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236485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巴中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川省巴中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川省巴中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川省巴中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川省巴中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巴中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巴中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巴中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是( )A. 小明体育考试立定跳远的成绩是10mB. 小明家的台灯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1AC. 巴中冬季平均气温为30D. 正常情况下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答案】B【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详解】A、小明体育考试立定跳远的成绩大约2m左右,10m太远,故A与生活实际不相符;B、台灯的功率大约20W左右,工作时的电流约:;故B与生活实际相符;C、巴中冬季平均气温在10左右;故C与生活实际不相符;D、中学生的

2、质量一般在50kg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故D与生活实际不相符;故选:B。【点睛】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2.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B. 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在固体中传播最慢C.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响度、音调和音色D. 悦耳的声音是乐音,它不会成为噪声【答案】C【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时需要介质;(2)声音在不同的

3、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音色;(4)噪声是指影响人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声音,需要根据人们的需要来进行解释。【详解】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后,发声停止,但声音仍在传播,不会立即消失,故A错误;B、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快,故B错误;C、响度、音调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故C正确;D、我们学习或休息时,悦耳的歌声也会影响我们而成为噪声,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征,噪声等,难度不大,重点考查学生对声音全面知识的掌握,要对其加以强化记忆。3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初春,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属于升华现象B. 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属于液化现象C. 深秋,树叶上形成“霜”属于凝固现象D.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属于汽化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详解】A、初春,湖面上的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故A错误。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5、,故B正确;C、深秋,树叶上形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4. 小明在湖边散步时,看到水中的鱼在“白云”中穿梭,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小明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 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鱼位置要深D. 小明看到水中的鱼和“白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6、答案】A【解析】【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在两种介质的表面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水面成像、平面镜成像、我们看到物体都是光的反射现象;(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例如看到水中的筷子变弯、水底变浅等;【详解】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白云就是通过水面成虚像,出现在水面上的,因此看到的白云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正确,人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折射进入空气,再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比鱼的实际

7、位置偏高;故BCD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同一幅画面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特别是看到的现象同是在水中,很容易搞错。相同之处还有,都是虚像,不同之处是,成像原理不同,做题时一定要仔细,认真。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5. 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降低B. 燃料的热值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8、答案】D【解析】【分析】没有发生热传递,就不能谈热量,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根据热值概念可得热量公式,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可知燃料放出的热量与质量和热值有关;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温度高低、吸放热多少都没有关系;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详解】A、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但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由可知,燃料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的质量和热值有关,仅根据热值的大小无法确定放出热量的多少,故B错误;C、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含有。故C错误;D、比热容

9、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种类不同,状态不同,比热容一般不同,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热值的理解、热量的理解、比热容的理解等知识,是一道综合题。要特别注意: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热。6. 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柴油机顶部是火花塞,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B. 热机的工作原理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内燃机压缩冲程时体积增大,内能减少,温度升高D. 热机效率可以等于1【答案】B【解析】【分析】热机工作时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油机

10、的顶端是火花塞,吸气冲程中吸进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的顶端是喷油嘴,吸气冲程中吸进的是空气。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是关闭的,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越到明火剧烈燃烧,产生了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由于存在热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详解】A、柴油机与汽油机结构上存在差异,汽油机的顶端是火花塞,吸气冲程中吸进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故A错误;B、热机是将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活塞机械能的机器。故B正确;C、内燃机是最常见的热机。在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压缩燃气做功,使工作物质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11、故C错误;D、热机工作过程中,尾气带走大量的热量,另外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克服机械摩擦及机械散热损失能量等,所以热机获得的有用机械能很少,机械效率远小于1故D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热机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及热机效率。明白其工作原理,熟悉工作过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础。7.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惯性突然增大B. 人推小车没推动,是因为人对小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小车的阻力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答案】C【解析】【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

12、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则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惯性是指任何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只有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一定受到的是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大小相等;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详解】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B、人推小车没推动,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平衡力大小相等,故人对小车的推力等于地面对小车的阻力,故B错误;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

13、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以及平衡力的特点,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8. 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最小的是( )A. 6N B. 1.5N C. 3N D. 15N【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即可求出作用在杠杆B点的最小力。【详解】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则OA=3L,OB=4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则。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知道以动力作用点到支点间距离为

14、力臂是最长的力臂。9. 下列实例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A. 热气球静止在空中B. 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C. 火车进站时刹车后还要继续前进一段路程D. 两船并列航行时要保持安全距离【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每一项是否用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详解】A、热气球静止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即保持平衡状态,是因为此时的重力和空气向上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即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B、抽水机抽水,通过活塞上移使活塞下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利用了大气压,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

15、关系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C、火车进站时刹车后还要继续前进一段路程,是因为火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D、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两船之间的水流通道变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会形成向内的压强差,使船相撞,所以,两船并列航行时要保持安全距离。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是一道综合题,涉及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和惯性等知识点,重点是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现象。关键要灵活运用所学力学知识加以分析。10. 一位体重为50kg的同学在跳绳测试中,1min跳180次,每次腾空的最大高度平均为4cm,则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A. 3600W B. 6000W C. 500W D. 60W【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该同学的重力是:G=mg=50kg10N/kg=500N,每次腾空的最大高度平均是:h=4cm=0.04m,所以,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是:W=Gh=500N0.04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