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温故知新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学案中图必修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30438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温故知新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学案中图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温故知新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学案中图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温故知新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学案中图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温故知新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学案中图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温故知新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学案中图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参考一、课标导航1.根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示意图”,认识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特点;结合“大气的温室效应示意图”,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2.联系气温、气压与气流的关系,理解热力环流的知识;根据受力与运动的关系认识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结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理解南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变化。3.掌握气团和锋、气旋和反气旋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培养观察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指要讲授本节内容要注意物理

2、知识、规律和原理的迁移应用。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要运用物理学中“气压”的原理绘图分析,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形成过程要运用物理学中“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绘图分析。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可借鉴物理学中的“左右手定则”来判断。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应用性较强。教学中要随时关注热点事件,及时补充新材料,如台风、沙尘暴的发生等,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用教材知识解释现实问题,增强学习兴趣和自我探究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材静态图片难以展现的内容,如热力环流的形成、三圈环流、锋面天气等动态地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温故知新新知预习一、大气

3、的受热过程1._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反射:_和_具有反射作用;云的反射作用显著,云层愈,反射作用愈强。(2)散射:_和_具有散射作用,使部分太阳辐射改变方向。波长较短的_色光最易被散射。(3)吸收:具有选择性;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_;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_;对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4)由于大气削弱作用的存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向两极_。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地面长波辐射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_和_吸收,增高了大气温度。_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2)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

4、辐射散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_作用。4.意义: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_地表的气温;夜间,大气的_作用能使地表散热变慢。这两种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是_了气温的日较差,为生物生存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二、大气运动1.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_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过程:近地面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形成_压;相应高空空气聚积,形成压。近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空气密度加大而形成_压;相应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_压。水平方向上,空气由压流向_压,形成闭合环流。(3)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由_压水平流向_压,形成了风。高空风向受_力和_力

5、的影响,风向_于等压线;近地面风向受_力、_力和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_。2.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极地_压带南北纬90附近副极地_压带南北纬60附近中纬_带副热带_气压带南北纬30附近赤道_气压带赤道(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致,北半球夏季_移,冬季_移。3.南、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1)南半球_面积较小,_面积较大,地表相对均匀,气压带较完整,呈_状分布。(2)北半球_面积较大,海陆差异明显,气压带、风带被分割成几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3)季风环流:海陆_差异及_的季节性移动是形成季风的原因。东亚季风冬季_风,夏季_风。南亚季_风

6、冬季风,夏季_风。4.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_。(2)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受控制,_;冬季受_控制,_,形成地中海气候。(3)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_风,终年湿润,气温适中,形成_气候。三、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1.气团和锋(1)气团: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属性比较_、相似的大团空气。根据气团的温度特征,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根据气团的湿度特征,可分为海洋性气团和大陆性气团。(2)_:温度或密度相差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后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区。(3)冷锋:_气团主动向_气团移动的锋。过境时天气剧烈变化,包括雷雨天气,过境后天气晴朗,

7、气温下降,气压_。(4)暖锋:_气团主动向_气团移动的锋。过境时天气可能出现_或_,过境后天气温暖潮湿。(5)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两个气团僵持在一起。带来连续的_和_天气。2.气旋和反气旋(1)气旋:伴随低气压形成的空气旋涡。北半球_时针旋转辐合,南半球_时针旋转辐合,中心气流_。过境时常出现_天气。(2)反气旋:伴随高气压出现的空气旋涡。北半球_时针旋转辐散,南半球_时针旋转辐散,中心气流_。过境时常带来_、_的天气。知识回顾一、藏袍与高原气候 西藏属于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可是藏袍却要把一只袖子脱下来穿,为什么呢?藏民祖祖辈辈生活在海拔4 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8、。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间,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在长期生产、生活和生存的实践中,为适应高寒地区昼夜温差大这种天气,他们特别缝制了一种宽松、肥大的衣服藏袍。每当外出或劳作时,随着气温升降的变化用袖子来调节体温:气温渐高时就褪去一只袖子,气温再高就将另一只袖子褪下来别在腰间;气温渐低时就穿上一只袖子,气温再低就穿上另一只袖子。二、一天中最高气温不在正午 初中地理我们学过一天当中陆地上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大气的受热主要是受地面放出来的热量的影响,而不是直接来自太阳。三、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的最高气温不在6月 陆地上北半球平均最高气温约

9、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四、篝火灰烬向上升 野营时,点上一堆篝火,灰烬在火堆上随热空气向上升,在火堆周围落下。五、盛行风影响航速 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北京的李先生到乌鲁木齐旅游,结果,他惊奇地发现,同一班民航飞机,同一航速,同一航线,往返一次结果飞行时间相差半个多小时。历史上帆船时代,信风曾促进了世界古代贸易的发展,被称为“贸易风”。六、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初中地理我们学过:地球上共形成了南北对称分布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地面受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类型也就不同。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初中学习地理时,我们归纳过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气压

10、带和风带、洋流因素。八、季风 平时生活中我们感受到:冬季和夏季风向有明显的变化。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九、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我国民谚中有“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意思是说,春天降雨大多伴随着暖气团的势力增强,它主动前进,降雨后气温升高;秋雨大多伴随着冷气团南侵,降雨后气温下降。十、梅雨和伏旱天气 初中地理我们学过,我国江淮地区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大约一个月阴雨连绵叫梅雨;梅雨结束后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十一、寒潮和台风 初中地理提到,寒潮和台风都是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 每年秋末、冬季和初春,常有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侵入我国。这种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即为寒潮。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多台风。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