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东风中学2020高一化学月考.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41395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大庆东风中学2020高一化学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黑龙江大庆东风中学2020高一化学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黑龙江大庆东风中学2020高一化学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大庆东风中学2020高一化学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大庆东风中学2020高一化学月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P31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He4 Ne20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1.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文中未涉及下列操作原理的是()A溶解 B萃取C蒸馏 D过滤2.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分离溶于水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分离汽油和

2、四氯化碳分液四氯化碳和汽油的密度不同C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结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乙醇中的水蒸馏乙醇与水的沸点相差较大3.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正确的是()A在蒸馏烧瓶中盛满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中液面以下C冷水从冷凝管上口入,下口出D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盐酸与烧碱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B某液体可能是海水或蒸馏水,将其蒸发结晶,液体消失,无残留物,该液体为蒸馏水C某溶液完全蒸发后无固体残留物,该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D某溶液中加入稀盐

3、酸有气泡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5.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A过滤、蒸发、蒸馏、分液 B过滤、蒸馏、蒸发、分液C蒸发、蒸馏、过滤、分液 D分液、蒸馏、蒸发、过滤6.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为方便饮用,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取罐装饮料茶,上述过程涉及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物质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B操作为分液C操作为过滤D加入抗氧化剂是为了延长饮料茶的保质期7.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苯,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A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B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C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D中溶液不分层8

4、.按图所示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甲苯、甲醇都是液态有机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B1.7 g H2O2中含有电子数为0.9NAC在20、101KPa时,1mol的任何气体的体积总比22.4L大D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任何条件下氯化氢气体的密度都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B2.3g钠与1.

5、12L氯气反应后,生成5.85g氯化钠C常温常压下,1g氦气和1g氧气的体积比为21D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压强越大11.3.6g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2gmol1,则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是()A3.3g B6.3gC8.4gD13.2g12.关于相同质量的氧气和臭氧(O3)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分子数之比为11B原子数之比为11C电子数之比为32D物质的量之比为23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0.1molBaCl2的溶液中Cl数为0.1NAB22g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C11

6、.2L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D常温下NA个Cl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2.4L14.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分子个数比为1716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716C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D原子个数比为1716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CO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B33.6 L NH3气体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D同温同压下,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16.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 g

7、B32 gC64 g /molD32 g /mol 17.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2、H2、O2三种气体,以下各种情况下排序正确的是()A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H2)(N2)(O2)B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H2)p(N2)p(O2)C当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O2)V(N2)V(H2)D当它们的压强和体积、温度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H2)m(N2)m(O2)18.已知4 g RO32-中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6021022个,则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12B. 27C. 32D. 8019.标准状况下,

8、5.6 L O2中含有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4N B. C. 2N D. 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B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C 0.5 mol O3与11.2 L 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D1 mol Al3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21.已知气体的密度与它的摩尔质量成正比。一只气球若放在空气(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是29 gmol1)中可静止不动,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气球在下列气体中会下沉的是()AO2 BCl2 CCO2 DCH422.下列叙

9、述中正确的是()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28 g CO的体积为22.4 L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A. B C. D23.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YBa2Cu3Ox,现欲合成0.5mol此高温超导物,依化学剂量比例需取Y2O3、BaCO3和Cu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0.50,0.50,0.50 B0.25,1.

10、0,1.5 C0.50,1.0,1.5 D1.0,0.25,0.1724.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重116 g,若充满CO2重122 g,现充满某气体重114 g,则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8 B60 C32 D4425.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N2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A29:8:13B22:1:14C13:8:29 D24:16:57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5分)26(10分)(1)在标准状况下,0.01 mol某气体的质量为0.44 g,则该气体的密度为_gL1(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

11、。(2)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 L,质量为12 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_,CO的体积分数是_,CO的质量分数是_。27(15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探究实验,利用氯酸钾分解制O2。实验步骤如下: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15.95 g。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测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85.0 mL,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 7 mL。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15. 55 g。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

12、题:(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2)以下是测量收集的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调整量筒的高度使广口瓶和量筒内的液面高度相同;使试管和广口瓶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请填写步骤代号)。进行的实验操作时,若仰视读数,则读取氧气的体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_mol;实验测得氧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是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高一化学10月月考答案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12345678910CDDBABBCAD11121314151617181920BBBDDDBCCB21222324252627282930DBBAC26.(每空2分)(1)1.96 44(2)1:3 25% 17.5%27.(每空3分)(1)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2) 偏小 (3) 0.0125 22. 38 L/mol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