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读后感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40727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读后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卷 适当感1.同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之一。同情,与他人相同或者相似的感情,而不只限制于同情心,这个抽象的概念2.眼睛是人身上最脆弱的器官,无论强者还是弱者的,都一样脆弱眼神是最不易伪装的地方3.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旁观者产生于当事人一致的情感,这些情感,包括了震撼人类心灵的没意见激情。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激情往往在瞬间从一个人身上传染到另一个人身上。明显流露的大喜大悲的情绪很容易在旁观者心中激起共鸣。4.有时候一些情绪,如果我们不知道他们从何而来就不会接受它。也许舆论上对于陈光标的行善行为的批判,正是因为对于陈的做慈善的感情出发点的未理解或是不接受,也许这就是慈善在人心中的缺失的表现似

2、乎人们天生就对愤怒这种感情抱有反感,因而如果不知道发怒的原因,大概都会持反对态度。与其说我们对别人产生同情是受到对方激情的感染,不如说是由产生这种激情的环境引起的。在人类可能面对的种种不幸中,丧失理智可能是最为可怕的一种。对于那些敏感又善良的人来说,他们比别人更害怕这种灾难的降临。人们产生的对别人的同情,出于对对方所处的情境的想象,并将自己身临其中5.对死亡的恐惧,成为人性中最根本的一项原则。他一方面破坏着人的幸福,另一方面还人类以公平;它一方面让个人痛苦不堪,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捍卫了社会。6.对不幸的人的最大侮辱莫过于轻视他们的不幸,对他们的不幸充耳不闻如果你们不与朋友一起分享快乐也就仅仅

3、被看作缺乏礼貌,但是倘若你们不能神情庄重地倾听他们的苦恼,那就真的是不近人情了最能让人感到宽慰的事情莫过于找到一个愿意倾听他们不幸的对象7.爱给人带来喜悦,恨则让人产生不快,独享快乐应该得到理解,独自承受不快却显得艰难。因此,虽然我们希望朋友分享我们的快乐,但更渴望他们理解自己的不幸假如我不能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他安慰,分担他的痛苦,那么相较于与他同甘共苦来说,我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朋友。然而千万不可因此就在朋友面前肆意表达自己不恰当的情绪。8.如果旁观者的情绪与当事人的完全一致,他就会认为这种情绪是得当的;相反,当他设身处地的体验这种情绪时发现自己的感觉与当事人的有出入,那么很自然地,他会

4、觉得当事人的反应有些过火了我们赞同别人的意见,实际上往往是因为这些意见符合我们的看法有时,我们在理智上赞同一件事,但是感情上的反应却不完全合拍,很多时候我们表示赞成的同时内心没有一丝同情人们的行动是由内心的情感引起的,并且决定了行为结果的善恶是非。我们考察一项行动的时候无非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是产生它的原因或者冬季,另一方面是他的目的或后果。9.我们最初在肯定别人的见解时往往并没有考虑它的效用。只是因为感觉他正确的当,实事求是地表示赞同。毋庸置疑,我们觉得比人有眼光只是因为他们的看法正合我们的意愿,此外别无其他原因。同样,我们最初对别人的品味表示赞同也并不是因为他有用,而是他公允精到,恰如其

5、分。评价其功用只不过是事后的想法。10.虽然人类生性慈悲,但也不至于为了别人的痛苦让自己陷入同样的困扰之中。设身处地的想象对然能够产生同情,但不会长久。在意识深处人们总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并没有真正的遭受折磨。11.无论如何,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参加社交和谈话都是调节心情的好方法,能让我们恢复平静和愉快,自得其乐。离群索居、爱好苦思冥想得人,经常为了自己的烦恼忧伤而闭门郁郁不乐,虽然他们慷慨仁慈、自尊自爱,却很难获得烦人常有的平和心态。12人类天生存在缺陷,当遭遇强烈的刺激时,即使已经做了最大限度的克制,软弱的人性总要发出呐喊,而无法将内心的激动限制在旁人能够容忍的程度。13由于各种历

6、史原因,我们对一切源于身体的激情都会产生本能的反感,而如果谁强烈的表现出这样的欲望,则会让我们感到厌恶。14如果看不到能够得到满足的希望就会消失,可是一旦唾手可得,又会使所有的人感到讨厌。因此,欢乐的情绪对我们的吸引远远不如恐惧和忧郁15不管有没有意识到,其实吸引我们的不是爱情本身,而是爱情带来的痛苦在所有的激情中,爱情是唯一让人觉得既美好又惬意的,甚至是连最软弱的心灵也能感受到的一种激情。首先,爱情本身虽然有点荒缪,可他并不是生就一副可憎的面孔;虽然经常会伴随着不行的灾难,但它并没有恶意。其次,虽然爱情本身很少能将激情控制得当,但伴随爱情产生的那些感情却大不相同。16.我们不能期待同伴对我们

7、的兴趣与我们对他们的兴趣相同。只有清醒的意识到人类感情上的这种有所节制的缺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不会因此变得困难重重。17客观事物的直接效果对人们的影响远远大于间接效果。18对于仁人君子来说,小人的背信弃义带来的损失,无论多么巨大,也丝毫无损他们的信念。他们最大的烦恼自己与自己,如果对自己产生背信弃义的念头,在他们看来,这种念头所引起的种种不怏才是最大的伤害。19.对于感情细腻的人来说,被人关爱带来的满足,比获得实际的好处更让他感到幸福。20过于慷慨和过于温和迁就,被看作是朋友友谊和父亲慈爱的弱点21我们往往容易同情轻度的高兴和沉重的悲哀。人类有一种坏习惯,看到别人遇到小小的烦心事不但不表示同

8、情,还喜欢那他们消愁解闷。.我们通常会敬佩那些厄运缠身却能节制悲哀的人,但是没有人会去表扬那些一帆风顺而不至于得意忘形的人。在我们的观念里,似乎前者需要付出努力自我克制,而后者不过是一个人在那种环境中应有的得体表现罢了22作为平民中的一员,就应该谦虚朴实,不拘小节,这样大方自然的做派自然可以赢得朋友的尊敬。若果有谁迫切的渴望出人头地,就必须努力做到知识渊博、工作勤勉、任劳任怨、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在所有国家甚至包括君主国的政府机构中,初审中下层的人们都是依靠自己的勤奋和才能爬上了最高的职位,然后包揽了大小事务。而那些名门之后总是形成反对派,对前者满怀嫉恨。他们的态度往往先是瞧不起,然后是嫉妒,

9、最后当后者掌握了权利,他们也只能像曾经对他们卑躬屈膝那样对新的掌权者屈服23最郁闷的事莫过于自己的不幸不仅不被人同情,反而招来他人的白眼和嘲笑;最开心的事哦过于受到别人由衷的关注与理解24重大的危险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各种荣耀,所以敢于奋不顾身去面对。可是一般的危险只能让人害怕,而一旦失败就会名誉扫地。 第二卷 论优点与缺点或奖赏与惩罚的对象1大家认为理所当然应该得到感激或怨恨的行为,才是合乎情理的对象。2如果我们无法理解行善者的行为,他这样做的动机显得不合情理,我们就很难对受益者 所保有的感激之心表示同情忠诚往往会归属于那些有节制施舍恩惠的人即使是好的品质,也要有一个度,多了就叫做滥3我们依靠的

10、是对行为者的感情和动机的一种直接同情,而且这种同情必须来自于那些置身事外、正直无私的旁观者。对优点的感觉包含着对行善者情感的直接同情和对受益者感激之心的间接同情对缺点的感觉包括对施暴者感情的间接反感和对受害者愤怒的间接同情4仁慈是一种自由的选择,不能强求。正义是另一种美德,对他的遵守,并不依赖与我们的自由意志,违反它的人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受惩罚。正义对我们行为的约束比友谊、仁慈或慷慨更为严格,这是正义和其他各种社会美德之间的最大区别5即使在地位平等的人之间,也不能强求最普通的好意和善行。6绝大多数情况下,正义只是一种消极的美德,只是不让我们去伤害邻人7人自私的天性是他将私立摆在第一位,最关心直

11、接涉及自己利益的东西,而对别人的悲喜成败漠然视之,因为人确信最了解、最会照顾自己的那个人还是自己,关爱自己无可厚非即使每个人作风“我爱自己甚于爱所有人”的原则,他也不敢公然宣称。虽然这个原则对天性自私的人来说在自然不过,但他怕说出来会遭人恶评8孤独比社会的孤立更可怕社会将你孤立了难道不孤独吗?9会很会让人产生畏惧心理,它包括对自己过去所犯错误深感羞耻,对罪行的后果深感遗憾,对曾经被自己伤害过的甚觉怜悯,以及想到所有其他人自然爆发的愤怒,内心不面对未来的惩罚感到绝望10即使是一个人人为我,自私当道的社会,人们之间普遍缺乏爱和温情,没有多少快乐祥和的气氛,社会也不会消亡如果一个人会中人们之间总是互

12、相攻击、伤害,它就很难存在下去11如果把人类社会比作一座大厦,那么善行不是支撑这座大厦的地基,而是给她增光添彩的炫目装饰,因此劝解督促就可以,没必要非得强迫人去做。相反,争议好比支撑整个大厦的中心支柱,他一旦动摇,这座宏大雄伟的建筑必定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12合群是人类的天性,即使群体生活不一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他仍然坚信人类保持团结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13旁观者在面对不同的惩罚是心情相去甚远,这是因为他们对不同惩罚的他丢并非基于同一原则14人们赞扬或责备某一种行为的时候,通常只有三个层次:首先是行为人内心的真实意图或情绪,其次是由这种感情所引起的身体的外在行为表现或举动,最后是行为是激活最终产

13、生的结果,有正面的已有负面的15我们知恩图报,主要是为了得到恩人的赞许欢心,从而满足自己情感需要说到底,人们还是为了自己,但是人们的感情高尚的话,也无可厚非16伤害和侮辱我们的家伙激起我们愤怒的原因不是他的言行多么恶劣,而是他那目中无人、一副高高早上的无赖态度,那种肆意践踏他人利益、冷漠不近人情的狭隘和自私,他为了自己得到好处或只是出于一时高兴就可以随时让别人做出牺牲我们对某些食物理所当然、不加解释的感到激动或愤怒,是因为它具备了三个条件:首先,他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或痛苦;其次,他有感知那些情感,这种意识可能会受到他人的赞同或反对17一个人的愿望可能是非常恰当和善良的,也可能是非常不近情理和恶意

14、的,但是只要没有发生实际效力,就不能对其浮夸后肆意贬低命运还有一种影响,当某种行为偶然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快乐或痛苦时,我们对行为实际影响的感受会改变之前对其所作的评价 第三卷 个体评判自身情感及行为的标准,兼论责任感1个体借以评价自身行为的原则与其评价他人行为的准绳大抵类同,主要依据是个体换位思考是能否充分理解他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的情感和动机个体只有进行换位思考,与自己主观感情和动机保持一定距离,才可能全面的审视自己的行为,做出客观的判断。个体要努力从他人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采用他人眼中可能的看法才能呢个做到这一点。所以,个体做出的所有判断几乎都与他人的判断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实

15、际存在的,也肯呢个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也可能只是出于个体无边幻想2人对自身长相美丑的最早概念是来自他人的体态容貌,而不是自己本身,但是很快个体会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外形也会作出评价3如果客我赞同住我的行为主我的行为,主客体在某些方面得到了有效统一,那么个体会对自己比较满意,从而不屑于别人的赞扬或夸奖、讽刺或责问,及时收到了误解也会淡然看开,相信最终会得到别人的认可4认识很敏感的动物,感情高于一切5我们热爱并追求某种值得赞扬的品质不仅仅是为了得到赞扬,而我们袭击得到赞扬的原动力却是来自于对值得赞扬的品质的热爱6为一种似是而非的赞美感到高兴,只能证明其内心是极其浅薄、轻浮和空虚的。这就是所谓的虚荣心7人喜欢取悦而不是得罪比尔呢,上帝造人的时候就赋予了人这样的原始感情如果一心只想着能得到同胞的赞同,而无法承受他们的批评,人是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的。因此,上帝造恩不急让她渴望得到别人的赞同,也让他渴望自己拥有某种值得别人赞同的品质,或者说能够在人群中自我认同。8自觉自己可恨可鄙,比他人憎恨蔑视我们更让人觉得恐惧一个清白无辜的人即使拥有最坚定的意志,当比人讲一个莫名其妙的惊天罪名归咎于他时,还是会震惊不已,泄愤交加,特别是当这种诋毁碰巧和一些貌似证据的事情一起发生9有意为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