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不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934974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官不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为官不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为官不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为官不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为官不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官不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官不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为官不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为官不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篇一2016年为官不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精选)“为官不为”是个老问题,而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提及和痛批,这个问题越发引起社会关注。下面是关于为官不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的范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为官不为”的根子出在干部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到一边,吃不起苦、受不住累,忍受不了寂寞、担不起责任,或当断不断、推诿扯皮,或欺上瞒下、敷衍塞责,或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一、”为官不为”表现形式”为官不为”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密切相关,是”四风”的综合反映。认真分析产生我

2、校”为官不为”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理念信念不够坚定,党的宗旨意识淡化。无论哪种”为官不为”,归根结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三观”改造没有做到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降低,对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重,对事业的兴衰成败看得淡。群众观念没有牢固树立起来,没有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2、责任担当意识不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一些干部觉得要求严了、”束缚”多了,感叹工作越来越不好干、负担越来越重,产生了明哲保身的错误思想,想当”老好人”“太平官”,不敢动真碰硬,遇到矛盾就绕,遇到问题就躲,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工作上只求过

3、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存在盲目攀比思想,比收入、比待遇,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失准、工作失职,不仅助长了奢靡之风、违反了纪律规定,而且意志消退、贻误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3、能力水平欠缺,没有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一些领导干部不是不想作为,而是存在”能力恐慌”“本领恐慌”,缺乏真本事、硬功夫,导致工作上力不从心。4、群众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不强。作为一所村级学校的领导干部,不仅没什么特殊待遇,而且工作比一般老师多得多,致使一部分领导干部在安排工作、遇到难题时,心情急躁,方法简单粗暴,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忘记了我党的群众路线。二、”为官不为”产生的原因1、与基层员工沟通交流少。班子成员对分管的部门,

4、坐在办公室听汇报多,主动下去解决问题的少。即使下基层调研了,也是走马观花,不能深入到基层员工中沟通思想,了解员工的实际困难。2、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够严格。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缺少细化措施,有的项目决策民主讨论不足、项目实施情况通报不及时、不到位。3、工作有畏难情绪,”不敢为”.责任担当意识不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害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还有部分干部想当”老好人”,不敢动真碰硬,遇到矛盾就绕,遇到问题就上交给领导,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三、下一步整改措施根治这一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思想问题,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干部

5、能够自觉对思想之垢、作风之弊进行大清扫、大检修,真正树立”为官有为”的决心,增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和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时刻保持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与此同时,认真落实正确用人导向,进一步完善切实可行的考核、监督机制,尤其是制定出与”乱作为”同样能够对号入座的认定,对埋头苦干、积极作为又有成效的干部要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不谋事、不作为的干部,该追究责任的要追究责任,该警示的要警示,真正做到”廉者上、能者上”,真正形成”干事创业光荣,不干事耻辱”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迅速成立了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部署召开了专项治理工作动员会议。二是深入对照检查,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6、。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责、部门和个人承担的责任,对照”为官不作为和衙门作风”的主要表现,逐项检查履职尽责情况,拉出详细专项治理清单,为专项治理工作打牢了基础。三是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对照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领导干部为官不作为和衙门作风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原因,逐部门逐人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公开整改承诺。四是加强督导检查,形成长效机制。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加大对作风问题的检查、整治和问责力度,积极探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把整改治理工作与完善体制机制相结合,加强督导检查,制定详细的督导检查措施和办法,认真检查,确保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列出具体案例,形成处理意见。五

7、是严格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专题台账。针对上级交办、征求意见、个人自查出来的问题,对照5个作风问题:领导干部不作为;一些干部服务意识不强,衙门作风严重,”冷、硬、横、推”问题;有些领导干部”请客不吃、送礼不要、有事不办”的问题;衙门作风的问题;对照部门单位职责和个人承担的责任,逐项检查履职尽责情况等问题统一编号,纳入工作管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明确了专项治理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结果。 为官不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篇二践行为官不为心得体会范文2016年践行为官不为心得体会范文1: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从严治党,一大批“老虎”、“苍蝇”被打掉,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因不作为、慢作为、乱

8、作为被问责、追责,严格治吏的制度“发条”在一扣扣拧紧再拧紧。这让许多干部感到,受到的约束和监督越来越严格了,压力前所未有,风险前所未有,纷纷感叹“为官不易”了。为官真的不易了吗?其实不然。对于干部的制约、监督制度早已有之,只不过现在抓执行、抓落实的力度加大了,形成了干部管理的新常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为官不易”时所强调的,现在的主要倾向不是严了,而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存在严过头的问题。在现实中不可小觑是,“为官不易”的思潮在干部队伍中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有的干部认为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有的干部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也有的干部工作中慢作为,甚至

9、不作为,推诱扯皮,遇到困难绕道走,一有硬任务就推给别人做;更有甚者,当好好先生,只练嘴把式,不下真功夫,工作中不敢担当,不愿担当,推卸责任。凡此种种,都是“为官不易”思潮下育出的“为官不为”的“畸形儿”。一些干部慨叹“为官不易”,一方面说明了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工作取得实效,形成高压态势,另一方面也说明某些干部的官本位思维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造。基于此,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组织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整治“四风”工作力度,坚决治理“为官不为行为,把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举措长期坚持下去,抓常抓长,真正让讲政冶、遵法纪、守规矩、敢担当成为干部队伍的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价值追求。2016年践

10、行为官不为心得体会范文2:为杜绝领导干部抓工作不实不力不为的现象,对进取意识不强的“守摊子”干部敲警钟,四川德阳市委制定出台关于处理“十不为”领导干部的意见,明确10类“不作为”,20条具体情形将受组织处理。近一个月来,共67名干部因“不为”受到免职等问责。在现实中不容忽视的是,过去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关键岗位的干部并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督,导致一些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过大,往往容易失去有效的制约,一旦利令智昏、堕入腐败深渊,导致了腐败的滋生蔓延,也无人敢去提醒、警告,这时当官是“容易”了,不但坑了治下的百姓,更害了干部自己。中央纪委不仅强调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党员领导干部心存戒惧、避免

11、小错积成大错,而且还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问责”,强调“一案双查”,并层层狠抓中秋、元旦、春节、端午等每一个节点,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一批“四风”问题的典型以儆效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让“为官不为”无处藏身为官一任,百姓寄予了厚重的期许,因此,地方官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不仅仅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贪、不腐、不出错,更要主动作为,首先,在思想上提高政治素养、树立正确三观,强化政治理论及业务学习,其次,要利用职权优势,统筹协调,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带领本地经济社会建设以及民生发展,这才是领导干部的本职工作。 为官不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篇三不敢为+不会为+不想为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不敢为+不会为+不想

12、为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感到,当前”为官不为”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有的在一个方面突出一些,有的三个方面兼而有之。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敢为+不会为+不想为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仅供参考。 不敢为+不会为+不想为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篇一: 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开展”三争”决战年活动中,强调全市党员干部要树立更加蓬勃向上的朝气,创业创新的底气,敢作敢为的胆气。通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全市干部队伍担当意识、敢为意识、争优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不敢为、不想为、不会为、乱作为”等”为官不为”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为此,积极开展”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力、执行力、落实力建设,还是当前全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既是对中央”三严三实”精神的具体落实,也是开展”三争”教育主题系列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 一、”为官不为”情况现状 1.不敢为 主要表现为三个”怕”: 一怕工作失误,不敢冒风险。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