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中图必修2071301145.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24360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中图必修207130114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中图必修207130114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中图必修207130114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中图必修207130114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中图必修2071301145.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备考高一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A卷 中图版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考试范围:中图版必修2 难度:A卷 较易 B卷 一般 C卷 较难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下面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 人口密度 B. 人口消费水平C. 经济发展程度 D. 资源丰富程度2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战略的是()A. 环境承载力 B. 人口容量C. 人口合理容量 D. 环境的限制性【答案】1D 2C【解析】1图片显示内容为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因此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丰富程度,故D正确。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虽然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的“虚数”,但是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故C正确。“环境承载力”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即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的限度。环境人口容量又称资源承载力,

3、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春节期间,城乡交通状况来了个大反转:车流、人流密集涌向乡间。乡间出现了如城市的堵车现象,“城堵”变成了“乡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3“城堵”变成了“乡堵”说明A. 城市化速度加快 B. 乡村交通条件改善C. 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 城乡居民收入提高4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A. 交通 B. 经济 C. 家庭 D. 教育【答案】3D 4C【解析】4春节是中国人的最重要的节日,家庭聚会、访亲探友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造成人口流动大,所以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家庭,C对。春节人口流动与经济、教育、交通的关系

4、不大,A、B、D错。甲图示意墨西哥城市分布,乙图示意我西藏城镇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甲图中沿海城市数量少的主要原因A. 优良的港湾少 B. 地势过于低平 C. 气候湿热 D. 沿海飓风多发6图中城市(镇)分布特征及主要原因是A. 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B. 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C. 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热量充足D. 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水运便利【答案】5C 6C【解析】点睛: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只

5、有这样才能找出某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因此,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为动态因素。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称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7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 a-d-b-c B. a-c-d-b C. d-b-c-a D. c-d-b-a8

6、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 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 逆城市化C. 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 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答案】7B 8B【解析】7a反映城市化开始阶段,人口向市中心集聚,距城市8km内,离市中心越近人口密度越大;c受城市中心地价影响,市中心人口受离城市距离影响程度趋于缓和;d受城市环境质量和交通条件影响,人口开始向近郊和乡村回流,直到出现b的情况。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故选B。8根据人口密度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可判知城市人口密度最大地区不是市中心,而是近郊,如b图。可确定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故选B。广深港高铁是我国香港的首条高铁,由香港西九龙总

7、站起,经过全长26公里的地底铁路走廊往北延伸至广州南站,将对内地与香港间的经济协作和人员往来发挥重要作用。读广深港铁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高铁香港段全线均采用专用地下轨道,其主要目的是A. 加快运行速度 B. 避开不利地形C. 降低工程难度 D. 少占用城市用地10广深港高铁建成后,必然会推动沿线地区的人口迁移,该因素属于A. 经济因素 B. 政策因素C. 社会文化因素 D.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答案】9D 10A10广深港高铁建成后,必然会推动沿线地区的人口迁移,这是交通对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作用造成的,所以本题A选项正确。在第五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

8、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M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 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 冲积平原,黑土肥沃12图中N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却是沙漠广布,其人为原因是A. 人类过度农垦、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B. 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答案】11B 12A【解析】点睛:土地荒漠化的成因:1.人为活动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9、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乱挖中药材、毁林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2.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近年来频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荒漠化过程。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A. 海南 B. 陕西 C

10、. 青海 D. 江苏14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A. 生长期光照时间短 B. 春播期间旱情严重C. 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 D.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答案】13A 14D【解析】近年来,我国一些行业有外资流出现象,且集中在制造业。从外资流出方向看,跨国巨头多选择将工厂迂回本土或迁往东南亚一些国家,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遭遇挑战;下表为制造业中部分离开中国的公司、行业、离开原因及流向表,据图表资料,回答下列各题。15国外制造业大量外资流出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 国内制造企业的崛起与超越 B. 中国对外资企业的政策打压C. 工资水平上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利润减少

11、 D. 中国环境污染不断加剧16下列最不可能属于东南亚成为一些国家制造业迁离中国后的首选去处的原因的是A. 东南亚国家给予跨国公司更优惠的政策B. 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C. 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D. 生产经验丰富,生产技术水平高于中国【答案】15C 16D【解析】的政策;因此ABC正确,东南亚经济较为落后,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水平低于中国,D错误。故答案选D项。下图为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7该企业属于A. 原料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技术指向型 D. 市场指向型18两地间产业转移方向及主导因素分别是A. 甲地迁往乙地,技术成本更低

12、 B. 乙地迁往甲地,技术更为发达C. 甲地迁往乙地,用工成本更低 D. 乙地迁往甲地,市场更加广阔【答案】17B 18C【解析】17根据材料甲乙两企业区位成本分析资料可以看出产品成本中劳动力成本高。结合主要工业类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该企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故答案选B项。18根据图示信息分析,甲地劳动力价格高,利润低,所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从甲市向乙市转移,主要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技术、原料、市场的影响相同。故答案选C项。点睛: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3、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4、其他因

13、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下图是目前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图。读图完成1920题。19关于目前稀土资源的储量、产量和消费量情况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中国仍然是储量、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B. 美国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平衡C. 日本基本上依赖进口D.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20下列叙述中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措施是()A. 禁止开发稀土资源 B. 大力开采稀土资源C. 减少稀土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D. 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答案】19B 20C【解析】19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和消费量都是最

14、大的国家,所以A错误;美国稀土产量为零,消费量占13%左右,产量和消费量不平衡;所以B正确;日本稀土产量基本为零,消费量较大,基本上依赖进口,所以C错误;中国稀土产量在世界所占比重最大,但消费量所占比重远远小于产量所占比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所以D错误,故该题选择B。20结合所学的知识,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禁止开发和大力开采稀土资源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故A、B错误;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势必加大开采,易导致资源快速减少,进而短缺,故D错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最合理的措施是减少稀土初级矿产品的出口,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所以C正确。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1图为甲、乙两城市某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图为A、B两地人口就业构成图。读图回答问题。(1)若图中甲、乙两城市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大的是_城市。甲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乙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2)图中甲城市人口向乙城市迁移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AB(3)若图中A、B两地对应图中甲、乙两城市,则A地对应_城市,B地对应_城市。请依据图列出A、B两城市劳动力的就业比重。【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