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2020高三地理质量调研考试.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40312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2020高三地理质量调研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2020高三地理质量调研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2020高三地理质量调研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呼和浩特2020高三地理质量调研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呼和浩特2020高三地理质量调研考试.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示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分别是A. 背斜山地 外力作用B. 向斜山地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C. 向斜谷地 内力作用D. 背斜谷地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2.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处为天然大理石最佳开采点B. 乙处可能发育河流C. 丙处地层中可能找到化石D. 丁处陡崖的高差可能为870米【答案】1. B 2. D【解析】本题以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线示意图为

2、背景,涉及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及特点,向斜山的成因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地貌特点及成因,由图可知:该地区地层年代中间新两翼老,判断地质构造为向斜;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自中心向四周海拔高度降低,判断地形是山地,故该地的地貌类型为向斜山,向斜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因底部受挤压力的作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所以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故B正确,其它三个选项自然排除。【2题详解】甲处为大理岩分布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开采大理岩难度大且易引起崩塌等地质灾害,故A错;乙处等高线向外凸出,说明乙位于脊线上,不能发育

3、成河流,故B错;丙处为花岗岩,化石分布在沉积岩处,故C错;D处有三条等高线叠加,为陡崖,等高距为300m,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计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600-900m,故D是正确的。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下图是北京、成都、昆明和上海四城市的太阳辐射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表示上海的曲线是A. B. C. D. 4. 线甲点太阳辐射较低的原因是A. 正午太阳高度小B. 阴雨天较多C. 白昼时间长D. 海拔高度小5. 地乙处太阳辐射大于丙处但气温低于丙处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乙处A. 地面辐射弱B. 大气辐射强C. 大气污染严重D.

4、 气压较高【答案】3. B 4. B 5. A【解析】【分析】本题以四城市太阳辐射年变化图为背景,涉及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等,考查学生对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3题详解】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四川盆地太阳能最低,故可知为成都,为上

5、海;昆明的纬度比北京低,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大,且白昼时间长,冬季昆明太阳辐射大于北京,故为昆明,为北京。【4题详解】为北京,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太阳辐射强,故A、C错;甲点是7月份,雨带移到华北一带,降水量大,阴天多,太阳辐射低,故B正确;海拔高低不影响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5题详解】为昆明,昆明春季太阳辐射大于夏季,但气温却低于夏季,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直接热量源于地面辐射,春季地面温度较低,地面辐射弱引起的。故A正确,其它选项自然排除。【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因素主要有四个: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

6、,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如1月份,南极为极昼,北极为极夜,南极比北极的太阳辐射强。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某日12时到18时0等温线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 图示季节及甲地的天气特征主要是A. 春季 升温转晴B. 春季 升温降雨C. 冬季 气温下降D. 冬季 风力减小7. 图中西部等温线位置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最可能是A. 西部为山地地形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明显B. 西部为特大城市热岛效应显著C. 西部有大型水库或湖泊调节作用明显D. 西部为平原地形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小【答案】6. C 7. A

7、【解析】本题以我国南方某地某日12时到18时0等温线位置变化示意图为载体,涉及冷锋过境对天气的影响和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考查学生对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6题详解】根据图中等温线值有0等温线的分布情况,可判断我国南方是冬季,故排除A、B选项,12点时甲点气温高于0,18点时甲点的气温低于0,说明气温在下降,故C正确,图中无法判断风力的大小,故D错。【7题详解】图中西部等温线位置变化幅度小,说明从12点到18点的气温下降的慢,受冷空气的影响小,西部为山地地形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明显是最可能的原因,故A正确,D错。我国冬季气温下降主要受来自西北的冷空气的影响,热岛效应和水域对局地气候的

8、调节不能显著的影响南北的气温差异,故B、C错。某干旱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下图示意农田灌溉初期该地环境要素的联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上图中表示蒸发增大和云量增多的依次为A. 甲丙B. 甲丁C. 乙丙D. 乙丁9. 由于灌溉该地区大气湿度A. 一直减小的B. 一直增大中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8. A 9. D【解析】【分析】本题以“农田灌溉初期该地环境要素的联系图”为背景,涉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8题详解】据图可知,因为灌溉可导致蒸发量增大,进而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多,云量增多,对太

9、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日照强度减弱,故A正确,其它三个选各项排除。【9题详解】灌溉可以增加土壤的湿度,提高土壤热容量,从而增加蒸发的水汽,使灌溉该地区大气湿度增加。增大蒸发吸收的潜热,地表温度会下降,就会使蒸发土壤中水汽含量减少,水汽蒸发量会减少,大气湿度又会减少。故D正确,其它三个选项会排除。【点睛】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不仅会影响地区的气候环境,对农田的小气候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加土壤的湿度,提高土壤热容量,从而增加蒸发的水汽,增大蒸发吸收的潜热,最终使得昼夜间土壤、地表温度的变化趋于缓和。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循环,在冬季可以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来提升地表温度,为农作物起

10、到保温的作用,降低霜冻对作物的损害。在夏季,节水灌溉具有降温的效果,提高空气中的湿度,降低高温和干热给作物带来的危害。运用地理示意图来说明地理基本原理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示意海洋中的个小岛,m和n分别表示两条纬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若m和n分别表示赤道与回归线那么关于甲、乙两地气候或自然景观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B. 乙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C. 乙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 甲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热带雨林11. 若m和n分别表示60N和40N纬线,岛屿以东不远处有一块大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岛屿上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B. 岛屿的最高

11、峰能终年看到积雪C. 该岛上降水冬雨较多D. 该岛附近有向南流动的洋流【答案】10. D 11. C【解析】本题以地理示意图为背景,涉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其对气候的影响,洋流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一图多用,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10题详解】据图m在北n在南,若m和n分别表示赤道与回归线,则小岛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乙在山脉的北侧靠近赤道,主要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为热带雨林。故B、C错;甲主要受东南信风控制,而东南信风来自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也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自然景观也是热带雨林,故D正确,A错。

12、【11题详解】若m和n分别表示60N和40N纬线,岛屿以东不远处有一块大陆,则岛屿位于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加上有暖流经过,有增温加湿的作用,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结冰,故A错;岛屿的最高峰是1980米,根据高度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不会有常年积雪,故B错;冬季西风强劲,带来丰沛的降水,故C正确;该岛附近有暖流经过,自北向南流,故D错。所以选C。下图示意自然带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带为苔原带、荒漠带阔叶林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代表的自然带类型是A. 热带雨林带B. 荒漠带针叶林C. 针叶林带D. 苔原带13.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远离海洋大陆性强B. 受下沉气流控制时间长C. 在南半球缺失D. -的变化体现了沿海向内陆的差异【答案】12. C 13. C【解析】本题以自然带、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统计图为背景材料,涉及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12题详解】根据图中降水量递增的方向,、三个区域降水量大,自然带可以分布森林带,材料中有阔叶林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据图温度按-方向递增的变化情况,可推出是热带雨林,是阔叶林,是针叶林。处的温度低降水少,应该是苔原带,处温度高降水少,可确定是荒漠带。故C正确,其它三个选项错。【13题详解】是阔叶林,应该降水多,所以

14、不可能远离海洋大陆性强,故A错,是热带雨林带,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应受上升气流控制时间长,故B错,是苔原带,在南半球缺失,故C正确;-的变化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故D错。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城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图中、三处的高度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此时处的风向为A. 西北风 湖风B. 西北风 陆风C. 东南风 湖风D. 东南风 陆风15. 关于、三处风力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16. 近年来,随着不断的退田还湖,使得洞庭湖沿岸A. 湖风减弱B. 湿度下降C. 日较差增大D. 湖陆

15、风增强【答案】14. A 15. D 16. D【解析】本题以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为背景,涉及热力环流和生态保护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题详解】据图,陆地是上升气流,湖面是下沉气流,说明此时是白天,陆地比湖水的比热容小,增温快,气温高,近地面大气从湖面吹向陆地,吹湖风,在低庄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根据图中的方向标,判断出风向是西北风,故A正确,其它答案自然排除。【15题详解】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风越接近地面受到的摩擦力越大,越往高空受摩擦力越小,甚至到不受摩擦力的影响,摩擦力对风具有阻碍作用,所以越往高空风力越大,故D正确,其它三个选项自然排除。【16题详解】退田还湖,使湖泊面积增大,湖水和陆地的热力差异越显著,使得洞庭湖沿岸湖陆风增强,故D正确、A错,湖面增大水域面积增大,使蒸发量增大,湿度上升,故B错,湖水对气温有调节作用,日较差会减小,故C错。所以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