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石龙中学高中地理期末复习1.1区域和区域差异 必修3.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38184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东莞石龙中学高中地理期末复习1.1区域和区域差异 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东莞石龙中学高中地理期末复习1.1区域和区域差异 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东莞石龙中学高中地理期末复习1.1区域和区域差异 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东莞石龙中学高中地理期末复习1.1区域和区域差异 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东莞石龙中学高中地理期末复习1.1区域和区域差异 必修3.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复习之必修三 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姓名:_ 班别:_复习重点:1. 区域特征;()2. 划分自然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其中决定因素是?标志(两面镜子)是?()3.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名称、两两间界线;()4. 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描述气候特点)、水文特征(补给类型)、外力作用、土壤、植被、内部差异的主导因素。()5. 三大自然区的人类活动特征:农业类型、交通、人口分布、发展的不利条件、影响程度和经济文化差异。()6. 秦岭淮河一线(3234N)基本与哪两条线重合?是什么地理事物的分界线?()7. 东部季风区依据秦淮一线分为北方和南方,南北方的内部差异。()A 比较南北方自

2、然环境差异(地形、气候、河流)B 比较南北方人类活动差异(耕地类型、农作物、水果、民居、古代交通、方言、矿产和工业)C 四大亚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南)的差异:气候、植被、土壤、作物熟制、农作物和农业条件8.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东、中、西)的差异:省区、地理区位、经济水平、发展进度和特征。()9. 坎儿井的分布和原理。()10. 棉花种植条件。()【真题演练】 一、单选题1此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明确的边界明确的区域特征 一定的政治地位A B C D2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C差异性和整体性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下图表示某区域地理事

3、物的变化,读图完成34题。3这里不可能接近 ( )A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B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C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4明长城比秦长城的位置偏南,原因可能是 ( )A河流迁徙 B寒潮影响C生产方式变化 D环境意识提高5东部季风区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 )A受夏季风影响 B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C位于湿润地区 D南北热量条件相差不大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68题。6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a Bb Cc Dd7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a洪涝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8C

4、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发展加工工业生态环境改善土壤肥力增加贫 困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提高增 加 投 入加贫困剧纯单追求多产粮食经济效益提高水土流失减轻制约经济发展图1图1左半部分是某地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循环图,右半部分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9图中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开垦土地、单产增加 B科学种田、提高单产 C退耕还林、耕地减少 D毁林开荒、水土流失 10图中、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多样性 D层次性11

5、.是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发展的关键,它应当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农林牧综合治理 C大力发展重工业 D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1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13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天然植被是( )A荒漠草原、荒漠 B草原 C森林、草原 D森林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多样,其中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为严重。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

6、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完成14-15题。14“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 )A风化作用和过度放牧 B风蚀作用和开山取石C水蚀作用和滥伐森林 D沉积作用和环境污染15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是( )A建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窑 C上山砍柴D开采天然气读图3 “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完成16-17题。16.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1

7、7.中所示三个自然带按纬度由低向高排列的顺序是:( )A B C D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回答1819题。18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图2盆地边缘地区 河流上游地区 盆地中央 绿洲地区A B C D19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20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图(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2分)(2)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

8、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说出该因素对地理环境其它要素的影响。(4分)_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3分)(4)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2分) 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 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21. 2008年2月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东至上海,南至广东,将于2

9、011年全线贯通。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有利于推进我国东西部的协调发展。(26分)(1)从气候、地形两个要素,比较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起止点所在省区的地理环境差异。(12分) 省区要素起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终点(广东省)气候地形(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途经宁夏,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小。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8分)(3).我国为何要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6分)2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径流量减少近13,石羊

10、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500万亩。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月分配百分率(%)柱状图、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图13图14图15(1)石羊河以 补给为主, (季节)径流量最大(2分)(2)石羊河流域的用水结构特点是以 为主,导致石羊河流量减小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3分)(3)石羊河流域可能出现 、 等生态环境问题,请你提出这些问题的治理对策?(8分)必修三 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大题答案20(1)干旱(2分)(2)主要因素气候干旱, 影响对地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对水文:地表水贫乏,河流少;对植被:植被稀少;对土壤:土壤

11、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砂质沉积物 (3): 过度开垦 、 过度放牧 、 过度樵采 (4) D21. (1)(12分) 省区要素起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终点(广东省)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较低,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量少;光照充足等。(3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较高;降水量丰富,集中在夏季。(3分)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地势较高;山地、盆地为主。(3分)位于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原、丘陵为主。(3分)(2) (8分)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较小(2分);冬季严寒且漫长,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不设北窗(2分);墙体较厚以防风、保温(2分);南面窗户较大,以便采光和冬天接受更多阳光,提高屋内温度(2分)。(3)(6分)由于西部地区降水少,温度低,生态环境特别脆弱(2分);东部的发展利用了西部丰富的能源、资源(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应给予西部经济补偿(2分);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为使东西部共同、公平发展,应对西部进行生态补偿。(2分)(只要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22.(13分)答案要点:(1)(2分)冰雪融水(1分) 夏季(1分)(2)(3分)农田灌溉用水(1分)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1分)和工农业生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