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南温州九校高一历史期末联考.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38008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浙南温州九校高一历史期末联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浙南温州九校高一历史期末联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浙南温州九校高一历史期末联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浙南温州九校高一历史期末联考.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期末联考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礼记中记载,“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在西周,只有武王才有祭祀文王的特权,周公只有在武王的统率之下,才能参加文王的祭典。材料说明( ) A周公贤能不及武王 B武王位于大宗地位 C武

2、王权力高度集中 D周公对武王定期朝贡2.“ 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材料中“ ”部分应填()A秦始皇B汉武帝 C明太祖 D雍正帝3.下列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不属于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的是( )A. 秦朝的“郡” B.唐代的“道” C.宋朝的“州” D. 元朝的“行省”4“唐宋诸代的诏敕,宰相一定要盖章,没有宰相的盖章,就不成为诏书,而军机处的设立,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材料说明( )唐宋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军机处决策权的扩大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央逐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A.

3、B. C. D. 5. 与下图所示战舰相关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致远舰”“松岛号”A.“松岛号”是黄海海战中日本舰队的旗舰B. 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撞向“吉野号” C.“松岛号”在黄海海战中丧失了作战能力 D.“致远舰”与“松岛号”在威海卫战役中再次展开决战61937年7月 17日的庐山谈话会上,蒋介石表示:“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这一讲话( )A.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 B.说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C.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D.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形成 7.“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将日军

4、全部歼灭。这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是对哪一战役的描述(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枣宜会战 D. 百团大战8.“它是在革命思潮高涨的形势下,留日学生中的革命志士拥戴孙中山为领袖,风云际会,乘时奋飞的历史壮举,是孙中山十多年组党实践经验的升华。”这里的“壮举”指(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武昌起义的爆发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9. 1921年10月10日,梁启超以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为题发表演说,认为“咱们十个年头的中华民国,的确是异常进步。”其中“进步”表现在(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

5、建制度 B.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 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0.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无产阶级的这一变化始于(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D.新中国成立11.1927年9月6日,宋庆龄秘密访问苏联时阐述了当时的中国形势:“革命虽然因为有人背叛而遭致巨大的挫折,中国进入了反动时期,但这只是暂时的,革命力量仍然存在,正在斗争,必然会取得最后胜利。”“当时的中国形势”是( ) A.蒋介石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被推翻 C.中共

6、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已经开辟 12.美国著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该事件( ) A. 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 消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D.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这是因为新中国的成立( )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为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A.

7、B. C. D.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都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政治制度。以下属于两种制度共同点的是( )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的有机结合 进一步维护和促进了国家统一A. B. C. D. 15.“十一届三中全会使重新确立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有了组织上的保证,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重新回到党中央的领导岗位。”这里的“组织保证”指( )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把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D.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

8、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这一制度( )A.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B. 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初见端倪C.是直接选拔政府官员的有效途径 D. 有利于提高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 17.“台湾和祖国大陆,在经济上本来是一个整体。这些年来,经济联系不幸中断。现在我们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该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A. 告台湾同胞书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C. “九二共识”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18. 1974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特别联大上再次强调国家之

9、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因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提出来的 B.重返联合国是当时中国外交的重大课题C.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平等性和开放性19.1972年2月,当日本人看到中美首脑会晤的电视节目时,众议员古井喜实说:“北京机场首先向美国总统而不是日本首相开放日本必须尽快地与中国恢复邦交”。这反映了( )A.日本舆论一致要求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B. 中国第三次建交高潮开始兴起 C.中美关系改善对日本产生影响 D. 中日建交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 20.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7年来,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

10、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为指引,成员国密切合作、相互支持,整体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吸引力越来越大,“朋友圈”越来越广,成为地区和国际合作的典范。材料不能说明上海合作组织( )A.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 B.推动区域合作新发展C.有着强大的凝聚力 D.是当今世界合作程度最深的国际组织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使斯巴达和其他所有的希腊城邦黯然失色。”当时的雅典( ) A.实现了公民地位的平等 B.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C.制定了古代世界最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D.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22.“吸收了公民法和外来法的合理因素,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

11、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继承等内容。”材料中的“它”指古代罗马人的( )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23.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可见十二铜表法( )A.私法规范较为完善 B.消除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C.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D.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24.美国的先贤们认为:“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以下各项最符合材料观点的

12、是( )A.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B.国会复议被总统否决的法案,若以2/3的多数通过此法,即为有效 C.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D.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25.“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向政府提交了三次请愿书,把自己的要求以人民宪章的形式发表”。这一幕最有可能发生在( ) A.1831年的法国里昂 B.1836-1848年的英国C.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 D.1834年的法国里昂26.“经济复兴会产生溢出效应,它将在心理上恢复西欧对美国乃至西方阵营的信心,并对苏联形成压力,马歇尔计划最大的胜利恰恰是心

13、理上的”。材料反映马歇尔计划( )A.推动了欧洲国家经济的复兴 B.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C.干涉了其他国家的内政 D.直接导致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27.“当时法德的和解不可能从政治领域开始,而只有从经济领域找到合作的突破口,才能逐步走向政治和解,这是一种共识。”这一“共识”推动了( ) A.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 B.1955年友好互助条约的签订C.1951年巴黎条约的签订 D.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28.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进取精神无论是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都在唐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展。以下对唐朝物质文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出现可控制耕土深浅和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