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州高二化学分科考试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27456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黔东南州高二化学分科考试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贵州黔东南州高二化学分科考试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贵州黔东南州高二化学分科考试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黔东南州高二化学分科考试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黔东南州高二化学分科考试 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分科考试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人教必修2。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Cu-64第卷(选择题

2、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B大量开发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C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2中国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是A甲骨 B竹简 C丝帛 D青铜器3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烯烃 B石油的催化重整是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C石油分馏出的

3、各馏分均是纯净物 D煤干馏产生的煤焦油经分馏可得到芳香烃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 BMg2+的结构示意图:C硫化钠的电子式: D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7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的是ANH4ClNH3+HCl BNH3+CO2+H2ONH4HCO3C2Na2O2+2H2O4NaOH+O2 D2NaOH+Cl2NaCl+NaClO+

4、H2O8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BACD B原子序数 DCBAC离子半径 CDAB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9由锌片和石墨棒作为电极的原电池,电极反应分别是:石墨 2H2O+O2+4e4OH;锌片 2Zn+4OH4e2ZnO+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子从石墨经外电路流向锌片 B锌片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D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0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A和B放入容积为V L的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3C(g)+2D(g),经5 min后测得

5、容器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 molL1min1。C的物质的量为1.5 mol,则V等于A2 B3 C4 D511、三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9H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苯互为同系物B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C和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处于同一平面D和都能使Br2的CCl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褐色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水解 B酯化 C加成 D加聚1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碳、硅非金属性强弱:将CO2气体通入水玻璃中,观察现象B检验淀粉水解是否生成葡萄糖: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直接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观

6、察现象C探究NaCl是否属于离子化合物:将两个电极插入NaCl溶液中,进行导电性试验D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中的水14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一定达到平衡的标志是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单位时间内m mol A发生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发生断键反应A B C D15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

7、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WZ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WYX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W与Y所形成的化合物来制取WDX的一种氢化物可以和Z的单质反应生成大量白烟16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从浓缩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装置中通入的a气体是Cl2B实验时应在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入热空气CB装置中通入b气体后发生的反应为SO2+Br2+2H2OH2SO4+2HBrDC装置的作用只是吸收多余的SO2气体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8、)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7题第21题5个大题,共52分。17(8分)(1)已知2 mol H1 mol H2放出437.6 kJ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氢气分子内每个氢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B一个氢气分子的能量比两个氢原子的能量低C1 mol H2 离解成 2 mol H要放出437.6 kJ热量D氢原子比氢气分子稳定(2)如图所示,在锥形瓶放置装有水的小试管,往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烧碱固体,浓硫酸,硝酸铵固体,NaCl固体,其中能使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的是_(填序号)。(3)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电池相比,该电池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

9、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请回答下列问题:高铁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放电时,正极发生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已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放电时,_(填“正”或“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18(13分)X、Y、Z、M、W、Q、R是7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元素代号XYZMWQR原子半径/nm0.1860.1430.1040.0990.0700.0660.032主要化合价+1+3+6,2+7,1+5,32+1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10、_;X、Y、Q各自形成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填离子符号)。W和R按原子个数比14构成的阳离子所含的化学键是_。(2)表中所列4种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弱的是_(填化学式),其电离方程式为_。(3)M与Z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填元素名称),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_。(4)在稀硫酸中,KMnO4和H2O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KMnO4+_H2O2+_H2SO4 _K2SO4+_MnSO4+_O2+_H2O当有0.5 mol H2O2参加此反应,电子转移的个数为_。19(11分)已知下列数据: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乙醇

11、11478.40.79乙酸16.6117.91.05乙酸乙酯83.677.50.900浓H2SO43381.84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装置如上图所示,主要步骤为:在30 mL的大试管中按体积比232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共7 mol);按照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10 mL饱和Na2CO3溶液的(加入2滴酚酞试液)试管中;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待小试管中收集约2 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出小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配制这一比例的混合液的操作是_。(2)写出该实验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浓H2SO4的作用

12、是_。(3)步骤中,用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其原因是_;(4)步骤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5)步骤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方法是_;(6)为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上图甲、乙的装置(乙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Na2CO3溶液提取圆底烧瓶中产物)。你认为哪种装置更合理,为什么?_。20(11分)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某同学设计从孔雀石中冶炼铜的方案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将孔雀石粉碎的目的是_,加入过量稀硫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操作a的名称是_,在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的反应有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A的化学式为_,在悬浊液中加入A的目的是_(4)从滤液中获得铜的另外一种方案是:2CuSO4+2H2O2Cu+O2+2H2SO4现有111 kg CuCO3Cu(O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