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特征文字素材6鲁教必修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307235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特征文字素材6鲁教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特征文字素材6鲁教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特征文字素材6鲁教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特征文字素材6鲁教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特征文字素材6鲁教必修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特征 文字素材(6)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类型之多,为世界罕见。在中国,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石、白云岩、石膏和岩盐等)分布很广。据不完全统计,总面积达200万平方千米,其中裸露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埋藏的碳酸盐岩石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碳酸盐岩石在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但以桂、黔和滇东部地区分布最广。湘西、鄂西、川东、鲁、晋等地,碳酸盐岩石分布的面积也较广。中国喀斯特的地带性特征中国东部喀斯特地貌呈纬度地带性分布,自南而北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和温带喀斯特。中国西部由于受水分的限制或地形的影响,属干旱地

2、区喀斯特(西北地区)和寒冻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热带喀斯特以峰林洼地为代表,分布于桂、粤西、滇东和黔南等地。地下洞穴众多,以溶蚀性拱形洞穴为主。地下河的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大,故称地下水系,平均流域面积为160平方千米,最大的地苏地下河流域面积达1000平方千米。地表发育了众多洼地,峰丛区域平均每平方千米达2.5个,洼地间距为100300米,正地形被分割破碎,呈现峰林洼地地貌。峰林的坡度很陡,一般大于45。峰林又可分为孤峰、疏峰和峰丛等类型,奇峰异洞是热带喀斯特的典型特征。中国热带海洋的珊瑚礁是最年轻的碳酸盐岩,大多形成于晚更新世和全新世。高出海面仅几米至10余米,发育了大的洞穴和天生桥、滨岸

3、溶蚀崖及溶沟、石芽等,构成礁岛的珊瑚礁多溶孔景观。亚热带喀斯特地貌以缓丘洼地(谷地)为代表,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下河较热带多而短小,平均流域面积小于60平方千米。洼地较少,每平方千米仅为1个左右,且从南向北减少,相反,干谷的比例却迅速增加。正地形不很典型,主要为馒头状丘陵,其坡度一般为25左右,洞穴数量较热带大为减少,以溶蚀裂隙性洞穴居多,溶蚀型拱状洞穴在亚热带喀斯特的南部较多。温带喀斯特以喀斯特化山地干谷为代表,地下洞穴虽有发育,一般都为裂隙性洞穴,其规模较小。喀斯特泉较为突出,一般都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较大的流量,例如趵突泉和娘子关泉等。这一带中洼地极少,干谷众多。正地形与普通山地类同

4、,唯山顶有残存的古亚热带发育的缓丘洼地和缓丘一干谷等地貌。强烈下切的河流形成峡谷,局部地区,如拒马河两岸有类峰林地貌。干旱地区喀斯特现象发育微弱,仅在少数灰岩裂隙中有轻微的溶蚀痕迹,有些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地下溶洞极少,已不能构成渗漏和地基不稳的因素。寒冻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喀斯特处于冰缘作用下,冻融风化强烈,喀斯特地貌颇具特色,常见的有冻融石丘、石墙等,其下部覆盖冰缘作用形成的岩屑坡。山坡上发育有很浅的岩洞,还可见到一些穿洞。偶见洼地。喀斯特的开发利用喀斯特地区地表异常缺水和多洪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但地下水蕴藏丰富,径流系数在热带喀斯特区域为50%80%。亚热带喀斯特区域为30%40%,温

5、带为10%20%。在华北一些石灰岩分布地区,地下水在山前以泉的方式流出,如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河南辉县的百泉、山西太原的晋祠泉、阳泉的娘子关泉和济南的趵突泉等。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泉,对工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南方多地下河,引喀斯特泉堵地下河,钻井提水等方法可解决工农业用水问题。地下河纵剖面呈阶梯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以筑坝发电。如云南丘北六郎洞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利用地下河的水电站。湘、黔也利用这种优越条件建造了多座400千瓦以上的地下水电站。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洞穴,常造成水库渗漏,对坝体、交通线和厂矿建筑等构成不稳定的因素。研究和探测地下洞穴的分布,及时采取措施,是喀斯特地区建设成功的关键。

6、喀斯特地区有丰富的矿床,例如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石膏和岩盐等。在喀斯特剥蚀面上和洼地中沉积有铝土矿,古溶洞和裂罅中沉积有铅、锌、硫化物、汞等砂矿体,地下溶洞也是富集石油和天然气的良好场所,华北地区的一些油田就是位于喀斯特区域。有些溶洞可作地下厂址和地下仓库。喀斯特发育的多轮回和地带性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巧夺天工的洞穴奇景,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氧循环氧的地球化学循环涉及的环节非常复杂,包括了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甚至整个地球的方方面面,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领域之一。大气与海水的相互作用,生物的生理活动,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异以及岩石圈表层的地质作用,大气圈臭氧层的变化等

7、等过程都发生着氧的交换。目前氧循环的研究主要通过分析氧同位素的构成,分馏机理等特征来探求氧的分异、固定、流动和混合的过程。至今科学家们还没有建立起氧循环系统的完整结构。但生物活动引起的氧循环已为人们所知全球氮循环大气中的氮以分子形式存在,占大气总量的78。但是氮分子在化学性质上具惰性,只有大气中偶尔的闪电可以分解少量氮分子成为氮的化合物。这部分氮化合物随降水进入土壤和海洋。陆地上也有少量植物可以直接吸收氮分子。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氮分子溶解于海洋中。但总的来说,大气中参与氮循环的氮是很少的。岩石和矿物中的氮被风化后进入土壤,一部分被生物体吸收,一部分被地表径流带人海洋。海洋接纳了来自土壤和大气的

8、氮,其中的一部分被生物体吸收。生物体死后,生物体内的氮一部分以挥发性氮化合物的形式进入大气,一部分又返回土壤,还有一部分以沉积物的形式沉积在大洋深处。全球硫循环自然界的硫最初来自于黄铁矿(FeS2)和黄铜矿(CuFeS2)等含硫的矿物。但这些矿物被风化剥蚀后,硫就进入了土壤。土壤中的硫一部分被地表径流溶解进入海洋,一部分被氧化以挥发性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的关系分布于生物圈。进人海洋的硫,一部分以沉积的方式,亿万年之后成为煤或石油中的硫,一部分进入生物体被吸收。生物体中的硫在生物体死亡腐败过程中,一部分以H2S的方式进入大气,其余的重又回到土壤,使循环得以继续。而

9、大气中的硫却以降水的形式落到海洋、土壤中,又开始了它们的下一轮次的循环。磷循环磷灰石构成了磷的巨大储备库,而含磷灰石岩石的风化,又将大量磷酸盐转交给了陆地上的生态系统。与水循环同时发生的则是大量磷酸盐被淋洗并被带人海洋。在海洋中,它们使近海岸水中的磷含量增加,并供给浮游生物及其消费者需要。而后,进入食物链的磷将随该食物链上死亡的生物尸体沉入海洋深处,其中一部分将沉积在不深的泥沙中,而且还将被海洋生态系统重新取回利用。埋藏于深处沉积岩中的磷酸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将凝结成磷酸盐结核,保存在深水之中。一些磷酸盐还可能与SiO2凝结在一起而转变成硅藻的结皮沉积层,这些沉积层组成了巨大的磷酸盐矿床。通过海鸟和人类的捕捞活动可使一部分磷返回陆地。但从数量上比起来,每年从岩层中溶解出来的以及从肥料中淋洗出来的磷酸盐要少多了。其余部分则将被埋存于深处的沉积物内。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