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全套课件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12942705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PPT 页数:158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法全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合同法全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合同法全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合同法全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合同法全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同法全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法全套课件(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章合同法概述第一节合同法的概念和本质第二节合同法的形式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合同法的发展状况与统一合同法的制定第四节民法体系中的合同法体系第五节合同法的总则与分则第六节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2 第一节合同法的概念和本质一 合同法的概念二 合同法的本质及调整对象 3 第二节合同法的形成与发展一 古代合同法二 近现代合同法三 当代合同法 4 第三节中国合同法的发展状况与统一合同法的制定一 合同法颁行前我国合同立法的状况二 统一合同法的制定三 合同法的主要特点 一 从实际出发 总结与借鉴吸收相结合的原则明晰突出 二 鼓励交易与意思自治的理念明确充分 三 法制定和实施的时代特点显著集中 5 四 经济效率

2、与社会公正 交易便捷与交易安全的价值取向兼顾 五 普遍化的合同制度与类型得到了全面规制 操作性强 六 新的法律框架科学严谨 各种新制度构筑完备 七 立法技术不断提高 立法语言日趋规范 6 第四节民法体系中的合同法体系一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对合同法体系的不同构造模式二 我国合同法体系的构成三 合同法在民法体系中的具体地位 7 第五节合同法中的总则与分则一 总则的意义二 分则的意义三 总则与分则的关系 一 总则对分则具有指导作用 二 分则中的规范对总则中的规范形成制约 具有优先适用性 8 第六节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一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概述二 平等原则三 意思自治原则四 公平原则五 诚实信用原则六 合

3、法性原则七 公序良俗原则八 合同严守原则九 鼓励交易原则 9 第二章合同概述第一节合同的基本观念第二节合同的分类 10 第一节合同的基本观念一 合同 一 合同的语义 二 合同的法律性质 三 合同 与 契约 二 合同行为 合同过程与合同关系 一 合同过程 二 合同关系 11 第二节合同的分类一 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二 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三 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四 诺诚合同与要物合同五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六 一时合同与继续性合同七 主合同与从合同八 束己合同与涉他合同 12 第三章合同的成立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要约第三节承诺第四节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第五节合同成立的其他方式第六节合同的形式第七节合同成立

4、的时间和地点 13 第一节概述一 合同成立的概念和特征二 合同成立的要件 一 合同成立要件的概念及种类 二 合同的一般成立要件 三 合同的特殊成立要件 14 第二节要约一 要约的概念与构成要件二 要约与要约邀请三 要约的法律效力 一 要约生效的时间 二 要约对要约人的拘束力 三 要约对受要约人的拘束力 四 要约的存续期间 15 四 要约的撤回和撤销 一 要约的撤回 二 要约的撤销五 要约的失效 16 第三节承诺一 承诺的概念与构成要件二 承诺的方式三 承诺的生效时间四 承诺的撤回五 强制缔约情形中的法定承诺义务 17 第四节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一 概述二 格式条款的概念和特征三 格式条款的规制

5、制度 18 第五节合同成立的其他方式一 交叉要约二 同时表示三 意思实现四 依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或国家订货计划缔约 19 第六节合同的形式一 合同的形式概述 一 合同形式的概念 二 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形式的规定二 口头形式三 书面形式 一 合同书 二 信件 三 数据电文 四 其他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20 四 默示形式五 合同欠缺法定或约定形式的法律后果 21 第七节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一 合同成立的时间二 合同成立的地点三 违反形式要求但法律例外地承认其成立的合同的成立时间与地点 22 第四章合同的生效第一节合同的生效概述第二节合同的生效要件第三节合同的无效第四节合同的撤销第五节效

6、力待定合同及其效力的补正第六节合同无效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23 第一节合同的生效概述一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联系与区别二 合同生效的时间 24 第二节合同的生效要件一 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一 自然人的缔约能力 二 法人的缔约能力 三 其他组织的缔约能力二 意思表示真实三 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25 第三节合同的无效一 合同的无效概述二 合同无效的原因 一 一方以欺诈 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损害国家利益 二 恶意串通 损害国家 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 违反法律 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三 无效的免责条款 26 第四节合同的撤销

7、一 合同的撤销概述二 合同可撤销的原因 一 欺诈与胁迫 二 趁人之危 三 重大误解 四 显失公平三 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及其行使的方法 27 第五节效力待定合同及其效力的补正一 效力待定合同及其效力补正概述二 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三 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四 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合同 28 第六节合同无效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一 合同无效的特征1 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2 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3 合同无效不影响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二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1 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2 收归国有和返还集体 第三人 29 第五章缔约过失责任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缔

8、约过失责任的构成第三节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和承担方式 30 第一节概述一 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和性质二 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31 第二节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一 缔约过失责任发生于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二 当事人一方须有缔约过失行为 一 假借订立合同 恶意进行磋商 二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 泄露或者不正当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 四 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三 行为人的过失行为造成了相对方的合理的信赖利益的损害四 须行为人有行为能力 32 第三节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和承担方式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 缔约过失责任的形式只有损害赔偿 关键是如何确定其

9、赔偿范围 33 第六章合同的效力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第三节合同效力的相对性第四节合同履行的原则和规则第五节情势变更原则第六节涉他合同第七节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34 第一节概述合同效力是指符合法定有效要件的合同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 35 第二节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一 合同债权 一 概念 二 特征二 合同债务 一 概念 二 类型 36 第三节合同效力的相对性一 概念二 内容 一 主体的相对性 二 合同内容的相对性 三 责任的相对性 37 第四节合同履行的原则与规则一 合同履行的原则 一 诚实信用原则 二 适当履行原则 三 经济合理原则 四 协作履行原则二 合同履行的规则 一 履行主体 二

10、 履行标的 三 履行地点 四 履行方式 五 价款或者报酬 六 履行期限 七 履行费用 38 第五节情势变更原则一 概念二 适用要件三 效力 39 第六节涉他合同一 涉他合同概述二 第三人负担合同三 第三人利益合同 40 第七节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一 同时履行抗辩权 一 概念 二 构成要件 三 法律效力二 不安抗辩权 一 概念 二 构成条件 三 效力 四 不安抗辩权与类似制度三 后履行抗辩权 一 概念 二 适用条件 三 效力 41 第七章合同的解释第一节合同解释的意义第二节合同解释的方法第三节格式条款的解释 42 第一节合同解释的意义一 合同解释的含义 一 合同解释的含义所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1 主

11、体2 对象3 内涵及具体类型 阐明解释 补充解释 修正解释 二 对合同解释的定义二 合同解释的意义 43 第二节合同解释的方法一 阐明解释的各种方法 一 文义解释 二 历史解释 三 体系解释 四 习惯解释 五 目的解释 六 诚信解释二 合同漏洞的补充 44 第三节格式条款的解释一 解释的客观化二 解释的统一化 45 第八章合同的担保第一节合同的担保概述第二节保证第三节定金 46 第一节合同的担保概述一 合同担保的概念二 合同担保的特征从属性 补充性 保障性三 合同担保的分类 一 一般担保和特别担保 二 人的担保 物的担保和金钱担保 三 法定担保和约定担保 四 原担保和反担保四 合同担保的立法

12、47 第二节保证一 保证的概念和特征保证是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未债务人履行债务而向债权人所作的一种担保 保证的特征 一 从属性 二 相对独立性 三 补充性二 保证的设立 一 保证合同 二 保证人 三 保证范围三 保证方式 一 一般保证 二 连带保证 48 四 保证期间 一 保证期间的含义 二 保证期间的计算 三 保证期间的法律效力五 保证的法律效力 一 保证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二 保证人与被保证人的关系六 保证责任 一 一般保证 二 连带保证 49 第三节定金一 定金的概念和特征 一 定金的概念 二 定金的特征1 从属性2 实践性3 要式性4 预先给付性二 定金的种类和性质 一 立约定金 二

13、 成约定金 三 证约定金 四 违约定金 五 违约定金三 定金的设立 50 四 定金的效力 一 合同订立时的效力 二 合同成立后的效力 三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的效力 51 第九章合同的保全第一节合同保全概述第二节债权人的代位权第三节债权人的撤销权 52 第一节合同保全概述一 合同保全的概念二 合同保全的发展 53 第二节债权人的代位权一 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二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 一 债务人须享有对第三人的权利 二 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 三 债务人已陷于迟延 四 债务人的怠于行使损害了债权人的债权 54 三 代位权的行使 一 代位权行使的范围 二 代位权的行使方式 三 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55 第

14、三节债权人的撤销权一 撤销权的概念二 撤销权的成立要件 一 客观要件 二 主观要件三 撤销权的行使 一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方式 二 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效力 三 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法律限制 56 第十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第一节合同的变更第二节合同的转让概述第三节债权让与第四节债务承担第五节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 57 第一节合同的变更一 合同变更概述 一 合同变更的概念和特征 二 合同变更和合同更新二 合同变更的条件 一 原已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 二 须有合同内容的变化 三 合同的变更须依当事人的协议或法院 仲裁机构的裁决三 合同变更的效力 58 第二节合同转让的概述一 合同转让的内涵及其发生原因二 合

15、同转让制度的历史发展 59 第三节债权让与一 债权让与的概念和特征二 债权让与的条件 一 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 且债权的让与不改变其内容 二 让与人和受让人须就债权的让与达成合意 并且该合意应符合合同生效的要件 三 被让与的合同债权应具有可让与性三 债权让与的通知 一 概述 二 通知的法律效果四 债权让与的效力 一 债权让与的对内效力 二 债权让与的对外效力 60 第四节债务承担一 债务承担的概念和特征二 免责的债务承担 一 免责的债务承担的方式 二 生效要件 三 免责的债务承担的效力三 并存的债务承担 一 概述 二 效力 61 第五节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一 概述二 概括移转的类型 一 合同承受

16、二 企业的合并与分立三 债权债务概括移转的效力 62 第十一章合同的解除第一节合同解除概述第二节约定解除第三节法定解除第四节合同解除的程序第五节合同解除的效力 63 第一节合同解除概述一 合同解除的概念和类型二 合同解除的特征1 合同解除以生效合同为标的2 合同解除的效果是使合同关系终止三 合同解除与有关合同法律制度的区别 一 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 二 合同解除与合同撤销 64 第二节约定解除一 约定解除概述二 约定解除与相关合同法律制度 一 约定解除与附解除条件的合同 二 约定解除与协议解除 65 第三节法定解除一 法定解除的概念二 法定解除权的产生条件 一 一般法定解除条件 二 特别法定解除条件 66 第四节合同解除的程序一 协议解除的程序二 行使解除权的程序 67 第五节合同解除的效力一 概述二 合同解除与溯及力三 合同解除与恢复原状四 尚未履行的债务免除与不当得利返还五 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 68 第十二章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终止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清偿第三节抵销第四节提存第五节免除第六节混同 69 第一节概述一 概念二 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终止的原因1 合同目的消灭2 基于当事人的意思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