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一化学期中.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24688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一化学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高一化学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高一化学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高一化学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一化学期中.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非化学班)第I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本题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江苏省已开始大力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下列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A. 将废旧电池深埋,防止污染环境B. 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C. 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 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答案】A【解析】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深埋会对土壤产生污染,故A说法错误;B、N、P是生物必须

2、的元素,含N、P多的污水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故B说法正确;C、太阳能、地热、风能、水能是清洁能源,减少环境的污染,故C说法正确;D、脱硫、脱硝减少SO2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减少环境的污染,故D说法正确。2.下列变化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 工业上用氨气和硝酸合成硝酸铵B. 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C. 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D. 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答案】D【解析】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A、是含-3价N元素的NH3与含+5价N元素的HNO3反应,且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故A错误;B、-3价的N元素在反应前

3、后化合价不变,故B错误;C、是含-3价N元素的NH3与氯气反应生成游离态的氮气,不符合氮的固定,故C错误;D、由游离态的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2价的NO,符合氮的固定,则D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3.下列气体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 NOB. NH3C. CH4D. NO2【答案】A【解析】【分析】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与空气中成分不反应的气体,若密度比空气的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若密度比空气的小,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密度与空气密度接近的不能用排气法收集。【详解】A. 一氧化氮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且密度与空气密度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A选;B.氨气密度小

4、于空气密度,能够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故B不选;C.甲烷密度小于空气密度,能够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故C不选;D.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密度,能够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故D不选。答案选A。4.下列实验室制取NH3并进行干燥、收集验满和尾气处理的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NH3B. 干燥NH3C. 收集NH3并验满D. 吸收多余NH3【答案】D【解析】氯化铵加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遇冷又化合为氯化铵,不能得到氨气,A错误;浓硫酸与氨气反应,不能干燥氨气,B错误;由于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导气管应伸入到试管底部进行气体的收集,C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易产生倒吸现象,用倒置的漏斗进行防倒吸,

5、D正确;正确选项D。点睛: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反应制备氨气,用碱石灰来干燥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尾气的吸收注意防倒吸。5.下列关于浓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光照易分解B. 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降低C. 能与碳反应说明其具有强氧化性D. 常温下铜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答案】D【解析】浓硝酸具有挥发性,见光分解和受热分解的不稳定性,还具有强的氧化性等。所以A、光照易分解是其不稳定性的表现,故A正确;B、露置于空气中因其挥发导致溶质减少,溶液浓度降低,故B正确;C、浓硝酸的强氧化性能氧化几乎所有的金属和绝大多数非金属,所以能与碳反应,故C正确;D、常温下铜可在浓、稀硝酸中发生反应,

6、而铁、铝在浓硝酸中才能发生钝化,所以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D。6.117N是常用医学PET显像的一种核素,这里的“7”是指该原子的()A. 质子数B. 中子数C. 质量数D. 原子个数【答案】A【解析】【详解】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则中7为该核素的质子数,11为该核素的质量数,故选:A。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氯化氢的电子式为:C. 甲烷的球棍模型:D. 含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核素符号:188O【答案】D【解析】A. 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A错误;B. 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B错误;C. 甲烷的比例模型:,C错误;D.

7、含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核素符号:,D正确,答案选D。点睛:选项C是易错点,注意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的区别,球棍模型:用来表现化学分子的三维空间分布。棍代表共价键,球表示构成有机物分子的原子。比例模型:是一种与球棍模型类似,用来表现分子三维空间分布的分子模型。球代表原子,球的大小代表原子直径的大小,球和球紧靠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表示比例模型时要注意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8.下列A、B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可以组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 6和8B. 19和16C. 12和17D. 10和8【答案】C【解析】A项是C和O,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项是K和S,可组成A2B型,但不能组成AB2型离

8、子化合物;D项10号元素Ne一般难以形成化合物9.下列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HClB. KOHC. CO2D. N2【答案】B【解析】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A、HCl分子是由H原子和Cl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B、KOH是由K+和OH-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CO2 是由C=O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N2是由NN形成的共价单质,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点睛:本题容易错选A,认为HCl属于离子化合物是错误的,因为HCl要在水的作用下发生电离才能生成的H+和Cl-,而HCl分子是由H原子和Cl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属于

9、共价化合物。10.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 提出了原子学说B. 提出了分子学说C. 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D.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答案】D【解析】【详解】A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A不选; B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故B不选;C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故C不选;D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故D选。故选D。11.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B. 短周期是指第1、2、3周期C. A族的元素全是金属元素D. 0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答案】B【解析】A.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A错误;B. 短周期是指第1、2、3周期,B正

10、确;C. A族的元素除了氢元素以外全是金属元素,C错误;D. 0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均为8个,例如He是2个,D错误,答案选B。12.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以下对该图信息的解读中,不正确的是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B. 该元素所有原子的质子数均为6C.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D. 该元素没有同位素,所有原子的中子数均为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碳元素存在12C、13C、14C三种同位素。考点:元素周期表。13.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可用于生产()A. 合金B. 农药C. 半导体D. 催化剂【答案】

11、C【解析】【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可以用来做导体,可以用来做合金等,如镁铝合金等,故A错误;B非金属元素位于右上方,通常制造的农药所含有的F、Cl、S、P等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靠近,在一定的区域内,故B错误;C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等,故C正确;D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催化剂的材料,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金属元素一般可以用来做导体或合金等,如镁铝合金;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等;在F、Cl、S、P等非金属元素附近的元素用来制农药;一般过渡金属元

12、素可以用于制催化剂。14.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 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B. 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C. 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答案】C【解析】【详解】A. Na、Mg、Al金属性减弱,还原性依次减弱,故A正确;B. I、Br、Cl非金属增强,其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增强,故B正确;C. C、N、O同属于周期元素,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C错误;D. P、S、Cl最高正价依次为+5、+6、+7,依次升高,故D正确,故选C。15.下列顺序表达正确的是()A. 酸性强弱:H3PO4 HNO3 HClO4B. 原子半径:Na Mg

13、 OC. 热稳定性:H2O HF H2SD. 熔点高低:NaClCO2 SiO2【答案】B【解析】【详解】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3PO4HNO3HClO4,故A错误;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NaMg,O在Na和Mg的上一周期,半径最小,所以原子半径Na Mg O,故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OS,所以稳定性HFH2OH2S,故C错误;D、S

14、iO2属于原子晶体,NaCl属于离子晶体,CO2属于分子晶体,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故熔点SiO2NaClCO2,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微粒半径比较、元素周期律、熔沸点高低比较等,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及熔沸点高低的比较。16.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A. 液氨汽化B. 碳酸钙分解C. 铝热反应D. 化学键断裂【答案】C【解析】A、液氨汽化是由液体吸收热量转化为气体,故A是吸热过程,则A错误;B、碳酸钙分解属于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错误;C、铝热反应属于高温下的置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C正确;D、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热量的,所以是吸热过程,故D错误。本题正

15、确答案为C。17.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下图的是A.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B. HClHClC. 氧化钙与水作用制熟石灰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答案】D【解析】A、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A错误;B、形成化学键应是放热,故B错误;C、氧化钙和水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C错误;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以及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解题关键:读懂图示为吸热过程。易错点D,大多数复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但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热反应。18.4NH35O24NO6H2O是硝酸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