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发言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35965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课堂发言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生课堂发言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课堂发言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课堂发言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课堂发言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摘要:作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节,课堂发言是反映教材与教学成果的最直接标尺之一。随着年级的增高,课堂主动发言的学生却越来越少。本文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课堂为例,分析造成学生课堂发言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通过塑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树立自信、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等,克服课堂发言心理障碍,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发言;心理障碍;克服对策;小学高年级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是为初中的数学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学习阶段。数学学习不仅仅要教授基本的数学知识,而且还有懂得运用知识分析,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探

2、究,自主将知识内化,转化为学习数学这个学科的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意义上,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但是纵观当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课堂上,主动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微乎其微,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一、学生课堂发言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随着小学年级的增高,课堂发言人数明显减少,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单纯讲授式的教学灌入思想,不能引起学生思考,达不到学习的最佳效果。对于教师而言,“启而不发”的苦恼使得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研究课、公开课更因此陷入尴尬之中。高年级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发言呢

3、?这其中的原因是多维的。1.自卑心理不同的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拥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和个性人格,高年级学生经过了之前的小学学习阶段,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上有一定的差距,?些原因都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不能客观的评价,从而造成了害羞、敏感、不安的自卑心理。自卑的学生缺乏安全感,不会去主动展现自己与老师交流想法,认为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不正确或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如果一旦回答错误更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这种种想法使他们在课堂上不会主动举手发言。2.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在高年级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与班级的同学已经较为熟悉,拥有自己的“小组织”。作为社会性动物

4、的人类,倾向于和自己所在的组织保持同样的意见,并保持同样的行动。在小学生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还没有完全被培养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再加上自我保护的潜在意识,更容易诱发从众心理。3.懒惰心理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主动举手发言的原因来源于其懒惰的心理。自我思想和行为方式的依赖和重复使得这部分学生乐于坐享其成,在小组讨论或回答问题时敷衍了事。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与曾经做过的题型类似的数学题时,虽然其题型表面表达可能相似,但其解题方法可能存在多种可能,此时拥有懒惰心理的学生看到题型表面即不愿因再更多的思考,更不愿意去主动举手解答一道看似相同的数学题,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固然能

5、解决问题,但是却缺少了发散思考、深入分析的能力。二、克服课堂发言心理障碍的对策想要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举手发言,就要针对造成学生课堂不发言的心理障碍采取相关的对策。1.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加强师生感情培养好奇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更是一群充满好奇心的群体。影响着学生课堂自主发言的自卑心理的原因,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堂严肃认真的环境氛围。适度地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们敢于发言却不胡乱讲话扰乱秩序。在保护和尊重其好奇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数学学科是充满逻辑思维、空间思维、抽象思维的学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最容易调动大脑积极思考的。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使

6、得学生敢对老师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意见,亲密伙伴之间没有自卑与惧怕,只有真诚。教师与学生围绕着学习进行合作,营造的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合作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有效克服学生课堂举手发言的心理障碍,互相推动,协调发展。2.树立学生发言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信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在了解每个同学基础上,让每个同学获得成功发言的喜悦,获得发言的自信。通过精心设计的讨论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准备不同层级的课堂问题和小组讨论内容,让每个同学都找到能说想表达的话题。加大小组讨论的力度,使得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摆脱单纯盲目跟随别人的思想,

7、获得勇气和自信。一题多解的数学题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好这一点,让学生有揭开“神秘面纱”的冲动,设计有趣的练习,使得有自己想法的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表发自己的想法。3.采用灵活教学方法,激励成功自主发言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不仅仅需要自由的空间和自信的心理,更加需要增加其自主性和自觉性。采用多种多样的灵活教学方法是激励学生自主发言的有效手段。多一些向课外延伸的实践案例,少一些呆板的题型讲解,立足课堂与知识,多方协作。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之前小学课程中学习数学的自我本身的习惯或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多种灵活多变的方法会使得学生们眼前一亮。采用多媒体教学,多讲解贴近他们年龄的

8、实践案例,让学生自作了解一些数学上的理论或公式。例如,在讲解梯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时候,“动手量一量”好过单纯理论讲解,启发学生发言,寻找除了“动手量一量”之外的方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梯形,怎么判断生活中的梯形的大小面积。要相信,拥有好奇心、热情、智慧的孩子们会给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答案!总之,已成为小学高年级教学过程中一大困扰的学生课堂发言的心理障碍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要克服举手发言自卑心理、从众心理、懒惰心理,教师需要通过塑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树立自信、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等方法,克服课堂发言心理障碍对高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刘苏秋. 小学高年级课堂发言心理透视J. 教学与管理,2002,(02):30-332钱利萍.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障碍心理及其对策J. 考试周刊,2010,第28期(28):88-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