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唐代天宝政局与安史之乱.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30541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唐代天宝政局与安史之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7.唐代天宝政局与安史之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7.唐代天宝政局与安史之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7.唐代天宝政局与安史之乱.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7.唐代天宝政局与安史之乱.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唐代天宝政局与安史之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唐代天宝政局与安史之乱.ppt(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晚年唐玄宗2 外重内轻之格局 华清宫石砌汤驰遗址 莲花汤与海棠汤遗址 长恨歌白居易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陈寅恪著 元白诗笺证稿 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 新疆 新疆 甘肃 宁夏 山西 北京 辽宁 青海 四川 广东 安西节度使 北庭节度使 河西节度使 朔方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范阳节度使 平卢节度使 陇右节度使 剑南节度使 岭南五府经略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边镇兵 49万中央军 9万 高丽 高仙芝 安西节度使 突骑施 哥舒翰 陇右节度使 突厥 安思顺 朔方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粟特 安禄山 平卢节度使 范阳节度使 1 安禄山其人2 八年内乱 唐姚汝能 安禄山事迹

2、安禄山 营州杂种胡也 小名轧荦山 母阿史德氏 为突厥巫 无子 祷轧荦山神 应而生焉 长而奸贼残忍 多智计 善揣人情 解九蕃语 为诸蕃互市牙朗 玄宗每令作胡旋舞 其疾如风 荣新江教授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 安禄山的种族与宗教信仰 安禄山出身粟特 自称为 光明之神 的化身 利用宗教力量团聚粟特胡众 号召民众 长安 马嵬驿 成都 灵武 天宝十五载 756 正月 安禄山在洛阳称帝 国号 大燕 同年六月 叛军攻破潼关 占领长安 唐玄宗西逃 发生马嵬兵变 唐玄宗七月抵达成都同年七月十二日 唐肃宗即位于灵武 尊玄宗为上皇天帝 年号至德 明皇幸蜀图 唐明皇幸蜀闻铃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

3、雨闻铃肠断声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 原来只在边疆地区设置的节度使在内地大量设立 并且一些节度使乘机扩充势力 在叛乱平定后仍长期保持半独立的状态 他们割据一方 被称为 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 局面在唐肃宗后长期延续 开五代十国之局面 新唐书 卷五 兵志 大盗既灭 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 列为侯王者 皆除节度使 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 大者连州十余 小者犹兼三四 故兵骄则逐帅 帅强则叛上 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 或取舍由于士卒 往往自择将吏 号为 留后 以邀命于朝 天子顾力不能制 则忍耻含垢 因而抚之 谓之姑息之政 藩镇的三种类型 中间状态 与中央存在摩擦 但未达到割据的程度 中原 西南 西北地区 中央直接控制 为唐后期立国之根本 东南地区 与中央对立 长期割据 虽名藩臣 羁縻而已 河北地区 天宝政局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