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与液化素材 (新版)沪科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35282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与液化素材 (新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与液化素材 (新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与液化素材 (新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与液化素材 (新版)沪科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厨房中的物态变化厨房是我们生活经常出入的地方,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小小的厨房里包含了许多物态变化的知识。1将面食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食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甚至炸糊,这是什么原因呢?答: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面食放在沸水中水分不会散失,而油的沸点要远高于100,放在油里的面食水分很快汽化,面食就会变干变黄甚至变焦。2为什么水滴滴到加热的油锅里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呢?答:水的沸点比油低的多,水的密度比油大,滴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汽化,汽化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导致的响声。3汤煮沸快溢出时,可向锅内加些凉水来阻止汤的溢出,有什么科学道理吗?答:锅内加入凉水

2、后,凉水吸收汤的热量,汤的温度降低,低于其沸点,不再沸腾,可以暂时阻止汤的溢出。4用砂锅煮食物时,砂锅离开炉灶后锅内的汤为什么还能继续沸腾呢?答:砂锅与炉火直接接触,其温度会高于水的沸点100,当砂锅离开炉火后,锅内的汤还能继续从锅体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砂锅的温度降到100为止。5煮食物时,在水沸腾后,继续用“急火”煮和用“文火”煮,哪中做法更好呢?答:水沸腾时温度是保持不变的,即使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的温度,反而白白浪费了燃料。用大火把水烧开后,就改用小火,才是合理的做法。6冬天烧水时,为什么在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而在壶嘴上方一段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呢?答:紧靠壶嘴的地方温

3、度较高,从壶嘴喷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随着水蒸气逐渐上升,空中的温度降低,温度高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为看到的“白气”。7铝壶内有水时,壶烧不坏,若水烧干了铝壶很容易就被烧坏了,为什么?答:因为水的沸点在标准气压下是100,铝的熔点约600,装水烧时,只要水未烧干,壶内壁温度保持在100左右,壶的温度不会超过100很多,达不到铝的熔点,所以铝壶不会烧坏。普通煤气灶火焰的温度可达800左右,若不装水放在火上烧,很快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铝的熔点,铝壶就会烧坏。8为什么水蒸气烫伤的比热水烫伤的更厉害?答:虽然水蒸气的温度与热水的温度差不多,但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人体会液化成同温度的热水,同时向人体放出大量的热量,故要比热水烫伤的厉害。9为什么拿刚出锅的热馒头时手要沾点凉水呢?答:因为热馒头接触到手上的凉水时,凉水迅速汽化吸收了手上的很多热量,同时汽化在手和馒头之间生成了一层水蒸气,水蒸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手就不会觉得那么烫了。10与厨房有关的两个词分别是“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这两个词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呢?答:前者是指把热水舀起一部分,然后再倒回去,由于这部分水下落过程中蒸发加快,温度降低,再次进入锅里时会从锅里的水吸收热量,使锅里的水只能暂时停止沸腾;后者则将灶里的燃料拿出,停止热量供给,使锅里的水无法再吸收热量,从而永远停止沸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