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三历史月考.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35953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高三历史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高三历史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高三历史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高三历史月考.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卷上做答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

2、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第卷(本卷共计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A. 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B. 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C. 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D. 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答案】D【解析】根据“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可知,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无法

3、体现生产力水平是否趋向于平衡,排除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A. 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B. 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 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答案】B【解析】根据“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

4、继把持中朝”可知,汉元帝、哀帝、平帝时期,宦官、外戚把持国政,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下降,故B正确;汉朝中外朝制度是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宦官、外戚把持国政,无法体现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排除C;封建制度的腐朽是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结合汉代君主专制的史实分析解答。3.唐律规定:徒刑以上的案件审结后,必须向当事人及其家属宣读判决,如不服判决的,可以提出要求,由原审判机关重审。若仍不能改判的,可以逐级向上申诉,直至上书皇帝,但一般不得越级。唐朝的上诉规定

5、A. 有效地防止了冤假错案的发生B. 从制度上促进了司法的完善C. 成为唐朝盛世出现的核心因素D. 说明皇帝处理了很多的错案【答案】B【解析】材料中是关于上诉的规定,由“必须向当事人及其家属宣读判决”“由原审判机关重审”“可以逐级向上申诉,直至上书皇帝”等信息说明在制度上体现了司法的完善,但是并不能有效防止冤假错案,因为“一般不得越级”,故A项排除,B项正确;唐朝盛世的核心社会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皇帝个人的决策等,而材料中的司法不是其核心因素,故C项排除;材料中阐释了可以上诉到皇帝,无法说明皇帝处理很多案件,故D项排除。【点晴】解题时需要紧扣“上诉规定”,强调的上诉的程序、过程,从制度角度分析

6、,体现了司法的完善。4.宋以后,中国东南闽岭各地种棉者渐多,开始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占城稻以及由西北引进的西瓜,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有进一步发展;在湖南洞庭湖区还出现了比较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专业户”。这表明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种植结构B. 宋代农村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C. 宋代农村经济作物成为种植主体D.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答案】A【解析】【详解】经济作物的种植主要是面向市场,南方一些地区开始种植经济作物,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农村的种植结构。故答案为A项。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成为种植主体”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宋朝时期新航路尚未开

7、辟,排除D项。5.黄仁宇认为宋代理学“与汉代从美术化的眼光看世界不同,认为宇宙之上构成包含无数之因果关系,而人之能为善,与自然法规(他们称为天理)相符。”与汉代儒学相比较,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在于A. 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宣扬儒家伦理B. 从哲学角度开辟儒学发展新路径C. 借鉴因果报应宣扬封建等级观念D. 通过格物致知方法探索自然规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与汉代儒学相比较,宋代理学是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B项正确。A项“天人合一的观点” 是汉代儒学,排除。汉代儒学已经提出封建等级观念,因果报应为封建等级制度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排除C。格物致知

8、是求理的途径和方法,排除D。所以选B6.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意在强调A. 风俗关乎国家命运B. 政治改革的条件C. 君主专制黑暗腐朽D. 社会教化的作用【答案】D【解析】据材料“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伦风俗属于儒家社会教化的内容,材料反映了人伦风俗是政事、国家的基础,这说明顾炎武意在强调社会教化的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家命运的问题,不能说明风俗关乎国家命运,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政治改革的要求,故B项错误;材料

9、也不能体现顾炎武对君主专制黑暗腐朽的批判,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人伦风俗的具体含义,据此推理出风俗教化与国家的关系,即可排除其它干扰项,得出正确答案。7.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说道:“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材料可以反映A. 满洲文明源自先秦时的中原B. 清初依然存在文化冲突C. 儒家仁政思想惠及大江南北D. 民族认同成为朝野共识【答案】B【解析】材料是雍正为了论证清朝统治的正统性,提出了惟有德者可为天下君,宣称清朝政权是上天赋

10、予的,不应该以“华夷之辨”来否定,反映出清初依然存在民族文化冲突,B正确;满洲文明源自东北,A错误;C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反映了雍正时期存在“华夷之辨”,故D错误。8.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四个地区的常年粮价,对表中所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地区价格地区价格江苏米谷每石15-16两白银山西(部分地区)米每石15-2两白银湖广米每石14-2两白银山东(兖州、泰安)米每石14-18两白银A.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B. 南北方经济地位逐渐趋向平衡C. 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D. 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只是表明当时的南北方粮价基本接近,并无南北方粮

11、食产量的数据对比,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逐渐趋向平衡,宋代之后经济重心完全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故B项错误;表格中涉及的只是当时南北方的粮价数据对比,表格中缺乏粮食之外其他商品进入市场的相关数据,所以不能得出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的结论,故C项错误;由于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加快了南北方之间的粮食流通,从而使南北方粮价趋向平衡,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9.厘金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及外商。厘金制度的推行A. 解决了清政府财政收入不足问题B.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C. 有利于西方国家占

12、领中国的市场D. 成为阻碍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根本因素【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厘金征收对象是华商,对中国商品征税重,商品的成本高;而此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力要弱于西方国家,故厘金的推行对西方国家对华市场占领更有利,故C项正确。厘金制度是一种商业税制度,无法解决清政府财政收入不足问题,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不是厘金制度的推行,故B项错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才是阻碍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根本因素,故D项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及外商”,理解厘金制度的内涵,结合近代中国经济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0.1

13、864年普丹交战期间,新任普鲁士驻华公使李福斯乘舰抵达天津时,发现三艘丹麦商船并下令捕捉这些商船作为战利品。此举被习得国际法知识的恭亲王获知,随即援引相关条文拒绝接纳该公使,使得李福斯被迫妥协并释放了这三艘商船。由此可知A. 国际法的学习有利于清政府保护弱小国家B. 德国公使的行为严重危及中丹两国外交友谊C. 洋务运动的开展极大地壮大了清廷的国力D. 清政府主动尝试利用外交手段维护本国权益【答案】D【解析】【详解】解读材料可知,普鲁士公使下令在中国领海捕捉三艘丹麦商船,而恭亲王抗议这种将欧洲的争端扩大到中国和在中国领海捕捉船只的行径,是借用西方近代外交手段进行的反驳,体现了清政府对中国主权的主

14、动维护,所以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丹麦并非弱小国家,清政府不是为维护丹麦而与普鲁士公使交涉的;B选项错误,清政府维护国家主权的行为与中丹两国关系无关;C选项错误,1864年洋务运动刚刚起步,成果并未显现,同时洋务运动的影响对中国国力的壮大有限。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1.有学者指出,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这反映了A. 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B. 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C. 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生的母体

15、D. 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至“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可知这体现了学术研究风气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后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精神的传播,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科学精神的传播不是文学革命;C选项错误,19世纪50年代中国人开始创办近代报刊,不是在近代大学中首先出现的;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技术进步的内容。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12.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这些规定说明中共A. 未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B. 认识到人民军队的重要性C. 坚持共产主义基本原则D. 照搬俄国的民主革命道路【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