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34236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热容教师寄语“实验后的思考有时比实验本身更重要!牛顿”学习目标1.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 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教学重点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读法及其物理意义教学难点对物质的比热容的理解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 学 过 程一、知识回顾:内能的含义?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什么?各举一例。3.什么是热量?热量的单位?知识准备1、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烧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烧半壶水所用的时间要长,说明物体所吸收的热量与_有关。2、把一壶水烧成开水比烧成温水所用的时间长,说明了物体所吸收的热

2、量的多少与_有关。结论:对于同种物质(例如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当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猜想: 二、合作探究:探究课题1: 物体吸收的热量是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实验设计: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131页“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并结合桌上的实验器材,边讨论边合作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数据记录: 液体名称液体质量/液体初温1/液体末温2/升高的温度21/加热时间/水30酒精30分析与论证-请同学们从这些数据中,总结出物质的吸热多少与种类 。(有关或无关)推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 。误差分析(评估)酒

3、精灯火焰大小难以保证完全相同;加热时间难以相等;热散失的存在;温度计间的差异等等。分析与归纳我们用单位时间通过路程的多少来定义速度;单位体积所含质量多少来定义密度请类比“速度”和“密度”的定义方式给比热容下个定义1、定义: 。2、国际单位: 。 3、符号: 。4、意义:看常见物质比热容表,了解各物质的比热容,可知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相同、不同),水的比热容最大,是 ,它的意义是 。沙石的比热容是 ,它的意义是 ,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 (快、慢)5、水比热容大的应用: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用热水来取暖,你能解释这样做的原因么?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

4、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你能解释这种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么?探究 2:热量的计算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_ J;1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2Kg 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J;2Kg 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如果我们用Q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用t表示温度的变化,你能总结出物体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吗?Q = _ _。请利用公式计算:1、在标准气压下,将0.5Kg,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质量为5kg的热水,从100降到8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三、我的疑

5、问四、当堂达标1、 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度。(1) )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 (2)实验中小明猜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2、 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3、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3.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2。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c水),则砂石升高的温度将 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教 学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