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能力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讨.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34361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岗位能力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岗位能力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岗位能力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岗位能力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讨.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岗位能力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讨摘要:物联网专业作为近两年新开设专业,其课程体系设置一直都有争议。为探索适合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基于岗位能力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分析了物联网专业的岗位能力,构建了以岗位能力为主线、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在“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指导下,明确物联网专业岗位能力目标需求,以职业性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开发,为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基础。关键词:岗位能力;物联网;课程体系;职业性通过对国家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重庆市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状况以及物联网人才需求情况的深入调研和分析,重庆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于2011

2、年4月申报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并与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合作共建全国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认证实训基地,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高职高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一、岗位能力分析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具备从事电子及物联网应用专业领域设备的生产调试、维修和检验等岗位群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的组建、调试、维修、维护技能,服务于国内电子产品制造类及物联网应用类企业的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岗位及岗位群主要有:物联网设备的生产调试、维修和质量检验;物联网系统管理、运行维护、监控、故障排除;物联网工程实施及系统集成;物联网设备营销、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物联网产品以及应用平台

3、的辅助设计。从2011年至今,通过多次专业评审会讨论、分析专业培养岗位目标,明确岗位能力标准,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几年的建设,根据行业发展不断调整、完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岗位能力标准。表1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岗位、岗位群(含拓展岗位)职业能力对照表。二、以岗位能力为主线,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根据学院“产教结合”的办学特色,系部与教育部物联网人才孵化基地(无锡)深度合作,细化物联网应用工程师岗位(群)职业资格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轴,构建了模块化、层次性的专业课程体系(见表2)。专业课程改变了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做法,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

4、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能力培养,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在整个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课题组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来保证课程体系建设的一致性和可行性。1.以重点课程建设为龙头,全面推动课程改革与建设以重庆市级、院级精品课程为示范,院级重点课程为骨干,全面带动课程建设的大好局面。唐中剑副教授主持建设的路由与交换技术于2008年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该课程将重点放在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命令以及思科模拟配置软件等相关知识上面,使学生能进行实际网络配置。电子信息工程系立项建设了单片机应用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装调实训、电子设计实训等5门核心课程作为重点课程。2.

5、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学资源系部积极探索“2+1”模式,与教育部无锡物联网人才孵化基地全方位合作,共同制定了包括单片机应用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等7门课程标准,完成了包括电工电子、模拟电子技术multism仿真项目指导书、单片机技术试验指导书、传感器技术试验指导书5本实验实训指导书。3.课程开发体现职业性王宏松老师(企业工程师)主持的电子设计实训课程,以“智能教室系统”项目贯穿全课程,按照系统开发流程和软硬件工程规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研、规划、设计、编码、测试、配置、发布和项目管理,重现该系统的开发全过程。使学生在完整的项目开发过程中,对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和单片机应用等知识进行

6、学习应用、技能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景兴红老师主持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探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改革“先学后做”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教学法”,让学生在做中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学生的心理过程和行动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来学习,最后学会工作”的高职教育理念。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在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提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创新完成高强度的熟练性技能训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取得突破性提高。我系学生参加重庆市“盛群杯”单片机设计大赛、重庆“TI”杯设计大赛、

7、重庆市高职学生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物联网技能大赛等取得较好成绩,体现了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的成效。三、基于岗位能力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特色1.以“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标准、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采用基于“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根据岗位能力目标需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力实施“分层次”教学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构成“多类型”培养方式,以培养出适合重庆本土市场需求的高级技术

8、技能型人才。2.校、政、企结合的“2+1”培养模式校、政、企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是物联网专业课程的一个特色。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国家教育部IOT项目,及时体验物联网的最新技术、发展、政策信息等,始终处于行业最前沿。课程体系紧跟国家物联网规划发展的需求,真正实现“宽基础,多方向,易适应”的高职人才培养理念。3.将职业规范融入专业教学过程,逐渐养成学生良好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规范意识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逐步养成的。在专业技能课(如单片机及嵌入式实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编码规范、职业素质的体现,以及教师按物联网开发岗位要求学生参与模块设计、编码、测试、文档编制等提升学生职业素质。通

9、过案例教学、项目库练习、专业讲座、物联网设计大赛等方式培养学生职业规范意识;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参加实际项目或模拟项目学习培养学生良好职业规范实施能力。 四、今后课程建设思路要实现技能培养的目标,实践教学环节是第一重要的,用实践教学带动理论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今后课程建设要以产品为依托,合并专业实训组件,强调专业实训环节的顺序性、连续性、一致性。设想:以“传感器节点”产品作为实训载体,使学生在“电子装调实训”环节完成产品的焊接、组装、编程调试、性能测试等技能的培养;在“电子设计实训”环节完成RFID读写器、Zigbee终端及协调器产品的设计、开发、调试,技术参数验证、通信协议运用等能力的培

10、养;在“无线传感网组网实训”环节完成各传感器节点产品的组网、功能运行、简单的人-机界面开发等能力的培养。具体的实训产品应根据学生层次进行区分。对于高职学生,应包含红外、HF RFID读写器或Zigbee终端;而对于本科学生还应增加WIFI、蓝牙、UHF RFID读写器和Zigbee协调器等。实训产品的制作应严格按工厂生产标准要求,让学生尽早熟悉岗位需求。参考文献:1 夏昌浩,向学军,胡翔勇,吉培荣.英国南岸大学电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比较J.理工高教研究,2014,(4).2 唐峰.浅谈电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5).3 王洪新.我在电类专业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电力

11、教育,2014,(2).4 唐文荣.技工学校电类专业建设及教学思路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4,(11).5 谢泽会,曹卫峰,邓玮.关于电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6 宰倩倩.电类专业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3,(Z2).7 赵世伟.电类专业课教学的新设想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8 虞叶鸣.如何让中职学生在学习电类专业课时找到感觉J.才智,2013,(32).9 莫莉萍.高职电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研究J.内江科技,2012,(11).10 陈忠华,闫孝?,陈伟华.电类专业基础课程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初探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