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第五十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三PDF.pdf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35065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太原第五十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三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太原第五十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三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太原第五十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三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太原第五十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三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太原第五十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三PDF.pdf(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 15 个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3 分 共 45 分 1 走进新时代 化学的最新定义为 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用 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 可以实现 碳 的循环利用 B 高容量的储氢材料研究是推广应用氢氧燃料电池的关键问题之一 C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D 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 稀土元素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 2 化学与生产 生活 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医用酒精是用工业酒精稀释后制得 浓度通常为 60 B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 合成纤维 纤维素等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

2、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 D 现代工业生产中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 3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SO2和 1 mol O2 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 2NA B 常温常压下 124 g P4 正四面体 中所含 P P 键数目为 4NA C 常温常压下 14 g 氮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 NA D 标准状况下 11 2 L CCl4中含氯原子数为 2NA 4 一定条件下 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 其中 和 分别代表不同 元素的原子 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的

3、总能量一定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 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 D 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 中国自古就是养蚕大国 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将古老的养蚕技术与高科技碳纳米管和石墨烯 结合 发现通过给蚕宝宝喂食含有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桑叶 可以获得更加牢固的蚕丝纤 维 延展性和抗拉强度显著提高 而且通过高温加热碳化还可显著提高导电性 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A 碳纳米管是碳的同分异构体B 蚕丝纤维属于蛋白质 C 石墨烯和乙烯互为同系物D 蚕丝纤维高温加热碳化未发生化学变化 6 下列装置的不同组合 可制备收集多种气体 暂不考虑尾气吸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ef A 制备收集 Cl2 连接

4、a d bB 制备收集 NO2 连接 c e d C 制备收集 NO 连接 a f bD 制备收集 NH3 连接 c f d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向 NaOH 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O2 CO2 2OH CO2 3 H2O B 将氧气通入酸性碘化钾溶液中 2I O2 4H I2 2H2O C 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2H S2O2 3 S SO2 H2O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乙二酸 2MnO 4 5C2O2 4 16H 2Mn2 10CO2 8H2O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 用一充满氨气的干燥烧瓶做喷泉实验 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 假设溶液不 外溢 烧瓶内氨

5、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22 4 mol L 1 B 将 64 g 铜片投入到含 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中加热会产生 22 4 L 标准状况 SO2气体 C 取 a g Na2CO3和 NaHCO3的混合物充分加热 减重 b g 则混合物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 为 84b 31a 100 D 某酸性 FeCl2废液中 c Fe2 2 0 10 2mol L 1 c Fe3 1 0 10 3mol L 1 c Cl 5 3 10 2mol L 1 则该溶液的 pH 约为 1 9 已知断开 1 mol H2 g 中 H H 键需要吸收 436 kJ 能量 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或

6、 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能 量 反应过程 1 mol H2 g 1 mol Cl2 g 2 mol H g 2 mol Cl g 679 kJ 864 kJ 2 mol HCl g A 断开 1 mol HCl g 中的 H Cl 键要吸收 432 kJ 能量 B 生成 1 mol Cl2 g 中的 Cl Cl 键放出 343 kJ 能量 C 光照或加热会降低生成 HCl 的活化能 D HCl g 1 2 H2 g 1 2 Cl2 g 驻H 185 kJ mol 1 化学试题第 2 页 共 6 页 化学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 全部答案在

7、答题卡上完成 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 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用 0 5 mm 黑色笔 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Na 23P 31S 32Cl 35 5 Fe 56Cu 64Ba 137 化学试题第 1 页 共 6 页 充分反应 反应前反应后 10 甲 乙 丙 3 种物质分别含 2 种或 3 种元素 它们的分子中各含 18 个电子 甲是气态氢化 物 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 下列

8、推断合理的是 A 甲的水溶液中存在 3 种离子 B 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 则该溶液显碱性 只能与酸反应 C 乙中含有第 2 周期 A 族的元素 则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D 甲和丙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 则丙中一定含有 1 价的元素 11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汽油 煤油 植物油都属于烃类物质 B 苯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因此不能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C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并不都存在同分异构体 D 利用加热的方法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时发生了变性 12 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 LiCoO2 导电剂 乙炔黑和铝箔等 现欲利用以下工艺 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

9、的某些金属资源 部分条件未给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废旧锂离 子电池 放电 处理 拆解 正极 碱浸 过滤 滤渣Al OH 3固体 滤液萃取 水相 Li2SO4溶液 有机相CoCO3固体 NaOH 溶液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图中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可用浓氨水代替 C 正极碱浸 过程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提高浸出率 D 在整个回收工艺中 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 3 种 13 下列装置所示的分离提纯方法所运用的物质性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BCD 14 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在加热条件下将 24 g CuO Fe2O3的混合物与充足的 CO 完全反应 并将反应后的气体全

10、部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得到白色沉淀 40 g 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原混合物中 CuO 与 Fe2O3物质的量的比为 1 2 B 此实验有两个置换反应发生 C 实验过程中消耗的 CO 的质量为 11 2 g D 原混合物中 Fe2O3的质量为 16 g 15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配制 0 4000 mol L 1的 NaOH 溶液 称取 4 0 gNaOH 固体于烧杯中 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 立即转移至 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 B探究维生素 C 的还原性 向盛有 2 mL 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维生素 C 溶液 观察颜色变化 C检验 Y 溶液

11、中是否含有 SO2 4 先用硝酸酸化 Y 溶液 再加入硝酸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 淀 则 Y 溶液中含有SO2 4 D探究某物质组成中含有钾元素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该物质的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观察实验现象 二 填空题 30 分 16 10 分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元素周期表中 蕴含着许多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元素周期表中 也有一些元素在某些方面违背了一般规律 比如 金属元素组成的 单质在常温下通常是固体 而金属汞的单质是液体 请你再列举出一条违背一般规律 的情况 2 在元素周期表中 位于最右侧一列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 它们不同于其他主族元素 的主要特点是 3 现有短

12、周期某两种元素的组合情况如下 H C He N N Mg O Al 以上两种元素如此组合的规律是 若这样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比为 1 3 请写出你所知道的符合该条件 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若这样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比为 3 2 该化合物与水反应能生成两种 碱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 10 分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 CO 和 H2 由水蒸气和炽热的无烟煤或焦炭作用而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将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C s H2O g 高温 CO g H2 g 三种物 质的燃烧热如下表 物质C s CO g H2 g 燃烧热 kJ mol 1393 5242 0283

13、 0 比较上述燃烧热数据可知 1 mol CO g 和 1 mol H2 g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 1 mol C s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甲同学据此认为 煤转化为水煤气燃烧比煤直接 燃烧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乙同学认为 煤转化为水煤气 水煤气在整个燃烧过程中 放出的总热量与煤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 经分析 乙同学观点正确 其理由是 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为燃料和煤直接燃烧相比有很多优点 请列举其中的两个优 点 化学试题第 4 页 共 6 页 化学试题第 3 页 共 6 页 化学试题第 5 页 共 6 页 化学试题第 6 页 共 6 页 2 水煤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可用于合成甲醇和甲醚等重要有

14、机化合物 已知 反应 CO g 2H2 g CH3OH g H1 99 kJ mol 1 反应 CO g H2O g CO2 g H2 g H2 反应 2CH3OH g CH3OCH3 g H2O g H3 反应 2CO g 4H2 g CH3OCH3 g H2O g H4 简述反应 中 H1 99 kJ mol 1的含义 分析反应 求 H4 用 H1 H2 H3表示 kJ mol 1 下表为部分化学键键能数据 利用下表键能数据和题给信息 求 H2 kJ mol 1 化学键C OC OH OC HO OC O E kJ mol 1 3431076465413494806 18 10 分 用主要

15、成分为 NiO Al 含少量 Cr Fe C S 及有机物 的某矿石样品 制备 Ni NO3 2 6H2O 的实验流程如下 矿石 样品 除铝灼烧酸溶 H2O 浓 硫 酸 少量 硝酸 除铁 铬 调 pH 过滤 净化液 Ni NO3 2 6H2O NaClO 溶液 已知 在此实验条件下 Ni2 Cr3 在溶液中不能被 NaClO 或 HNO3氧化 NiSO4易溶于水 NiCO3难溶于水 已知四种离子在溶液中开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与沉淀完全的 pH 如下 离子种类Ni2 Fe2 Fe3 Cr3 开始沉淀 pH6 27 62 34 5 沉淀完全 pH8 59 13 35 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除铝 过

16、程中的主要操作为先加入 NaOH 溶液浸泡矿石样品 然后再 干燥 2 灼烧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 3 酸溶 时 用浓硫酸和水代替稀硫酸的目的是 4 为实现 除铁 铬 得到 净化液 的目的 需将溶液 pH 调整到的范围为 5 由 净化液 经过系列过程得到产品 Ni NO3 2 6H2O 需要用到的两种试剂是 三 推断题 10 分 19 10 分 下图是短周期主族元素 X Y Z W M 的单质熔点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已知 M 形 成的离子是所在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Y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 X W 可形成化合物 WX 写出 WX 的电子式 3 X Y 能形成多种化合物 其中所有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 是 写化学式 4 将 M 的单质投入 W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W Z 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 1 1 的化合物与足量水反应 每生成 33 6 L 标准状况 Z的 单质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四 实验题 15 分 20 15 分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科学知识 领悟科学研究方法 具备基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