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24482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北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 1.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在儒家传统里,个思想性的人物,支持他生活的一个最强烈因素不是思想本身的探索,而是历史文化的使命和社会风教的责任。据此,儒家更关注A. 得君行道B. 著书立说C. 历史研究D. 世界影响【答案】A【解析】从材料“历史文化的使命和社会风教的责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能得君行道,那才是儒者最高愿望的实 现,著书立说只不过是人生余事,故A项正确,B项排除;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2.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A. 打

2、倒封建阶级B. 加速社会流动C. 推动士阶层兴起D. 保障社会平等【答案】B【解析】“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代表着人人都有机会做官提升自己的地位,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贵族势力集团,每个人的地位都随时可能受到挑战,因此加强了社会流动,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说法错误,各个阶层都会得到发展,不仅仅是士阶层;D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3.建元元年,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汉武帝采纳其建议。材料说明A. 汉武帝开始推行察举制B. 西汉政府加强社会思想控制C. 西汉政府废除了诸子百家思想D. 汉武帝从无为而治转向

3、有为【答案】B【解析】汉武帝认为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意在强调汉武帝是在加强思想言论方面的控制,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察举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废除了诸子百家思想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无为、有为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4.宋明理学通过天理论、道统论,格物致知论和心性论构建起庞大的理论体系,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宋明理学客现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历史进步性,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 神化君主权威,维护专制统治B. 重视社会伦理,维护社会稳定C. 重视辩论教育,认识灵魂善性D. 杂糅三

4、教思想,实现三教归儒【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宋明理学没有神化君主权威,神化君主权威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排除A。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社会伦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B正确。苏格拉底重视辩论教育,认识灵魂善性,排除C。杂糅三教思想,实现三教归儒是唐代儒学家提出的观点,宋明理学只是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但没有实现三教归儒,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学生只需抓住设问“其进步性”,结合选项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5.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B. 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C. 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

5、方科学技术D. 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答案】A【解析】由表格可知,明未清初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知识被介绍到中国,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出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除了人文科学还有自然科学,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只是反映了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没有反映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的情况,D项排除。6.“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中国“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材料表明A. 封闭性强导致

6、落后B. 重在思想不断解放C 中国缺乏理性精神D. 西方注重科学研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国科学地位明清以后落后了,是因为“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并不是因为封闭性强导致落后,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科技重总结实践经验,轻理论概括和抽象,材料强调“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而没有强调思想解放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可知,题目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中有许多非理性的成份,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西方科学研究的情况,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历史选择题要特别注

7、意题目中的限定词语,明确题目的时间、内容和解答限定,进而以此为突破口,排除错误项,是得出正确选项的常用方法。7.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A. 社会审美观的影响B. 官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C. 社会需求的多样性D. 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活字印刷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书籍的大量印刷上,而中国古代在自然经济的环境下,人们对书籍的需求是有限的,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主要是因为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D项正确。因为缺乏市场经

8、济利益推动,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取代雕版印刷术,与社会审美观无关,排除A。B项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与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不符,排除。题干强调因为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取代雕版印刷术,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无关,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8.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材料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A.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辨证思想B. 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C. 认识到中西方之间的民族差异性D. 维护国家荣誉的强烈民族自尊心【答案】B【解析】对外

9、来文化,士大夫们主张“禁传其学术”,对外国技能也只能是“国朝节取”,反映了他们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进步性,故B项正确,A项错误;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9.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为爱惜原料,将剩下的恶茧、病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后,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蔑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 茧丝成为造纸的重要原料B. 造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C. 造纸术未能满足大众消费D. 制丝术与造纸术相得益彰【答案】B【解析】据材料“将剩下的恶茧、病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蔑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10、知,这反映了丝絮成为纸的来源之一,说明造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茧丝成为造纸的重要原料,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说明造纸术是否满足大众消费,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制丝术与造纸术相得益彰,故D项错误。故选B。10.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A. 市民阶层壮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B. 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C. 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D. 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答案】A【解析】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扩大,

11、文学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材料中“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A项正确;宋代文学的世俗化与皇帝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封建等级观念受到理学影响,根深蒂固,通俗文学冲击不了这种观念,故C项错误;此时仍然实行文言文体,故D项错误。11.在明淸小说红楼梦和镜花缘中,女孩子们走到一起,时常开起“得贵婿”“有姐夫”之类的玩笑,表现了青年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 文学具有强烈批判色彩B. 儒家统治地位的动摇C. 文学创作关注百姓生活D. 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答案】D【解析】据材料“明淸小说得贵婿有姐夫表现了青年女子对爱

12、情的向往和追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明清时期女性追求爱情,体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并不能体现强烈批判色彩,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儒家统治地位没有动摇,故B项错误;红楼梦和镜花缘也不是关注百姓生活的作品,故C项错误。故选D。12.南朝著名画师张僧繇在安乐寺为梁武帝画龙,梁武帝发现其所画四条龙都没有眼睛,遂问其原因。张僧繇回答说:“点睛即飞去。”大家不信,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点睛之龙真的飞走了。该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A 注重写意传神B. 意在借物抒情C. 追求娱乐教化D. 渴望俗世认可【答案】A【解析】据材料“点睛之

13、龙真的飞走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写意传神、栩栩如生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古代绘画借物抒情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古代绘画娱乐教化的目的,故C项错误;“画龙点睛”的故事并不能说明古代绘画渴望俗世认可,故D项错误。故选A。13.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A. 注重人物性格的多样性B.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 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 表明了京剧艺术成熟【答案】B【解析】据材料“京剧脸谱具

14、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寓褒贬、别善恶”体现了社会评价和教化功能,这说明京剧脸谱艺术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京剧脸谱艺术注重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故A项错误;“寓褒贬、别善恶”也不能说明社会伦理秩序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京剧艺术的成熟,故D项错误。故选B。14.在古希腊,泰勒斯推测万物始源于水,因为液体、固体和蒸汽都是水的存在形式。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始基是火,因为火非常活跃,能转变成万物。这反映了A. 哲学源于民主政治B. 地理环境影响巨大C. 理性精神开始萌发D. 古代科学荒诞不经【答案】C【解析】哲学源于人对人自身的探索而非民主政

15、治,材料也不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人的认识,排除AB;材料所得结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不能说是荒诞不经,排除D;材料中的泰勒斯“推测”、 赫拉克利特“认为”均是强调人们通过自然现象来思考问题,说明理性精神开始萌发,C正确。15.普罗泰格拉在论神这本书一开头就说:“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也不敢说他们是什么样子;因为有许多事物妨碍了我们确切的知识,例如问题的晦涩与人生的短促。”这段话反映出普罗泰格拉的思想是A. 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B. 怀疑神灵,关注人自身C. 人在自然界是最高级的D. 倡导用理性去认识世界【答案】B【解析】据材料“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人生的短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怀疑神灵,关注人自身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故A项错误;亚里士多德强调人在自然界是最高级的,不是普罗塔戈拉,故C项错误;柏拉图倡导用理性去认识世界,故D项错误。故选B。16.但丁在神曲里写:“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