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汀、等六校2020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40299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长汀、等六校2020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长汀、等六校2020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长汀、等六校2020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长汀、等六校2020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长汀、等六校2020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2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加

2、入催化剂,可同时降低E1、E2C.该反应的反应热H(E1E2) kJmol1D.E2可表示形成新的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2C(s)O2(g) =2CO(g)H221 kJmol1,则1 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10.5 kJB.若CH4(g)+2O2(g) =CO2(g)+2H2O(g) H812.3kJ/mol,则甲烷的燃烧热为812.3kJ/molC.若2NO2(g) N2O4(g) H56.9 kJmol1,则2 mol N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吸收热量为56.9 kJD.若H(aq)OH(aq) =H2O(l)H57.3 kJm

3、ol1,含1 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为57.3 kJ4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组完整实验数据需要测温度三次B.可用金属做的环形搅拌棒代替玻璃搅拌棒C.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D.用0.5molL-1NaOH溶液分别与0.5molL-1的盐酸、硝酸溶液反应,如果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5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不久便会因被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腐蚀过程中,负极是CB.Fe失去电子经电解质溶液转移给CC.C是正极,O2在C表面上发生还

4、原反应D.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6有关远洋轮船船壳腐蚀与防护叙述错误的是A.可在船壳外刷油漆进行保护 B.可将船壳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进行保护C.可在船底安装锌块进行保护 D.在海上航行时,船壳主要发生析氢腐蚀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当X、Y选用不同材料时,可将电解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碱工业中,X、Y均为石墨,X附近能得到氢氧化钠B.铜的精炼中,X是纯铜,Y是粗铜,Z是CuSO4C.海水提镁中,X、Y均为石墨,Z为MgCl2溶液D.电镀工业中,X是镀层金属,Y是待镀金属8用吸附了氢气的纳米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

5、电时,OH移向镍电极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C.充电时,将电池的碳电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D.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为Ni(OH)2OHe=NiO(OH)H2O9SO2和NOx是主要大气污染物,利用下图装置可同时吸收SO2和N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极为直流电源的负极B.阳极发生的反应式为SO2-2e2H2O=SO4HC.阴极得到1 mol电子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H为2 molD.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S2O2H2O=N24HSO10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下列证据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化

6、学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B.c(SO2):c(O2):c(SO3)= 2:1:2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SO2的生成速率与SO3的消耗速率相等11I2(g)H2(g) 2HI (g) HK,平衡逆向移动C.温度升高,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D.温度升高,K变小,平衡逆向移动12对水样中溶质M的分解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随时间(min)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水 浓度(molL-1)0510152025(pH=2)0.400.280.190.130.100.09(pH=4)0.400.310.240.20

7、0.180.16(pH=4)0.200.150.120.090.070.05(pH=4,含Cu2+)0.200.090.050.030.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020 min内,中M的分解速率为0.015 molL-1min-1B.在025 min内,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大C.由于Cu2+存在,中M的分解速率比快D.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13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Hp1)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示意图14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目前主要采用“接触法”进行生产。有关反应2SO2O22S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际生产中, SO2、O2再循环使用体现绿色化学

8、B.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压强越高越好 C. 在生产中,通入过量空气的目的是提高SO2的转化率D.实际生产中,选定400 500 作为操作温度的主要原因是催化剂的活性最高15某温下气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KAB2/E2F,恒容时,若温度适当降低,F的浓度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B.增大c(A)、c(B),K增大C.向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X,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不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E(g)F(s)A(g)2B(g)16C(s)2H2(g)CH4(g)H。在1 L密闭容器中投入1 mol碳,并充入2 mol H2,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已知:可用

9、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算出平衡常数Kp,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A.H0 B.p16 MPa C.T11 000 K D. A点的平衡常数Kp1/9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14分)知识的梳理和感悟是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某学习小组将有关“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如下问题(显示的电极均为石墨)。(1)图1中,电解一段时间后,气球b中的气体是_(填化学式)。(2)利用图2制作一种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电解可制备“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则c为电源的_极;该发生器中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3)二氧化氯(ClO2)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

10、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下图是目前已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ClO2的新工艺。阳极产生ClO2的电极反应式:_。当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mL气体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4)装置2中左池为氯化铁溶液,右池为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右池溶液中c(Cu2+)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该装置的盐桥中盛装的是NH4NO3的琼脂溶液,则盐桥中的_离子(填“NH4+”或“NO3”)向氯化铁溶液迁移。18(12分) (1)已知 H2 (g)1/2O2(g) = H2O(g)H241.8 kJmol1CH4 (g)3/2O2(g) = CO (g)2H2O(g)H564.3

11、 kJmol1则CH4(g)与H2O(g)反应制取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 。(2)根据键能数据计算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 H kJmol1 化学键CHCFHFFF键能/(kJmol-1)414489565155(3)氢气是合成氨反应的重要原料。现将lmolN2和3molH2投入1L的密闭容器,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如下反应模拟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N2(g)+3H2(g) 2NH3(g) H0。当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温度或压强)时,NH3的体积分数(NH3)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平衡时,M点NH3的体积分数为10%,则N2的物质的量为_(保

12、留两位有效数字)。X轴上a点的数值比b点_(填“大”或“小”);上图中,Y轴表示_(填“温度”或“压强”),判断的理由是_。19. (14分) (1)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2CO2N2。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 H_0 (填“”“”或“”)。(2)已知:反应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s)H2O(g)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温度/KK1K29731.472.381 1732.151.67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反应CO2(g)H2(g)CO(g)H2O(g)的K。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1_;温度为973 K时:K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反应CO2(g)H2(g)CO(g)H2O(g)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已知在温度为T时,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K0.32,在该温度下,已知c始(CO)1 molL1,c始(H2O)1 molL1,某时刻经测定CO的转化率为10%,则该反应_(填“已经”或“没有”)达到平衡,原因是_;此时刻v正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