完成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甲瓶中的枝条实验后叶片仍然硬挺,这能说明蜡封韧皮部不影响枝条的吸水;乙瓶中的枝条实验后叶片萎蔫,说明蜡封木质部阻碍枝条的吸水;丙瓶中的枝条实验后叶片仍然硬挺。实验结论: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沿着木质部向上运输的思考题:此实验为什么要在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温暖、光照充足能使枝条上的叶片的蒸腾作用旺盛,枝条的吸水能力加强,进而得到的实验结果就越能说明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