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939888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54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红桥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天津市红桥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天津市红桥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市红桥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红桥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pdf(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天津市红桥区 2013 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0 小题 每小题2 分 共 20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一个最符合题意 1 2 分 2013 红桥区二模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 能在碰撞后10 毫秒内 生 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该气体是 A 氮气B 氧 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 考点 空 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结 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熟 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 就能解决这一题目 解答 解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 氮气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0 94 二氧化碳 0 03 水蒸气和杂质0 03 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

2、 A 点评 此 题考查学生只要能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 再能灵活运用 就能很轻松的解 决此类问题 2 2 分 2013 红桥区二模 下列物质质量增加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是 A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B 敞放的固体烧碱 C 露天堆放的生石灰D 干燥木材吸水 考点 化 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结 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化 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 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 A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时 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 属于化学变化 B 敞放的固体烧碱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 酸钠和水 属于

3、化学变化 C 露天堆放的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属于化学变化 D 干燥木材吸水时质量增加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点评 解 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 化 3 2 分 2013 红桥区二模 塑料制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若回收利用不当也会造成 白 色污染 塑料制品属于 A 有机合成材料B 非 金属材料C 金属材料D 复合材料 考点 塑 料及其应用 专题 生 产 生活 环保类简答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塑 料是有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元凶 解答 解 塑料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又可称为高分子或巨分子 也是一般

4、所俗称的塑料 可以自由改变形体样式 故答案为 A 2 点评 此 题是对生活常识的相关知识的考查 解题的关键是对塑料制品的有机合成有所了 解 4 2 分 2013 红桥区二模 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测定溶液pH C 称量固体 D 稀释浓硫酸 考点 给 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称量器 托盘天平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溶液的酸 碱度测定 专题 常 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 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 根据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 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 准确到0 1g D 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5、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且液体体积不 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 用 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 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色点滴板上用玻璃棒或 胶头滴管取少量待测液置于干燥的pH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图中所 示操作正确 C 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 准确到0 1g 不能精确到0 01g 故不能以 用托盘天平称取12 25g 固体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 稀释浓硫酸时 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 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以 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 题难度不大 掌握常见仪器的名

6、称 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 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 2 分 2013 红桥区二模 下面是小明归纳整理的一些知识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都是水 B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发生燃烧 C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D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考点 常 见的溶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氢气 一氧化碳 甲烷等可燃 气体的验纯 专题 结 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 根据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都是水进行解答 B 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解答 C 根据可燃性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D 根据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进

7、行解答 3 解答 解 A 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 如 碘酒中溶剂是酒精 故A正确 B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会发生燃烧 还需要与氧气接触 故B错误 C 可燃性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 度 故 C正确 D 只有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才是中和反应 如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也生成 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 故D正确 故选 B 点评 解 答本题要作为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 确的判断 6 2 分 2013 红桥区二模 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B 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 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

8、的水垢D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 考点 溶 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分析 弄 清乳化作用 洗洁精 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的 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 形成乳浊液 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 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乳 化作用 解答 解 A 汽油能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 B 洗洁精类除油污主要利用的是乳化作用 C 食醋能除去水垢是因为食醋能和水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 D 铁锈不溶于纯碱溶液 也不能与纯碱溶液起反应 不可能洗掉铁锈 故选 D 点评 主 要考查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2 分 2013 红桥区二模 化学知识

9、中有很多的 相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B 化学反应前后 同种元素的原子数目一定相等 C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如钠原子和钠离子 核外电子数相等 D 把一定量的食盐放入水中 得到溶液的质量与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考点 原 子的定义与构成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结 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 同种元素的原子数目一定相等 C 同种元素的原子经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D 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 但前提是放入的溶质全部溶解 解答 解 A 原子中质子数

10、等于电子数 与中子数无数量关系 故此选项错误 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 同种元素的原子数目一定相等 故此选项正 确 C 同种元素的原子经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因此其核外电子数一定不同 故此选项错 误 D 在放入的溶质全部溶解的情况下 得到溶液的质量与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故此选项错误 4 故选 B 点评 此 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 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的量的关系要有较清晰的认识 8 2 分 2013 红桥区二模 对A B 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 取大 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 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 A 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B表 面没有现象 2 取大小相等的A

11、C两种金属片 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 A C表面都 产生气泡 但 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 则 A B 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A C B B C A B C C B A D A B C 考点 金 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物 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利 用金属与酸及金属与盐的反应规律 探究A B C三种金属活动性 金属能置换酸中的氢 说明金属活动性处于H之前 并且反应速度 即产生气泡的速 率 快 金属活动性强 不能置换出酸中氢者 活动性处于H之后 金属能置换出盐中金属 说明金属活动性比盐中金属活动性强 否则 活动性比盐中 金属活动性弱 解答 解 实验 1 表明 金属A C的活动性比

12、铜强 金属B的活动性小于铜 实验 2 表明 金属A活动性大于C 综合两个实验的结果 则可以得到A B C三种金属活动性为 A C B 故选 A 点评 根 据金属与酸反应探究金属活动时 可根据是否放出氢气和放出氢气的速度判断金属 的活动性强弱 9 2 分 2013 红桥区二模 已知两种分子E和 G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分子L 和 M 如图 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G和 M是单质B L 可能是氯化物 C 这是一个复分解反应D 这是一个是置换反应 考点 微 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 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根 据微观示意图 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 种类 根据微观与宏观的对应关系 可

13、以达到对所发生反应的判断 解答 解 A 物质 G的分子由2 个 Cl 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物质G为单质 物质M的分子由1 个 Cl 原子 1 个 H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 物质M不属于单质 故A不正确 B 氯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氯元素的化合物 物质L 的分子由2 个同种原子构 成的单质分子 因此物质L 不可能是氯化物 故B不正确 C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通过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而图示的反 应中生成物与反应物都有单质参加 因此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C不正确 D 据反应的微观图 该反应为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 5 物的置换反应 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14、 分 子由原子构成 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 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 分子 10 2 分 2013 红桥区二模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于 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 是因为分子问的间隔变小 C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 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 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考点 利 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课 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根 据分子的性质回答 分子很小 在不断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很多宏观的现象都能 证明分子的这些性质 解答

15、 解 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是因为分子受热后间隔变大 不是分子 体积膨胀变大造成的 B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 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由气态变为液态 正确 C 不同的花儿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 其有不同的香味 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 同 正确 D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 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正确 故选 A 点评 宏 观的现象能证明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性质也能解释形成宏观现象的原因 二 选择题 本大题共5 题 每小题2 分 共 10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1 2 个 符合题意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给分 有2 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 题意给 1 分 若选2

16、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给分 11 2 分 2013 红桥区二模 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W 反应前质量 g 50 1 1 23 反应后质量 g 2 45 28 x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x 的值应为0 B 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 物质 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D 物质 W一定含碳 氢 氧三种元素 考点 质 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物质的元素组成 6 专题 压 轴实验题 元素质量守恒 物质质量守恒 分析 根 据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 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 减少的是反应物 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 后 CO2质量增加了44 克 是生成物 H2O质量增加了27 克 是生成物 O2质量减少了 48 克 是反应物 反应物还少23 克 所以W是反应物 所以反应后物质W的质量 x 为 0 反应物是W和 O2 生成物是CO2和 H2O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生成物 中含有 C H和 O三种元素 反应物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