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35093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18分)1(1.5分)(2020广安)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你所在考场温度约45B你所用的新2B铅笔长度约18cmC你的质量约为30kgD考场里一盏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200W【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考场内气温感觉舒适,应该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普通2B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B符合实际;C

2、、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家用电风扇的额定功率为40W,教室中一盏日光灯的额定功率与此差不多,在40W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2(1.5分)(2020广安)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C发声体的频率高低决定了声音的音调D吹口琴时,对不同气孔吹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分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

3、过程中、在人耳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3)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生体的结构、材料有关;【解答】解:A、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误;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即发声体的频率高低决定了声音的音调,故C正确;D、吹口琴时,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改变了振动频率,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

4、用能力。3(1.5分)(2020广安)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错误的是()A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B烧开水时看见冒“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水蒸气C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屋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分析】(1)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2)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液化放热,“白气”通常是指大量的小水珠;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3)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它物质相比,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最多。【解答】解:A、夏天,

5、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升华吸热,故A正确;B、当水烧开时,从壶嘴冒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故B错误;C、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暖气装置中用水来供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中用水来冷却,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分子运动,以及比热容是一道综合题。4(1.5分)(2020广安)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匀速转弯一定受到非平

6、衡力的作用B竖直下落的小球越来越快,小球的惯性越来越大C物体受到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不受力运动物体很快会停下来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分析】(1)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体现在速度大小及方向的变化;(2)物体的惯性与其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4)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解答】解:A、物体匀速转弯,其方向改变,所以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正确;B、

7、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竖直下落的小球,越来越快,但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C、物体受到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如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不受力时,运动物体将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故C错误。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力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及平衡状态的概念等,属力学基础题。5(1.5分)(2020广安)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C使用投影

8、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分析】(1)(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平行光线经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漫反射的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解答】解: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不会变大,故B错误;C、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为了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故光在屏幕上要发生漫反

9、射,故C错误;D、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规律、近视眼的矫正,属于基础知识。6(1.5分)(2020广安)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触碰试电笔上端的金属帽B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接地C低于220V的电压对人体都是安全的D若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电路中出现了短路【分析】使用测电笔时,手指接触笔尾金属体;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

10、全的;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总功率过大。【解答】解:A、使用试电笔时笔尖应该接触被测导线,手指按住笔尾的金属帽。故A错误;B、有些电器的外壳是金属的,为了防止漏电,把外壳接地让漏出来的电导入到大地,避免触电。故B正确;C、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C错误;D、空气开关“跳闸”,说明电路电流太大,原因是电路中出现了短路或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本题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和行为,在考查安全用电的原则中,实现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作用。7(1.5分)(2020广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

11、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分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2)物体温度升高或者降低时,内能随着增大或减小;但是物体内能变化时,温度不一定变化;(3)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热量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解答】解:A、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A正确;B、0的冰变成0

12、的水,需要吸收热量,尽管质量和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错误;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D、热量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体内能变化时,温度不一定改变;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的转化,热传递,是一道综合题。8(1.5分)(2020广安)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某班同学对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绿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观察,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控制人行红、绿灯的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红绿交通信号灯不能同时工作、且互不影响即为并联,然后分析选项得出答案。【解答】解:A、两开关

13、均闭合时红绿交通信号灯同时发光,只闭合一个开关均不发光,故A不正确;B、只闭合开关S1时绿灯亮,只闭合开关S2时红灯亮,两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故B正确;C、两开关都闭合时会造成电源短路且两灯泡不发光,任何一个开关断开时红绿交通信号灯同时发光,故C不正确;D、当只闭合开关S2时,两灯泡都发光;只闭合S1时绿灯亮。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关键是知道红绿交通信号灯两灯泡不会同时亮,要注意从选项中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9(1.5分)(2020广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杯内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小球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待静止时,两杯

14、盐水液面相平,则()A甲杯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盐水的密度B盐水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盐水对乙杯底的压强C小球在两杯盐水中的浮力相等D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析】(1)根据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出杯中盐水密度的大小关系;(2)利用压强公式p=gh判断压强的大小;(3)根据漂浮与悬浮的条件可判断小球在不同杯子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4)根据压强公式p=判断压强的大小。【解答】解:A、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则甲球;在乙杯中悬浮,则乙=球;所以,甲乙,故A错误;B、两杯中液面相平,h相等,甲乙,由公式p=gh可知,p甲p乙故B错误;C、读图可知,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则浮沉条可知,它们此

15、时所受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浮力相同,故C正确;D、由于甲乙=球,则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体积相同,甲液体质量较大,重力较大,容器重力相同,底面积相同,据压强公式p=,得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答需要用到浮沉条件、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压强的变形公式等,同时还要进行严密的推理,综合性较强。10(1.5分)(2020广安)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L变暗B电压表示数变小C电流表A1示数变大D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电阻R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支路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L的电流和实际功率不变,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