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联盟高三历史第七次调研.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40307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联盟高三历史第七次调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联盟高三历史第七次调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联盟高三历史第七次调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联盟高三历史第七次调研.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联盟2019届高三历史第七次调研试题(含解析)1.战国时代,齐国君王给予士人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著名学派汇集稷下,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各诸侯国羡慕不已纷纷效而仿之,成为当时的一种模式。这主要是由于稷下学宫模式A. 具有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B. 符合诸侯争霸的政治需要C. 重视社会大众的道德教化D. 体现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战国时代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各诸侯国羡慕不已纷纷效而仿之,成为当时的一种模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统治者需要通过稷下学宫模式招徕人才,故B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稷

2、下学宫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而是强调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需要,故A排除;儒家重视社会大众的道德教化,但稷下学宫有众多流派,故C排除;稷下学宫模式并不等于社会管理方式,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战国时代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各诸侯国羡慕不已纷纷效而仿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统治者招徕人才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人常以隋文帝开皇十八年诏令诸官“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为科举制之始,但唐会要载开元二十五年敕文:“今之明经、进士,则古之孝廉、秀才。”直至明代,仍有“(汉)贤良、孝廉举以任用似今之科目”之说。这说明A. 科

3、举制的出现早于隋朝B. 古人比附古制的文化心理C. 科举制根植于历史传统D. 年代久远使历史莫衷一是【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今之明经、进士,则古之孝廉、秀才明代,仍有贤良、孝廉举以任用似今之科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汉代的贤良、孝廉等选官依据在唐代、明代仍然被沿用,说明科举制根植于历史传统,故C正确;科举制的出现于隋朝,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不是反映古人比附古制的文化心理,故B排除;历史事实并非会因为年代久远而莫衷一是,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今之明经、进士,则古之孝廉、秀才贤良、孝廉举以任用似今之科目”,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

4、发展与历史传统的关系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3.北宋时期,商业出现一个新的转折点,去除了经营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同时,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了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这折射出北宋A. 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B. 取消了重农抑商政策C.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D. 官商勾结现象很严重【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经营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同时,政府允许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导致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故A正确;宋代并未取消重农抑商政策,故B排除;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故C排除;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

5、说明宋代官商勾结现象很严重,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经营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同时,政府允许以资买官”,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历史背景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4.明末清初,一批学者猛烈抨击心学,如王夫之指出心学是佛教禅宗的虚无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是“以知为行”,实际上就是禅宗的“悟”。这反映了A. 佛学与心学已融为一体B. 心学已经不适应统治需要C. 士人对理学学术的反思D. 实学思潮否定了儒学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明末清初,一批学者猛烈抨击心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心学属于理学,这反映了当时士大夫对理学学术的反思,故C正确

6、;佛学与心学是不同的思想,并没有融为一体,故A排除;当时理学与心学仍然是官方哲学,适应统治需要,故B排除;实学思潮是儒学的批判继承,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学,故D排除。5.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内地,一部分乡村由于获得了开矿设厂、通商开埠的机遇,变化日益明显。17961802年,松江、苏州等四个州府共辖城镇235个,18751908年增加为341个。这充分说明A. 自然经济解体促进城市化进程B. 外国经济入侵导致农村的凋敝C. 南方城镇化趋势明显高于北方D.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内地松江、苏州等四个州府共辖城镇235个,18751908年增

7、加为341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城镇数量增加,说明自然经济解体促进城市化进程,故A正确;材料反映了一部分乡村获得了开矿设厂、通商开埠的机遇,并不是农村的凋敝,故B排除;材料没有将南方城镇化趋势与北方比较,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是说明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促进城市化进程,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内地松江、苏州等四个州府共辖城镇235个,18751908年增加为341个”,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与城市化的关系入手,即可得出答案。6.下表

8、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 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B. 实现文化觉醒和思想启蒙C. 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D. 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批判孔子帝王专制、思想专制、伦理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通过批判儒家思想当中的封建专制的内容,来达到文化启蒙和觉醒的目的,故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故A排除;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仍然是为了思想启蒙,故C排除;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并非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故D排除。7.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纪念鲁迅的大会几乎每年都会举行。参加纪念

9、大会的大部分是进步青年、文艺工作者、工人、学生和广大的市民群众,甚至以前不愿正视、不愿面对鲁迅的人也以“一致的步调迈入了纪念鲁迅先生的会场”。由此可见,当时纪念鲁迅的大会A. 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决心B. 是凝聚抗战力量的有效方式C. 有助于国民政府的抗日宣传D. 扩大了中共在国统区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纪念鲁迅的大会几乎每年都会举行一致的步调迈入了纪念鲁迅先生的会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鲁迅精神是勇于抗争的精神,这有利于在抗日战争时期凝聚抗战力量,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国共合作抗日的信息,故A排除;国统区纪念鲁迅的大会并不是国民政府的行为,是群众自发,故C

10、排除;鲁迅并没有加入共产党,材料与中共在国统区的影响没有直接联系,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纪念鲁迅的大会几乎每年都会举行”,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时期鲁迅精神凝聚抗战力量的作用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8.下图是我国不同时间的小学语文教材的书影,这些书影能够反映我国小学教育A. 体现了扫盲教育特点B. 有鲜明的苏联教育印痕C.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D. 关注了孩子的全面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图片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小学语文教材有苏联化倾向,1968年语文教材强调阶级斗争,2000年后语文教材体现学生新时代精神面貌,这说明我国小学教育具有鲜

11、明的时代特征,故C正确;扫盲教育并不仅仅针对小学生,故A排除;B选项只符合建国初期的小学语文教材,故B排除;D选项只符合2000年后语文教材,故D排除。9.共和国建立后不久,罗马平民便联合起来,掀起了延续两个世纪之久的反对贵族的撤离运动,即以集体退出公民公社和军队作为斗争手段,迫使贵族逐渐作出让步。撤离运动使罗马法A. 从习惯法过渡到成文法B. 从零散走向系统C. 从公民法过渡到万民法D. 不断地发展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共和国建立后不久,罗马平民掀起了延续两个世纪之久的反对贵族的撤离运动迫使贵族逐渐作出让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撤离运动促进十二铜表法诞生,并且延续两个世纪之久

12、,使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故D正确;公元前449年十二铜表法诞生,这是成文法诞生的标志,但不符合材料“延续两个世纪之久”,故A排除;罗马法从零散走向系统是在罗马帝国时期,故B排除;从公民法过渡到万民法也是在帝国时期,故C排除。10.法国科学家笛卡尔(15961650)指出,科学的本质是数学。他说:“我尤其对数学推理的确实性与明了性感到高兴。”他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这种认识A. 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B.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兴起C.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D. 消除了人们的宗教信仰【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结合所学可知

13、,笛卡尔的认识有助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发展,有助于人们摆脱教会神权的束缚,从而推动思想解放,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自然科学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数学是其方法之一,这不是自然科学的本质;B选项错误,自然科学兴起的标志是1543年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D选项错误,笛卡尔的学说并没有消除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1.“1870年以后,在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中,如果得不到贷款,工厂的扩大或现代化往往就无法实现。这时,银行通过提供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这说明A. 金融家经济地位发生变化B. 垄断资本获得发展C. 工业资本代

14、替了金融资本D. 资本主义性质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如果得不到贷款,工厂的扩大或现代化往往就无法实现”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发生新变化,出现了金融资本主义,金融对工业发展作用重要,金融家的经济地位发生变化,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垄断资本,包括工业资本、金融资本等,但材料侧重说明的是金融资本的发展;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工业资本已经离不开金融资本,不是工业资本代替了金融资本;D选项错误,金融资本的发展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这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又一局部调整,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变。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2.1966

15、年,荷兰公主比亚特丽克斯(后为荷兰女王)与德前外交官阿姆斯伯格亲王举行婚礼,随后,两国进一步在各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但此桩婚事引起荷兰国内左翼分子及和平主义者的抗议,原因是德国在二战期间曾入侵荷兰。这一婚姻引发的抗议活动反映了A. 二战唤醒了荷兰人的民族意识B. 欧洲一体化以德荷为中心C. 西欧深化合作过程中面临阻力D. 荷兰民众反对同德国合作【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德国与荷兰在联姻基础上深化交流合作,但遭到了荷兰国内左翼分子及和平主义者的抗议,这从侧面反映出西欧深化合作过程中面临阻力,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荷兰民族意识不是在二战中才觉醒的;B选项错误,西欧一体化以法德为中心;D选项错误,荷兰国内左翼分子及和平主义者反对合作,并非全体民众。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3.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摘编自【美】伊罗生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形象材料二 如今,中国的崛起无疑是对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的挑战。对西方而言,这种局面的出现完全出乎预料,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来面对。中国太大,无法对它实行孤立;太强,无法进行抑制;太重要,又无法疏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