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生物化学上.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29481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生物化学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生物化学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生物化学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生物化学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生物化学上.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生物化学一、竞赛中涉及的问题在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中,已简单介绍过蛋白质、核酸、ATP的结构和功能、酶和酶特性以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知识,根据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纲要和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大纲(试行)的要求,有关生物化学的内容在竞赛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知识,还必须在原有高中生物基础上加以充实和提高。(一)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占细胞干重的一半,生物膜中蛋白质的含量占6070,蛋白质在原生质的有机成分中占80。所有蛋白质的元素组成都很近似,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其中平均含氮量约占16,这是蛋白质在元素组成上的一个特点。蛋白质是一类极为复杂的含氮

2、高分子化合物,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19种结构可用通式表示。另一种为脯氨酸,它也有类似结构,但侧链与氮原子相接形成亚氨基酸。除甘氨酸外,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具有不对称碳原子,都有L型与D一型之分,为区别两种构型,通过与甘油醛的构型相比较,人为地规定一种为L型,另种为D一型。当书写时NH2写在左边为L型,NH2在右为D一型。已知天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属L型。20种基本氨基酸中,有许多是能在生物体内从其他化合物合成的。但其中有8种氨基酸是不能在人体内合成的,叫必需氨酸。它们是:苏氨酸(Thr)、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甲硫酸

3、(Met)、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y)、赖氨酸(Lys)和缬氨酸(Val)。20种氨基酸的分类,主要是根据R基来区分的。早些年根据R基的结构把氨基酸分为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族三类,其中脂肪族又分为中性(一氨基一羧基)、酸性(一氨基二羧基)和碱性(二氨基一羧基)氨基酸。近年来都按R基的极性来区分氨酸的种类。对于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氨基酸来说,在中性溶液中或固体状态下,是以中性分子的形式还是以两性离子的式存在呢?许多实验证明主要是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 中性分子形式 两性离子形式氨基酸由于含有氨基和羧基,因此在化学性质上表现为是的一种兼有弱碱和弱酸的两性化合物。氨基酸在溶液中的带电状

4、态,会随着溶液的pH值而变化,如果氨基酸的净电荷等于零,在外加电场中不发生向正极或负极移动的现象,在这种状态下溶液的pH值称为其等电点,常用pI表示。由于各种氨基酸都有特定的等电点,因此当溶液的pH值低于某氨基酸的等电点时,则该氨基酸带净正电荷,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若溶液的pH值高于某氨基酸的等电点时,则该氨基酸带净负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氨基酸等电点的计算方法:对于单氨基单羧基的氨基酸,其等电点是pK1和Pk2的算术平均值,即从pI1/2(pK1pK2)公式中求得;对于含有3个可解离基团的氨基酸来说,只要依次写出它从酸性经过中性至碱性溶溶解高过程中的各种离子形式,然后取两性离子两侧的pK

5、值的算术平均值,即可得其pI值。例如Asp解离时,有3个pK值,在不同pH条件下可以有4种离子形式,如下图所示。在等电点时,两性离子形式主要是Asp,因此Asp的pI1/2(pK1pK2)1/2(2.093.86)2.98。同样方法可以求得其他含有3个pK值的氨基酸的等电点。各种氨基酸在可见光区都没有光吸收,而在紫外光区仅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有吸收能力。其中色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9nm,酪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8nm,苯丙氨酸的为259nm。利用紫外光法可以测定这些氨基酸的含量。蛋白质在280nm的紫外光吸收绝大部分是由色氨酸和酪氨酸所引起的。因此测定蛋白质含量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

6、定蛋白质在280nm的光吸收值是一种既简便而又快速的方法。2蛋白质的化学结构与空间结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借助肽键连接在一起的。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与相邻的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羧基,通过失水缩合而成,这样连起来的氨基酸聚合物叫做肽。肽链上的各个氨基酸,由于在相互连接的过程中丢失了氨上的H和羧基上的OH,被称之为氨基酸残基。在多肽链一端氨基酸含有一个尚未反应的游离氨基(一NH2),称为肽链的氨末端氨基酸或N末端氨基酸;另一端的氨基酸含有一个尚未反应的游离羧基(COOH),称为肽链的羧基末端氨基酸或C末端氨基酸。一般表示多肽链时,总是把N末端写在左边,C末端写右边。合成肽链时,合成方向是

7、从N末端开始,逐渐向C末延伸。各种蛋白质分子都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即构象。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又称初级结构或化学结构,是指组成蛋质分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多肽链的数目,同时也包括链内或键间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等。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是由共价键形成的,肽键和二硫键都属于共价键。肽键是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连接的基本方式,形成共价主链。二硫键(SS)是由两个半胱氨酸(残基)脱氢连接而成的,是连接肽链内或肽链间的主要化学键。二硫键在蛋白质分子中起着稳定肽链空间结构的作用,往往与生物活力有关。二硫键被破坏后,蛋白质或多肽的生物活力就会丧失。蛋白质结构中,二硫键的数目多,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就越

8、强。在生物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皮、角、毛发的蛋白质中,二硫键最多。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本身折叠和盘绕方式,是指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向单一方向卷曲而形成的有周期性重复的主体结构或构象。这种周期性的结构是以肽链内或各肽链间的氢键来维持。常见的二级结构有螺旋、折叠、转角等。例如动物的各种纤维蛋白,它们的分子围绕一个纵轴缠绕成螺旋状,称为螺旋。相邻的螺旋以氢键相连,以保持构象的稳定。指甲、毛发以及有蹄类的蹄、角、羊毛等的成分都是呈螺旋的纤维蛋白,又称角蛋白。折叠片是并列的比螺旋更为伸展的肽链,互相以氢铸连接起来而成为片层状,如蚕丝、蛛丝中的角蛋白。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

9、折叠,构成一个很不规则的具有特定构象的蛋白质分子。维持三级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一些所谓弱的相互作用,即次级键或称非共价键,包括氢键、盐键、疏水键和范德华力等。盐键又称离子健,是蛋白质分子中正、负电荷的侧链基团互相接近,通过静电吸引而形成的,如羧基和氨基、胍基、咪唑基等基团之间的作用力。疏水键是多肽链上的某些氨基酸的疏水基团或疏水侧链(非极性侧链)由于避开水而造成相互接近、粘附聚集在一起。它在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方面占有突出地位。范德华引力是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此外二硫键也对三级结构的构象起稳定作用。具有三级结构的球蛋白是一类比纤维蛋白的构象更复杂的蛋白质。肽链也有螺旋、折叠片等构象单元,这些构象单元

10、之间由肽链中不规则卷曲的肽段相连接,使整个肽铸折叠成近乎球状的不规则形状。酶、多种蛋白质激素、各种抗体以及细胞质和细胞膜中的蛋白质都是球蛋白。和纤维蛋白不同,球蛋白的表面富有亲水基团,因此都能溶于水。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聚合而成特定构象的蛋白质分子。构成功能单位的各条肽链,称为亚基,一般地说,亚基单独存在时没有生物活力,只有聚合成四级结构才具有完整的生物活性。例如,磷酸化酶是由2个亚基构成的,谷氨酸脱氢酶是由6个相同的亚基构成的,血红蛋白是由4个不同的亚基(2个肽链,2个链)构成的,每个链都是一个具三级结构的球蛋白。亚基聚合成四级结构,是通过分子表面的一些次

11、级键,主要是盐键和氢键结合而联系在一起的。有些蛋白质分子只有一、二、三级结构,并无四级结构,如肌红蛋白、细胞色素C、核糖核酸酶、溶菌酶等。另一些蛋白质,则一、二、三、四级结构同时存在,如血红蛋白、过氧化氢酶、谷氨酸脱氢酶等。3蛋白质的性质及生物学功能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分子组成的,分子量很大。所以它有的性质与氨基酸相同,有的性质又与氨基酸不同,如胶体性质、变构作用和变性作用等。(1)胶体性质:蛋白质分子量很大,容易在水中形成胶体粒,具有胶体性质。在水溶液中,蛋白质形成亲水胶体,就是在胶体颗粒之外包含有一层水膜。水膜可以把各个颗粒相互隔开,所以颗粒不会凝聚成块而下沉。(2)变构作用:含2个以上亚

12、基的蛋白质分子,如果其中一个亚基与小分子物质结合,那就不但该亚基的空间结构要发生变化,其他亚基的构象也将发生变化,结果整个蛋白质分子的构象乃至活性均将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变构或别构作用。例如,某些酶分子可以和它所催化的最终产物结合,引起变构效应,使酶的活力降低,从而起到反馈抑制的效果。(3)变性作用:蛋白质在重金属盐(汞盐、银盐、铜盐等)、酸、碱、乙醛、尿素等的存在下,或是加热至70100,或在X射线、紫外线的作用下,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和破坏,从而失去生物学活性,这种现象称为变性。变性过程中不发生肽键断裂和二硫键的破坏,因而不发生一级结构的破坏,而主要发生氢键、疏水键的破坏,使肽链的有序的卷

13、曲、折叠状态变为松散无序。种类繁多的蛋白质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归纳起来主要具有下列5个方面:(1)作为酶,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2)作为结构成分,它规定和维持细胞的构造。(3)作为代谢的调节者(激素或阻遏物),它能协调和指导细胞内的化学过程。(4)作为运输工具,它能在细胞内或者透过细胞膜传递小分子或离子。(5)作为抗体,它起着保护有机体,防御外物入侵的作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现象不可缺少的,即使像病毒、类病毒那样以核酸为主体的生物,也必须在它们寄生的活细胞的蛋白质的作用下,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二)核酸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核酸是生物体内极其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最早是瑞

14、士的化学家米歇尔于1870年从脓细胞的核中分离出来的,由于它们是酸性的,并且最先是从核中分离的,故称为核酸。核酸的发现比蛋白质晚得多。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核糖核酸(简称RNA)两大类,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核苷酸(包含脱氧核苷酸)。1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每一个核苷酸分子由一分子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碱基分为两类:一类是嘌呤,为双环分子;另一类是嘧啶,为单环分子。嘌呤一般均有A、G2种,嘧啶一般有C、T、U3种。这5种碱基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由上述结构式可知:腺嘌呤是嘌呤的6位碳原子上的H被氨基取代。鸟嘌呤是嘌呤的2位碳原子上的H被氨基取代,6位

15、碳原子上的H被酮基取代。3种嘧啶都是在嘧啶2位碳原子上由酮基取代H,在4位碳原子上由氨基或酮基取代H而成,对于T,嘧啶的5位碳原子上由甲基取代了H。凡含有酮基的嘧啶或嘌呤在溶液中可以发生酮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现象。结晶状态时,为这种异构体的容量混合物。在生物体内则以酮式占优势,这对于核酸分子中氢键结构的形成非常重要。例如尿嘧啶的互变异构反应式如下图。 酮式(2,4二氧嘧啶) 烯酸式(2,4二羟嘧啶)在一些核酸中还存在少量其他修饰碱基。由于含量很少,故又称微量碱基或稀有碱基。核酸中修饰碱基多是4种主要碱基的衍生物。tRNA中的修饰碱基种类较多,如次黄嘌呤、二氢尿嘧啶、5甲基尿嘧啶、4硫尿嘧啶等,tRNA中修饰碱基含量不一,某些tRNA中的修饰碱基可达碱基总量的10或更多。核苷是核糖或脱氧核糖与嘌呤或嘧啶生成的糖苷。戊糖的第1碳原子(C1)通常与嘌呤的第9氮原子或嘧啶的第1氮原子相连。在tRNA中存在少量5核糖尿嘧啶,这是一种碳苷,其C1是与尿嘧啶的第5位碳原子相连,因为这种戊糖与碱基的连接方式特殊(为CC连接),故称为假尿苷如下图。腺苷(A) 脱氧胸苷(dT) 假尿苷()核苷酸是由核苷中糖的某一羟基与磷酸脱水缩合而成的磷酸酯。核苷酸的核糖有3个自由的羟基,可与磷酸酯化分别生成2、3和5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只有2个自由羟基,只能生成3和5脱氧核苷酸。生物体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