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馆藏辽三彩.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34971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馆藏辽三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内蒙古馆藏辽三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馆藏辽三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馆藏辽三彩.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馆藏辽三彩辽三彩继承了唐三彩的传统,是一种低温瓷式釉陶,胎质粗而坚硬,呈灰黄白色或淡黄色。釉分白、黄、绿三色,绿色和黄色有深浅之分,深者呈墨绿色,浅者较艳,黄色深者为棕黄,浅者为淡黄。釉很厚,有的色浊不透明,呆滞而不光亮。这种器物釉和胎结合不紧密,极易剥落。有的釉质娇艳光洁,晶莹剔透,与胎结合较坚固。多数是沾半釉,少数除底足外全施釉。施釉前先在胎上挂白粉作衬,然后再施釉烧成。 辽三彩仿生器物造型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无疑是受契丹族传统审美情趣影响的结果。契丹族世代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过着逐水草而居、居无定处的生活。这里有的是广阔无垠的草原、山川湖泊、蓝天白云、花鸟虫鱼。大自然养育了

2、契丹民族,契丹族人民热爱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赞美自然,歌颂生活,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是他们赞美颂扬的对象,辽三彩仿生器物就是他们对颂扬对象的真实反映。可以说,辽三彩质朴大方的造型、广泛丰富的题材源于契丹民族的生活,源于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辽三彩交颈鸳鸯壶(图1)高23.2厘米。通辽市博物馆藏。整体呈圆雕交颈鸳鸯形,双翅并拢,翅膀上的羽毛按自然生长状态有序的排列,清晰可辨,尾巴相对较短并向下微垂,足曲于腹下。内侧鸳鸯嘴为注口,外侧鸳鸯嘴为流,翅上有柄,已缺失,鼓腹,平底。壶身施黄、白、绿色釉,灰白胎,质地细腻,施化妆土,足底部露眙。鸳鸯体形肥硕,交颈环绕,卧于莲花座上。造型优美,做

3、工精巧。这件鸳鸯壶壶嘴、执手残缺,底部有脱釉痕迹,但丝毫不影响整体造型的优美与生动,是辽三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辽三彩印花方碟(图2)口径12.4厘米,内蒙占博物院藏。方形,花口,平底。内壁印仡卉纹,内底印菊花纹。源于契丹木碟,属于契丹器形,也是模印、印花、成型一次完成。辽三彩釉陶碟者均为正方形,曲边斜直壁,平底。长城以北烧造的碟内印有同种同式的花纹,内底依底边压印方框,框内印四叶牡丹花一朵,四叶尖分别对碟的四角,碟壁也在四角和每边的中心部位压印短线,两侧印卷云,云纹中间印小朵牡丹,白地,绿云,黄花绿叶。关内地区窑场的三彩釉方碟和白瓷方碟,虽器形与关外窑场产品相同,但纹饰不同。辽三彩圆盘(图3)

4、高3.56厘米,翁牛特旗博物馆藏。敞口,浅腹,圈足,内有3个支钉痕。盘面白地,印花点黄,绿彩釉。盘内壁模印牡丹花纹、枝叶纹,盘心模印菊花纹、水波纹。盘口一周黄釉,盘外壁施黄色半釉。辽三彩印花海棠形盘(图4)长28.5厘米,宽16厘米。赤峰市博物馆藏。宽沿,浅斜腹,平底。施黄、绿、白三彩,主题为3朵印花纹饰,周围饰水波纹,施化妆土,釉较薄,底足无釉。模制,系仿金银器制成,属于典型的契丹器形,为中原窑场所不见。器形为八曲海棠花冠式,宽折沿,斜直壁,浅腹,平底。皆印花,未见划花或光素无纹者。纹饰为水波三花,并配以唐草、卷云等边饰。施黄、绿、白三彩釉,施二色釉者很少。此式盘可能是执壶的托盘。辽三彩器多

5、数为三彩釉,淡红色胎,口沿印卷草纹,内底印花。以黄色为主凋,纹饰则绿、黄、白三色兼施,以折枝牡丹双蝶、水波团状莲花纹最为常见,流行于8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研究者认为辽陶瓷海棠花式长盘形制的渊源可能是唐代的金银长盘,唐代的金银长盘到辽代还有类似的器形。朝阳辽耿延毅基(1020年)前室东壁壁面反映了侍宴的场景,其中有男仆手捧海棠花式长盘的形象,表明辽代这类器物早在11世纪初期就存在了。耿延毅墓壁画上的海棠花式长盘可能是金银器。巴林右旗泡了营窖藏出土的辽晚期银盘,在盘内纹饰的布局和题材乃至盘的边饰上都与辽陶瓷长盘如出一手。可以说,三彩长盘是辽代后期禁用金银随葬后对金银长盘的模仿。模糊构图是辽瓷装饰

6、美的又一种表现手法。辽宁锦西市西孤山辽大安五年(1079年)肖孝忠墓出土的三彩釉印游鱼戏莲纹海棠盘内满印水波纹地,正中印莲花一朵,绕以6尾游鱼,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生动活泼、妙趣横溢的写实小景,清澈的湖水,群鱼绕荷莲摇头摆尾追逐嬉戏,泛起重重涟漪,给人以无限遐思。乍看起来纹饰模糊不清,似有粗制滥造之嫌,但仔细品味,方知这正是辽代制瓷匠师的良苦用心所在。试想,鱼在水中被涟漪所没,焉能清晰?这样朦朦胧胧若隐若现才更合乎情理,也更有神秘感和韵味。这种对纹饰的模糊处理、哈恰反映出制瓷匠师们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辽三彩八角形高座砚(盘)(图5)高12.6厘米,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藏。盒状,平面作等

7、边八角形,由上下两部分扣合而成。下部分平面中央斜抹凹下,边缘作云角曲弧形,底部露胎。上部分宽平沿,施满釉。八边立面每面各成一幅图案,图案浮雕,内容均为花草云朵。釉色以橘黄为主,间隙补缀绿、白釉。釉色鲜明,质地光亮。八幅图案间隙对称,内容繁杂。胎质呈土黄色,胎质较粗。此类瓷器见有白瓷和三彩釉陶两种,以三彩釉陶者居多。造型有八方和圆形两式,筒形高座,直壁,平底,上承宽折沿浅盘,座内中空,座壁有一个或两个直径约0.5厘米的圆形排气孔。白瓷者雕刻双叶牡丹花图案,三彩釉者多印花,纹饰内容多是在方形、菱形或海棠花冠形开光内装饰或双叶或冈叶的带叶牡丹,并常配以鼓钉纹,还有契丹人物牵犬纹。 还见有一种圆形高座

8、盘(砚)器形比较特殊,底部制成砚面,曲边簸箕砚堂和砚池,印盆栽牡丹、流云和双叶牡丹纹。对这类器物的用途尚有争议,器座壁上的小孔曾被误认为是向座内注热水的注水孔,以便使盘中的食物保温,故有“温盘”和“暖盘”之说。实则这种孔是排气孔,专为避免烧制过程中随炉温增高,座内的气体急剧膨胀,导致器物破裂而特设,因此又有高座盘一说。但有人根据上述那件一面是砚另一面是盘的情况,认为应该是笔洗。笔洗乃涮笔用器,就目前所见,凡属笔洗均为弧壁敛口或立壁直口,只有这样涮笔时水才不致外溅。而此类器均为敞口、坦壁、浅腹、圈底,涮笔时水易外溅,从实用的角度来看用作“洗”是不实用的,故笔者认为还是定名“高座盘”为宜。高座盘是

9、辽代的典型器皿之一,高座平底,上承折沿大盘,体内中空,座壁设排气孔。本来在折沿盘的底部安圈足就可以了,但安设高座支撑在盘的口沿下,这就增强了器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使盘不致因受力不均而倾覆或损坏,而且座壁上的装饰花纹也不致于被盛放的食物所掩盖,无形中就增强了装饰美。我国东北地区盛产芍药、牡丹,因此辽瓷的花纹装饰也常以芍药、牡丹为题材。在装饰风格上与中原不同,主要是在器物较醒目部位以单株或双株花朵构成一幅图案,缠枝成变形的芍药、牡丹罕见。装饰手法是碗、盘内壁多印花,瓶罐腹部多刻或划、剔花装饰,并出现剔花填黑,为装饰美化瓷器辟出新途径。更奇巧的是,有的高座盘底部竟做成砚面,并印牡丹花卉,一面是高座盘,另一面是高座砚,一器多用,既增强了实用性,又增强了装饰效果,可谓独具匠心。辽三彩镂空香熏(图6)腹径13.4厘米。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四德堂乡辽墓出土,赤峰市敖汉旗博物馆藏。其形制源于唐代金银器香球,内置香料,点燃后香气袅袅,怡心养神。此香熏造型别致,镂空与贴塑完美结合,工艺精湛。辽三彩猫形砚滴(图7)高7.5厘米。赤峰市宁城县博物馆藏。呈蹲伏猫状,猫嘴为流,背有一圆形注水孔和一系。通体施黄、绿、白三色釉。为契丹器形,形体较小,曾被误认为是“扑满”。为模制黏合而成,中空,上面有菱形、半月形成不规则的长条形小孔,底部略平坦。(感谢内蒙古博物院孔群和通辽博物馆李铁军两先生供图)责编 耕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