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东六校高三历史联考.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35765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湘东六校高三历史联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湘东六校高三历史联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湘东六校高三历史联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湘东六校高三历史联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湘东六校高三历史联考.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湘东六校2018年下期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总分:100分 时量:90分钟 考试时间:2018年12月8日由醴陵一中浏阳一中攸县一中株洲市八中株洲市四中株洲市二中联合命制一、选择题(每题2分,24题,共48分)1.西周的继承制度有排他性和严格的等级性,继承了祭祀权就获得了相应的政治身份和财产。到了战国秦汉时期,政治渐渐摆脱血缘关系的羁绊,继承制度的排他性和等级性受到削弱,获得祭祀权并不能理所当然地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这表明 C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确立 B.嫡长子继承制受到严重挑战 C.宗法制、分封制逐渐瓦解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渐确立 解析:C正确,材料中提及“政治逐渐摆脱血缘关系的羁绊

2、,继承制度的排他性和等级性受到削弱”,可体现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宗法、分封制的瓦解。ABD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2.关于道教有一种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这个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CA.早期中外交流以宗教为主要内容 B.佛教道教逐渐渗透融合为一体C.外来文化借助本土文化扩大影响D.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 解析:C正确,题干中的传说将本土宗教道教中的人物与外来宗教佛教进行一定关联。ABD不符合史实,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3.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A出

3、处记载田舍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全唐诗补逸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唐大诏令集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全唐史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A.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B.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C.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解析:A正确,材料直观反映唐代土地兼并现象较为严重,表明政府对土地实际控制力有限。B错,土地兼并方式除了买卖还有强占等其他方式;C不符合史实;D与材料主旨不符。4.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

4、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 D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解析:D正确,从材料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可得出。AC错,表述过于绝对;B错在,材料并非制度设计下的强化部门之间相互监督。5.下表为玉米来华时间的研究分析:著作作者时间记载内容历史结论农政全书徐光启明代在中国最早称呼其为“玉米”玉米在明朝中叶以后便已传入中国金瓶梅兰陵笑笑生明代提到过“玉米面鹅油蒸饼”的做法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黄邦和现

5、代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对表的内容,最合理的解释是BA.解读玉米来华首先要甄别史料真伪 B.历史结论需多个史料进行实证C.史料来源广得出的结论更接近真相 D.玉米来华的历史解释不够严谨 解析:B正确,题目三则材料就玉米来华描述虽有一定的出入,但是都能从不同方面证明玉米在明中叶以后传入中国。A不符合材料主旨;C推论有误;D判断欠妥。 6.清代前期有以“起运”、“存留”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和调整:一部分起解户部及各部寺监,作为国家经费开支之用;一部分存留本地,作为地方经费开支之用。与宋代相比,这种做法 DA.将地方官员对人民的盘剥合法化 B.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

6、一步尖锐C.说明中央有逐渐加强集权的趋势 D.有助于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解析:D正确,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与之不同,题干强调了清政府对地方财政的存留,为地方公共事务的处理提供一定财政保障。A错,材料涉及的是财政资金的分配和去向,而不是来源;BC与材料主旨相反。7.在整个18世纪,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白银的“最终归宿”。乾隆年间,关税收入已占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10。特别是粤海关的税收发展极快,自1783年以来,跃居户部税关之首,至嘉庆年间已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1/4。这反映了D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B.清政府的海关关税税率日渐提高C.清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 D.中国商品在世界

7、市场有竞争优势解析:D正确,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前,对外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源于发达的小农经济和手工业,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AC不符合史实;B错在,关税总额上升原因还有可能是贸易总量的提升所致,并不一定是税率提高,逻辑不严密。8.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DA.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 B.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C.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D.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 解析:D正确,题干提及“家庭成员间的冲

8、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而宗法关系是传统政治社会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AD与材料主旨不一致;C错,太平天国主要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9.下图列出了1645年、1725年、1843年、1865年四个年份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此图主要反映了上海道台 AA.在时代驱动下的被动转型 B.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 C.渐变为近代化的行政官员 D.职务管辖范围越来越大 解析:A正确,从材料可知,其主旨在反应道台的职能的增加是时代变迁的结果。B错,图表信息涵盖不全。C错,道台依然属于封建官僚,尚未完成近代化:D错,材料重在职能种类的变化,而不是管辖范围的扩大。10.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

9、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C时间代表作鸦片战争后四洲志海国图志瀛环志略万国公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戊戌变法后民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B.外来冲击推动近代中国转型 C.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D.中西方近代化道路趋向一致解析:C正确,材料体现了近代中国从“开眼看世界”,到学习器物,再到制度,不断加深。A错,材料未体现“融合”,更多是一种学习借鉴;B错,材料重在强调了解、学习西方,并未涉及现实实践的问题,与材料关联不大;D错,中西方道路不通,与史实不符。11.民国初年,苏州丝

10、绸业从业者大多世代相传,各织绸厂都采用手拉织机。1925年,在延龄冠记绸厂采用电力织机后,各家绸厂纷纷效尤,舍木机、手拉机而采取电力机。这一变化 BA.使丝织业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B.是工业革命成果在华的交叉应用C.使我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D.反映苏州重工业发展领先轻工业解析:B正确,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由此体现“交叉应用”。AC错,电机使用只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但不一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D选项与材料无关。12.1918年,新青年因销售不畅考虑停刊。1919年2、3月间,坚持使用古文体的林琴南以小说形式诋毁新青年,同时社会上“喧传教育部有训令达大学,令其将陈(独秀)钱(玄同)胡(适)三氏

11、辞退”,新青年声名大振,销量大增。这反映出当时 C A.思想启蒙开始成为时代主题 B.五四运动推动了社会观念转变C.观念碰撞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D.白话文运动易被大众普遍接受 解析:C正确,材料表明新青年受到过旧观念的抵制,但是其“销量大增”,能够表明观念碰撞推动了社会进步。A错,与材料主旨不符;B错,与史实不符,此时尚未爆发五四运动;D错,“普遍”表述有误。13.据1923年北京电车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报告书记载:“本公司以事属公众交通,一切建设力求美备,与各方往返商榷,不厌精详。从电杆电线的安装,路轨的铺设,到挪移水管等诸多事项无不受阻,乃至文书盈箧,颇费时日。”这说明当时 A A.城市设施建设

12、的艰难 B.交通管理急需解决C.城市社会问题的凸显 D.西方科技传播快速 解析:A正确,材料中提及“从电杆电线的安装,路轨的铺设,到挪移水管等诸多事项无不受阻”,可直选。14.1938年2月至4月,为驱逐晋西北地区的中国军队,日军26师团、109师团展开大规模围攻。八路军第120师主动迎敌,经过两个月的游击战歼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步机枪200余支、汽车14辆等大批装备,收复了7座县城和大片国土。这表明当时 DA.抗日战争的主要方式是游击战 B.日本迅速的计划破产 C.八路军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主力 D.游击战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解析:D正确,结合所学,全面抗战开始后,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展开游

13、击战,材料表明八路局游击战取得重大成果,说明游击战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ABC皆不符合史实。15.下表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情况。据表可知当时我国A项目总计工业业水利林业运输邮电贸易银行物资仓储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其他总额(亿元)42749248532698211283081646比重(%)100582761923723711A.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重点 B.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 C.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注重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 解析:A正确,从材料可知,工业投资比重最大,可直选。BC材料无法体现;D与材料数据不一致。16.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表

14、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人本主义特征,如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史诗伊利亚特和散文汇编伊索寓言。这表明古希腊 C A.具有较浓厚的宗教意识 B.创造了辉煌的文学成就 C.强调人在现实中的价值 D.以神为中心的文学倾向解析:C正确原因:材料重在文艺作品的特征,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人本主义都反映出其关注人类现实生活,强调人的价值,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一致。A错在,材料未体现宗教问题;B错在,材料重在文学作品等内容特征,而非其数量或质量的评判;D错在与材料意思相反。17.朱孝远教授曾指出:“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纠正了教会凌驾于国家之上的错误,使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全面地担负起行政职责,从而捍卫了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