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2020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24365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2020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贵州2020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2020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2020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1.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1.下列与真核细胞生命活动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 中心体参与一些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B.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上进行翻译过程C. 溶酶体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D. 在高尔基体中进行肽链的合成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衰老,细胞的体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减小B. 癌症的发生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一种累积效应C. 细胞分化可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于专门化,不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 细胞凋亡不是被动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及调控

2、等作用3.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 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C. 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载体参与物质运输 D. 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4.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友病和先天性愚型都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D. 大肠杆菌不能发生基因重组,但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3、B 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C. 杂交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D. 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6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B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7夏季晴朗一天,甲乙两株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正确的是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不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光照不同8.

4、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H2O)的生成B. C3生成(CH2O)需要H、ATP和多种酶C.该阶段的化学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D. 该过程为暗反应阶段,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9.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他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实验一(乳糖浓度为10%)酶浓度0%1%2%4%5%相对反应速率02550100200实验二(酶浓度为2%)乳糖浓度0%5%10%20%30%相对反应速率025506565A.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B.实验二若温度升高10,相对反应速率将增

5、大C.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D.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10将一定数量生长良好的盆栽植物移入密闭温室中栽培,栽培期间利用自然光,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24小时内CO2浓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与图中内容相符合的是ADE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BAB段和EF段光合作用的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由图可知该植物长期在该密闭温室中能正常生长D在E点敞开棚顶后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小11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

6、0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12呼吸熵(RQ=CO2释放量/O2吸收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2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下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根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点时,呼吸熵为1,说明该植物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Ba点时,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基质 C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低,最适合储藏该植物器官D该植物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可能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13 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

7、程中C、H、O三种元素的转移途径以及能量转换过程,图中序号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元素转移途径中,与、与表示的生理过程不相同B在元素转移途径中,能在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只有C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和DATP中的能量不仅可以来自光能,也可以来自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化学能而不能转变为光能14、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发生图中所示的呼吸作用过程,则此个体必须生活在无氧环境中B葡萄糖丙酮酸乳酸分解途径仅存在于动物细胞中C葡萄糖丙酮酸仅是图中所示的两个途径所共有的D酶1、酶2、酶3都位于细

8、胞质基质中15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该酶促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pHc,H2O2不分解,e点永远为0BpHa,e点下移,d点左移C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D温度降低5 条件下,e点不移,d点右移16如图14为表示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速度间关系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B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同,B、D两点的限制因素有共同点C将图2与4的曲线补充完整,曲线的起点应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D如某

9、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17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离子以协助扩散发生通过人工膜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C生物膜上存在协助H2O通过的物质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18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B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C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D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可证明白菜梗中无氧化物酶19近年诞生

10、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因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通过设计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as9蛋白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B向导RNA可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C向导RNA中的双链区遵循碱基配对原则D若链剪切位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则相应的识别序列为UCCAGAAUC20下图是在不同情况下,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C点

11、时,细胞液浓度最高B图乙中MN时间段,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C图丙中B点之后,细胞液浓度下降速度减慢与细胞壁无关D图丁中C点时质膜以内部分体积最小,但吸水能力最强21 NaK泵是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该载体既可催化ATP水解和合成,又能促进Na、K的转运。每消耗1分子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K泵入细胞内,(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B 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C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 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22糖类是生物体的重要构成物质和能源物质,下列

12、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ATP、RNA、质粒和叶绿体中均含有核糖B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C在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D所有糖类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23、右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在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只有磷酸基,不同的基团只是五碳糖B.为启动上述过程必需的有机物,其名称RNA聚合酶,移动的方向从左向右C.上述过程还可发生在根尖细胞的线粒体中D.转录完成后,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24、甲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乙图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据图判断,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A.甲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对应乙图中的m4B.甲图中a、b、c、d、e任意一点,乙图中都有m1n10,m2n20C.甲图中e点以后,乙图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D.甲图中c点时,乙图中有m1n1m4n425图为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灰身)、b(黑身)控制,不含该等位基因的配子无法发育。乙、丙细胞其他染色体组成与结构正常。乙产生生殖细胞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分离,另一染色体随机分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是三倍体,丙是染色体结构变异B甲与乙杂交后代性染色体为XXY与XXX的比例为11C甲与丙杂交后代中染色体变异个体占2/3D对

14、甲与丙杂交后代中的雄性个体测交,子代灰身果蝇:黑身果蝇的比例为3126下图表示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图中过程将合成6条氨基酸序列不同的肽链B2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C3相对于1的运动方向是从左向右D1由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加工而成27如图是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细胞均需要RNA聚合酶B甲细胞没有核膜围成的细胞核,所以转录、翻译同时发生在同一空间内C两种表达过程均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由细胞质提供原料D乙细胞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要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28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四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C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