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42285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贵州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据载,周文王在周地举行过祈请商远祖先王成汤、太甲等册命周方伯为天下共主的典礼,武王灭商后,继续保留这项礼仪。周王的这一做法A. 意在强调周政权的正统性B. 使商朝文化得到了传承光大C. 使中国古代政权一脉相承D. 表明商先王认可周共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周文王与武王时,举行祈请商远祖先王册命周方伯为天下共主的典礼,意在强调周与商一样具有正统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周对商文化的传承,排除B项;周灭商,取而代之,这是政权更替,不是一脉相承,排除C项;周王通过祈请方式使商先

2、王认可周共主地位的合法性,并不代表商先王对周共主地位的认可,排除D项。【点睛】本题以周王举行祈请商先王册命周方伯为天下共主的典礼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汉武帝时期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 废分封,置郡县B. 建立中外朝制度C. 确立三省六部制D. 实行科举制【答案】B【解析】【详解】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外朝制度,来降低丞相的权力,来实现“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B项正确;废分封

3、,置郡县是秦朝的地方制度,A错误;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确立三省六部制,C错误。实行科举制是为了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排除D。【点睛】汉武帝为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参与机要,大司马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等,权势均超过宰相。于是,和属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得以形成。3.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

4、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持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 军费不足、政府腐败和朝廷猜忌B. 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C. 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慈禧太后无主见D. 同僚倾轧、武器落后和军费不足【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的大意是说:“总理户部那里,平时我去领军费他们就反驳诘问,一到有战事了才过问军舰,军舰还能维持吗?政府怀疑我飞扬跋扈,台鉴检举我贪婪,我如果再敢要钱,今天还有我李鸿章吗?”,显然这里李鸿章分析到甲午战争是所以失败是军费不足以及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分析到

5、政府的腐败,A错误;李鸿章显然不可能当面责怪慈禧无主见,C项错误;武器落后不符合历史事实,当时北洋水师的军舰号称亚洲第一,D错误。4.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A. 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 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6、这一革命的火焰”是1924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D项正确;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在国民革命蓬勃发展之际,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国共合作破裂,故A项错误;革命的果实落入国民党反动派之手,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C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5.民法大全中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这反映出的法制精神是A. 自由民主B. 公正平等C. 责任自负D. 法律至上【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民法

7、大全规定父亲罪责由自己承担,不能由儿子承担,这符合责任自负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与自由民主无关,故A项错误;公正原则,是指要平等对待,裁判的结果不偏不倚、不轻不重、合理,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法律至上,就是法治国家里,法律是第一位的,任何人都要遵守法律,违反法律的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以民法大全的规定为背景材料考查对罗马法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6.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开始出现私人法律学校。到公元2世纪末,法律学校帝国范围内已普遍存在。这些法律学校主要培养贵族子弟,以使其在行政和法律职业方面谋取职位。这

8、一状况反映出,罗马法A. 已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B. 不过是维护奴隶制度的工具C. 具有深厚的阶级色彩D. 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法律学校在帝国范围内已普遍存在”来看,说明当时罗马法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人们需要学习罗马法,许多职业需要罗马法。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法已形成完备的体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法对奴隶主统治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的阶级色彩,排除C项。7.西方学者发现,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已多次出现文化发展的小高潮。他们称之为“小文艺复兴”,其中包括“诺森伯里亚文艺复兴”“卡洛林文艺复兴”“拜占庭文艺复兴”“十二世纪文

9、艺复兴”等。这可以用来说明A. 历史概念的多样性B. 历史进程的跨越性C. 历史解释的随意性D. 历史发展的延续性【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已多次出现文化发展的小高潮”来看,说明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之前“小文艺复兴”发展的结果,且“文艺复兴”本身表明这些活动属于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因此材料中的现象可以用来说明历史发展的延续性,故答案为D项。材料不能说明历史概念的多样性,排除A项;材料中的现象没有涉及历史进程的跨越性,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历史现象,没有涉及对历史的解释,排除C项。8.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10、它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政治诉求提出的背景是A. 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B. 北部几个殖民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C. 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丁统一市场D. 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美国独立宣言中宣称美利坚民族要追求平等、自由、生命和幸福的权利,摆脱英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独立,这与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关系,民族意识成为当时北美13个殖民地联合一致抗英的纽带,没有美利坚民族的初步形成,就没有北美13个殖民地联合一致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所以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是这一政治诉求提出的背景

11、,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不是北美13个殖民地联合抗英的直接背景,错误;B选项错误,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13块殖民地联合一致的抗英斗争,北部几个殖民地的经济发展不能成为中南部地区和北部联合斗争的背景;C选项错误,统一市场的形成是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的条件。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9.威廉二世的外交大臣比洛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这段话表明A. 德国成为容克贵族的国家B. 德国为了摆脱危机奉行对外扩张政策C. 德国为了利益而要在世界上争霸D. 德国法西斯要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答案】C【解析】

12、【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德国的对外政策已不再满足于在欧洲大陆争雄,而要在世界上争霸。因为19世纪末德国经济已超过英法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德国要重新瓜分世界领土,与各国争霸,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统一之前的普鲁士王国是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的君主专制国家,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联合统治,并非从19世纪末威廉二世时期德国才成为容克贵族国家;B、D选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0.以下对雅典和古罗马民主政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为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而实行的B. 梭伦改革将国家引向民主的轨道C

13、. 雅典和罗马人人都可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D.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答案】C【解析】【详解】在雅典和古罗马,民主政治是有一定阶级性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故项错误,符合题意;雅典的梭伦改革以及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的颁布都是为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而实行的,正确,不符合题意;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B正确,不符合题意;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以及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1.1983年6月邓小平指出,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执政党的共同语言,也是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

14、会制度并存;自治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统一后的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拥有包括立法和党政军系统在内的高度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B. 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唯一途径C. 大陆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 统一后台湾拥有立法和外交自治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可见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故选A;由“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执政党的共同语言”可见两岸执政党的合作而不限于国共两党,排除B;大陆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绝不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排除C;外交权只有主权国家才有,台湾回归后,将

15、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可以有立法权,但不具有独立的主权,排除D。12.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下列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 自然因素制约农业经济发展B. 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C. 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 天灾人祸是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答案】B【解析】【详解】“尚复被水旱之灾”说明农业受到自然灾害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不能说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征,C项正确,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说明自然灾害和税收是导致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13.从清明上河图中看,汴京城十字街口的各种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在招牌商标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据此可知市坊制度开始瓦解商标的命名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工商业者重视商业信用的宣传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监管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仁”“义”“德”“信”体现出商标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故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