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实验探究题盘点 北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40747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 实验探究题盘点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 实验探究题盘点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 实验探究题盘点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 实验探究题盘点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 实验探究题盘点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 实验探究题盘点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 实验探究题盘点 北师大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学科专题辅导讲义讲义编号:_20202022_ 学员编号:005 年 级:初三 课时数:5学员姓名:xx 辅导科目: 物理 学科教师: 课 题中考实验探究题盘点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目的帮助考生认识实验探究题特点,领悟应对方法教学内容【模块一】复习导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是新课标基本理一。作为具有指挥棒作用的中考,实验探究题在试卷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关注,实验探究题的数量和所具有的分值也逐渐增加。中考试卷的最后一道实验探究题更是整个试卷的亮点(其中不少就是试卷的压轴题),不仅体现了命题者的智慧,还是考试的难点和考生的失分点。为此,笔者从全国各地百余份中考试卷中精心筛选

2、了实验探究题的最后一题,加以分类整理,对命题的创新之处、解题思想、考点频率等做了较详细的梳理,旨在帮助考生认识其特点,领悟应对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模块二】题型分类解析:一、方法型探究题例1 小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探究实验发现: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需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显示出来。例如:图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木板上做_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间接显示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间接反映出来的。(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变量。例如,要研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压力,同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做实验时我们改变压力的具体

3、办法是_;要研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就要改变质量,同时控制速度不变。具体办法是:换用_并让它们从_由静止滑下。点评:题目不像是考题,而更像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醒学生,要学会从看似不同的现象中找出共同点,体验归纳这种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时涉及到物理学中两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既关注学习方法,又注意研究方法,这是题目的创新之处。题目的难点在于可能许多同学对答案只是意会,而不能够用科学的语言准确描述。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两个:探究滑动摩擦力实验、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这都是物理中比较重要的实验,各地中考卷几乎都会涉及到。解析:(1)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无法直接测量的,所以我们

4、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间接反映。但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不总是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只有把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把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并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同时满足两个“水平”、一个“匀速”)。要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首先就要知道怎样“看出”动能的大小。物体具有动能的大小是无法直接“看出”的。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利用能量与做功的关系,把物体具有能量的大小转换为它能够对外做功的大小反应出来。这就用到了转换法。(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变量。要研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就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而多次改变压

5、力。改变压力最简单的又具体办法是:增加或减少木块上砝码的个数。要研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就要改变质量,同时控制速度不变。如何控制物体的速度不变?用推动的方法能使物体获得速度,但速度大小不容易控制。这里最科学的方法是:使物体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答案:(1)匀速直线 木块被球撞击后运动的距离。(2)增加或减少木块上砝码的个数 质量不同的球 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链接: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特

6、别是对那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这种方法很有效。生活中你也用到过转换法,只是未注意罢了。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如红旗飘动,树叶摇晃等。想一想,物理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转换法?转换法的例子有: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苹果落地可证明重力存在。马得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雾的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影的形成可证明光沿直线传播月食现象可证明月亮不是光源。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用手机能打电话可证明电磁波的存在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铅块实验可证明分子间引力的存在运动的物体

7、能对外做功可证明它具有能当要研究的一个物理量与另外几个物理量都有关系时,为简化和方便,先研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而要控制其余几个量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想一想,物理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的例子有: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研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研究动能

8、(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二、评估型探究题例2 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如图所示)。课后复习时,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秤A的示数_;弹簧秤B的示数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9、)。比较弹簧秤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秤B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FB(选填“”、“”或“=”)。(2)通过分析,你认为应提醒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写出两条)_;_。(3)对比图2、图3的两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请写出三条)_;_;_。点评:研究阿基米德原理,题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实验装置,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题目考查的重点不是大家熟悉的结论,而是实验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评价改进后实验的优点。即注重对操作过程、实验评价等方面的考核,使那些“演示实验不看,学生实验不做,一味地靠听、背、记”的学习方式难以奏效。这些是题目的创新之处。题目二、

10、三两问对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对事物用比较的方法认识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提出了挑战,是试题的难点所在。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多数中考卷会涉及到。解析:(1)这一问可以根据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来回答。(2)回答这一问要把自己想象成正在做这个实验,从下面几个方面思考操作时要注意的问题:单个仪器怎样正确使用,仪器间怎样合理装配、操作的先后顺序、如何减小误差等。(3)回答这一问就要仔细找出实验装置中两者有哪些不同,是否有利于老师操作、有利于学生观察等。对这些方面进行对比,即可顺利作答。答案:(1)减小 增大 。(2) 弹簧秤使用前要调零,注意量程和分度值;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尽量避免玻璃

11、管与塑料袋间有作用力;玻璃管不能浸入塑料袋里的水中;平台高度的调节只能由低到高,让物体浸入液体的部分越来越大;溢水杯中加水时,使水面略超过溢水口处,溢出的水用玻璃杯承接,水断流后移走杯。(3)溢水杯中加红色水,增加可见度;能同时显示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两节平台F 的高度,可观察到物体受到的浮力随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增大而增大;弹簧上端有铁架台固定,弹簧秤示数更稳定;薄塑料袋不计质量,弹簧秤B 的示数直接反映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上课时不用老师拎着弹簧秤读数,便于老师的讲解。三、新情景探究题例3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

12、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小明和芳芳根据课文中的描述进行了进一步探究。(1)小明同学提出了“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的强弱有关”的猜想。除此以外你的猜想是: 。写出验证你的猜想的主要步骤: 。分析实验结论: 。(2)芳芳同学思考:线圈的一边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与单根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不一样。于是她验证如下:(a)先用大约25圈的漆包线圈的一条边框较快地切割磁感线运动;(b)然后用单根导线以相同的情况切割磁感线运动。你认为两次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程度( )A(a)较大 B(b)较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3)实验过程中小明与芳芳又用线圈和条形磁铁来做实验(如图4所示),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你认为在此实验中产生感应电流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请你总结一下。(写出两条) 。 。(4)在(2)、(3)两个实验中,如何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每个实验各写出一种方法。 。 。点评:题目的创新之处在于试题源于课本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但不是课本知识的生搬硬套,而是既有基础性又有发展性,对实验做了进一步的挖掘和拓展。课本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只是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题目第一问涉及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二问对多匝线圈和单根导线产生感应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