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分类解析 考点02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38614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 分类解析 考点02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考化学 分类解析 考点02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 分类解析 考点02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 分类解析 考点02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2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2013上海化学1)2013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答案】D【解析】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可水解而不分层,矿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的混合物,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他们都能燃烧,密度比水小、没有固定的沸点,因此,选D2.(2013上海化学2)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A.都是共价化

2、合物 B.都是离子化合物C.互为同分异构体 D.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C【解析】氰酸铵是离子化合物,尿素是共价化合物,他们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的关系,因此选C 3. (2013新课标卷7)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R1COOCH2 R2COOC 3ROHR3COOCH2催化剂加热R1COO R CH2OHR2COO R CHOHR3COO R CH2OH 动植物油脂 短链醇 生物柴油 甘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 B.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解析:

3、考察油脂知识。动植物油脂不是是高分子化合物。选择C。4.(2013四川理综化学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 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答案】D解析:C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氯化铁溶液不属于胶体,是溶液,故B错;四氯化碳属于非电解质;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都属于混合物,D正确。5.(2013天津化学1)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B、Na2SO3和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

4、应C、和互为同系物D、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解析】该题考查化学反应基本概念。A选项燃烧热的定义是在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如果生成气态水,就不是H2的燃烧热。所以A选项错误。C选项中两种物质虽然相差-CH2,但前者是酚类物质后者是醇类物质,不符合同系物定义,错误;D选选BaSO4属于盐类,是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时指一定条件下能否完全电离的化合物,错误;B选项中Na2SO3具有强还原性,H2O2具有强氧化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答案:B6.(2013重庆理综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和SO3溶于

5、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NaOH)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AgCl沉淀易转化成AgI沉淀且Ksp(AgX)c(Ag)c(X),故Ksp(AgI)K(AgCl)解析:考察化学知识组合,涉及电解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A项,三氧化硫溶于水能够导电,是因为生成硫酸的缘故,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B项,若要成中性,必须构成CH3COONa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才有可能,V(醋酸)V(NaOH);C项,发生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Na2CO3,没有气体产生;D项,说明AgI比AgCl更难溶,Ksp(AgI)K(AgCl). 7(2013海南化学2下列化合物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A绿矾-FeSO47H2OB芒硝-Na2SO410H2OC明矾- Al2(SO4)312H2OD胆矾- CuSO45H2O答案C解析:对常见物质俗称识记。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