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红庙镇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40305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红庙镇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红庙镇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红庙镇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红庙镇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红庙镇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红庙镇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红庙镇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红庙镇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1、如右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得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尽可能延长,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作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A半导体 B磁性物质 C真空带 D绝缘物质3、下列措施中哪个是通过控制噪声声源来减少噪声的:( )A街头的噪声监测

2、器B消声器C电铃在抽成真空的钟罩中振动 D头盔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超利用超导体工作 B手机利用紫外线工作C验钞机利用红外线工作 D声呐装置利用超声波工作6、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7、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当空

3、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只有空气才能传声B乙图中,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其响度一定越大C丙图中,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高,则音叉的音调越高D丁图中,靠近正在发声的物体的蜡焰不停摆动,甚至熄灭。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8、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频率高 B音色差 C音调高 D响度大9、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但是他们发现蝙蝠也可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儿影响,这是因为:(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并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

4、黑布外面的目标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并根据回声定位原来来飞行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10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11、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12、新年联欢晚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劲程度,他是在调:(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13、如右图所示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

5、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14、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A摩托车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配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旁建起透明板墙15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会凉爽,如把温度计放在这个吊扇下,温度计的示数将会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发生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理由是_。17、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

6、率_20Hz(选填“低于”或“高于”)。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在这次“5.12”汶川大地震时,600多公里之外的地方也有不少人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就与这种声波有关,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_声波。18.图2-4温度计的示数是_我国南极科考队成功到达南极的最高点“冰穹”,该地的气温达零下80以下,用图示的温度计_(选填“能”或”不能”)测量该地的气温.图2-4图2-519、如右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的声音的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第3题图 第

7、6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20、减少噪声主要在消声、吸声和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生活中常见: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上述例子对应减少噪声的措施分别是: ; ; 21、雷达是现代战争中重要的军事设备,如右图所示,若雷达向飞机发出的微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为52s(1s=106s),微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则其传播速度大小为_m/s,此时飞机与雷达的距离为_m。22、如右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量的水,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高,那么发声体是_,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2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Hz;高于这个范围的声

8、音叫_,低于这个范围的声音叫_。三、实验探究题:24、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2分)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 _ ,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 _ (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 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 _ (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

9、”)手机声音,由此现象 _ (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25、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 明 。如图乙,假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一下,悬挂的小球是否还会被弹起呢? ,因为 _。26、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实际例子:(1) (2). .27、小华在常州中天钢铁体育馆欣赏了一场音乐会后,思考如下问题:(1)音乐声是通过_传播到小华耳朵的(2)男低音歌唱家放声演唱时,女高音歌

10、唱家低声吟唱_(男女)歌唱家的响度大,_(男,女)歌唱家的音调高(3)小华能清楚地分辨出提琴声、吉他声、二胡声,原因是_(4)小华观察到乐手在演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时,这些乐器的弦在振动,并且,弦张得越紧,振动频率越_(大,小),发声的音调越高(5)小华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找来一些琴弦,规格如表所示了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应选用的琴弦编号为_和_为了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的琴弦编号为_和_,表格中处应填入的数据为_28如图甲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 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

11、个铁圈中的 铁圈(2) 当水温上升到84,每隔1 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 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其中第三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将读数填在下表中(3) 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 (T)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4)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5) 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丁中的 (a)、(b) 所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6) 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四、计算题29、电影冰岛沉船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1)你能说出这种装置的名称吗?请简要地说明它的工作原理.(2)如果这种装置发出的信号遇到暗礁5 s后收到返回的信号,则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设这种声波在海水中每秒传播1 500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